第13章 新的險情
- 腹黑相公:萌妻不好惹
- 秦樓
- 3176字
- 2013-06-09 00:48:38
白家,穆清婉還沒有接觸過,但對他們家的幾個人,卻已是了如指掌了,在前世,他們家的幾位少爺小姐,同穆家的來往可不少呢……想著時間軸上的那些事情,穆清婉不由自主地瞇起了眼睛,衙門里的采辦,是個肥差,白采辦靠著這個,摟了不少銀子,家中有錢的程度,比穆家更甚;白采辦有一妻一妾,羅姨娘口中二公子,乃妾室黃姨娘所出,她之所以這般性急地力薦白家二公子,一定是剛才在于家時,黃姨娘得知穆家即將退親,便許了她好處,將此事拜托給她了——怪不得她態度轉變得這樣快,果然是有所企圖。
這位黃姨娘,在白家受寵多年,至今不衰,又因為有一兒一女傍身,在家氣焰囂張,跟羅姨娘一樣,根本不把正室放在眼里的人物。這樣的人養出來的兒子,自然不會好到哪里去,不學無術,游手好閑,尤其愛尋花問柳,乃是陽興縣各大妓院的常客,時間軸上甚至說,他后來染上了花柳病,直至本尊去世時,仍沒有治好。
不過,此時的白雨柏,還只是喜歡逛妓院而已,并未染上花柳病,所以,也許這個嗜好在身為本土人士的康氏看來,并不是什么大毛病,畢竟,她自己的丈夫,穆清婉的親爹穆長光,也是這樣不是?
羅姨娘不再絮叨這個話題,但待康氏,很有幾分刻意的討好,敬酒夾菜,殷勤無比,康氏頭一回受到如此待遇,很有些受寵若驚,穆清婉抬頭看見,就默默地嘆了口氣,看來康氏為了羅姨娘的態度,也一多半會答應這門親事啊,更重要的是,那邊還有穆長光,憑著白采辦是他同僚的這層關系,再加上羅姨娘的受寵程度,他多半也是會同意的了。
看來即便擺脫了于家退親的困境,也還是不得安寧啊,不過這樣也好,她的小說,總是需要橋段不是?不然平平淡淡的,有誰愛看呢?穆清婉樂觀地想著,又夾了一筷子肉,唔,這個時代的肉,沒有瘦肉精,沒有催熟劑,吃起來香噴噴,鮮嫩可口,就為了能吃到這樣鮮美的菜,她也該斗志昂揚。
穆清蓮抬頭看一眼羅姨娘,心中暗恨,白家有錢,在陽興縣是數一數二的,這樣的好親事,她不說給親內侄女,卻去說給穆清婉,真是親疏不分,簡直氣死人了。
羅姨娘這會兒滿腔的心思都撲在康氏身上,哪會去注意到她的心思,吃過飯,結過帳,就親自扶著康氏,下樓上馬車去了。
穆清蓮落在后面,滿腔恨意,又開始蹂躪她的帕子,并陰陽怪氣地對穆清婉道:“真是恭喜三姐姐了,這樣快就又有了下家。”
穆清婉本想回嘴,說“你愿嫁就嫁去”,但忽然想起來,此時的穆清蓮,已經開始和施天賜接觸了,于是深吸一口氣,憋住,瞬間紅了臉,羞答答地奔下樓梯去了。
穆清蓮站在樓梯口,望著她的背影,面色愈顯陰沉,恨恨地咬了咬牙,方才跟著下去了。
她們回到家中,都去了廳里,等候衙門那邊傳來消息。不多時,就見穆長光滿臉喜色的回來,把步子邁得特別大,一看就是揚眉吐氣的模樣。
羅姨娘因為受了黃姨娘的囑托,對于家退親的事,竟比康氏和穆清婉更關心,迫不及待地迎上去問:“老爺,知縣大人的決斷如何?”
穆長光心情極好的,大笑著落座,接過康氏奉上的茶,一氣喝干,道:“知縣大人英明神武,自然是公正決斷,不但判決于家同咱們家的親事無效,而且他們家的老爺于天時,還得蹲上一年半的大獄!”他說著說著,笑得更加暢快:“本來是要坐兩年牢的,因他們家舍得出錢免災,所以知縣大人才網開一面,減了半年的刑。”
看他笑成這樣,那出錢免災的銀子,一定有一部分是落入了他的腰包,她這個便宜爹,還真是“生財有道”……不過于家既破財又遭災,聽起來還真是讓人高興得很,穆清婉開心地笑了起來。
同于家的訂親無效,白家就有了機會,羅姨娘臉上的笑容,比穆清婉更盛幾分,開口便道:“老爺,我這里還有一樁喜事,想要說給您聽。”她吸取剛才的經驗教訓,說到這里,打住了話頭,卻把康氏看。
康氏知道她要說什么,便讓穆清婉和穆清蓮先回房去。
穆清婉實在是不想走,但在這個沒有人權的時代,凡涉及她的婚姻大事,她這個當事人,是沒有資格說話的,因而只能起身行禮,退了出去。
穆清蓮還沒有找到機會抱怨羅姨娘,也是煩心得很,一出廳門,就氣哼哼地回自己房里去了。
穆清婉沿著屋檐,慢慢走回西廂,坐到書案前,把今日發生的事,寫進了小說里,她一面寫著,一面留意著廳那邊的動靜,等穆長光和羅姨娘一出來,就丟下筆,奔往正房,打探消息。
康氏正坐在廳里吃茶,臉上帶著淡淡笑容,一見穆清婉進來,就招手叫她近前,歡歡喜喜地告訴她道:“今兒真可謂是雙喜臨門!于家為了減免牢獄之災,送了你爹一筆錢,你爹說今日幸虧得了你提醒,才拉著于家人去了公堂,所以等于家把銀子送來后,會分給你二十兩……”
二十兩銀子?那可是兩萬塊人民幣!穆長光出手還真大方,可見于家送給他的銀子,一定不少。能有錢得,誰會不高興,穆清婉一介俗人,自然也不例外,當即就笑成了一朵花。
康氏還在繼續說:“方才在聚景樓時,羅姨娘說的那些話,你也聽見了,你爹和我,都覺著白家不錯,所以準備給白家回信兒了。”
“娘!”還真答應了!穆清婉急得叫出了聲來,同時又慶幸,虧得是親媽,會提前把這種消息告訴她,不然等到塵埃落定才知道,說什么都遲了。
“怎么了?”康氏不解問道,“那白家,我們知根知底,白家老爺,是你爹的同僚,白家的二公子,你也是見過的,生得一表人才,比你大三歲,年紀也合適……”
單從家庭背景上來看,白家同穆家,的確是門當戶對,但一想到白家二公子在前世時,是會染上花柳病的貨色,穆清婉就提不起一點兒興趣來,忙勸康氏道:“娘,這門親事,你們不能答應!”
“為什么?”康氏愈發不懂了,“清婉,你馬上十五了,該尋婆家了,這樣挑挑揀揀可不行。”
一定是穆長光發了話了,所以康氏一門心思要結這門親,在她心里,丈夫就是天,是絕對不能忤逆的,哪怕女兒有不同的意見,也不行。穆清婉只得問康氏道:“娘,這門親事,是誰委托羅姨娘來說的?”
康氏一愣:“既然是為白家二公子提親,那應該是他們家的肖太太。”
穆清婉窮問不舍:“他們家的肖太太,好歹也是正室娘子,怎會委托一名妾室來說親事?再說了,適才在于家時,肖太太一直在席上坐著,并未和羅姨娘見面,是什么時候委托她的?還有,既然她和您在一處坐著,怎么沒選擇當面說,反去讓人傳話?這豈不是舍近求遠么?”
康氏之前只想著,雖說他們已經同于家撇清了關系,但總歸不是什么好事,想要讓人不說閑話,是不可能的,但若能馬上尋到一戶不錯的婆家,肯定就沒人再說三道四了,因而她想都沒想過,這門親事會不是肖太太提出來的。這會兒她聽了穆清婉的提問,再仔細一琢磨,還真是這么回事,羅姨娘極有可能并非受了肖太太的囑托,若并非肖太太,那就只剩下一個人,白家的黃姨娘了。
黃姨娘哪有為自己兒子提親的權力,即便康氏自己已被妾室奪去了很多原本屬于正室的權力,但這一點,她還是很堅持的,因而生起氣來,自責道:“我居然想當然地以為,這事兒是肖太太的主意,卻沒想到我們這兩家的姨娘都這么沒上沒下,居然自己作主說起親事來,幸虧你趕來提醒我,不然若真應下,豈不是沒把肖太太放在眼里?而且傳出去,也要讓人笑話。”
此事非同小可,她一面說著,一面就站起身來,不顧羅姨娘會翻臉,急急忙忙地上東邊角院找穆長光去了。
穆長光正在房里喝著小酒,吃著羅姨娘親自下廚做來的小菜,悠閑自得,忽聞白家的親事不能應下,當即大怒,借著酒勁兒,痛罵康氏膽大,居然敢忤逆他的意思了。康氏被嚇住,瑟瑟縮縮地不敢再言語。
穆清婉從后趕上來,一把掀了酒桌,大聲地道:“爹!你問問羅姨娘,這門親事,究竟是誰的主意?她在于家時,根本就沒見過肖太太,這事兒全是白家黃姨娘的主張!就算你應下了,沒有肖太太的準許,又如何交換庚帖?哪怕黃姨娘有白采辦護著,不顧肖太太的意愿,強行交換了庚帖,但事情傳揚出去,別人都會說,咱們穆家是同個姨娘訂了親了,這讓女兒還如何出去見人?!”她一氣說完,見穆長光怔怔的,生怕他吃醉了酒,沒聽明白,便把他的親娘,穆家老太太郭氏給抬了出來:“這事兒要是傳到鄉里,只怕連老太太都要抬不起來頭了——就算是鄉下人,嫡庶的起碼規矩,還是會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