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靜候佳音
- 腹黑相公:萌妻不好惹
- 秦樓
- 3047字
- 2013-06-06 13:42:12
在房里,穆清婉摸著面前的黑漆描金錢匣子,臉上笑開了花,方才三房和四房一走,她就委托小翠兒,把金鐲子和玉墜子拿去當鋪,換成了銀子,這樣,就不怕以后有人仿效她的方法,將這兩件東西索走了。這兩樣東西,還真值些銀子,今兒三房和四房,只怕是打秋風不成,反賠了一大筆吧;而施天賜在這樣的情況下,肯定是沒法順利撈到好處費了,以穆老三的性子,打死他也不會倒貼錢付賬的。
一想到這會兒他們臉上的表情,一定是精彩紛呈,穆清婉就忍不住笑了又笑。
消息傳到羅姨娘和穆清蓮那里,兩人自是不會放棄這樣好的機會,極盡所能,奚落穆清婉,嘲笑她,連兩樣假首飾,也舍得費心去索要。穆清婉也不分辯,只哀怨地嘆息一聲:“家里的好東西,都被你們占了,你們瞧瞧我那首飾匣子里,有些什么拿得出手的東西么?不得已,這才厚著臉皮,找三嬸和四嬸要了兩件假首飾,以后見人時,也好充充門面,不至于丟了我爹的臉。”
穆清婉講的,還真是實話,本尊留下來的那些首飾,她都看過了,本來還覺得是些好東西,但跟羅姨娘和穆清蓮的一比,簡直就是地攤貨,真不知穆長光是瞧不見,還是徹底偏心眼。
正因為她講的是實話,羅姨娘和穆清蓮都沒好意思朝下接,干咳兩聲,雙雙走開了。
穆清婉望著她們的背影,冷哼一聲,暗暗發誓,絕不讓羅姨娘和穆清蓮一直得意下去,本尊失去的,本應得到的,她都會一一幫她奪回來!
由于三房和四房的提前離去,晚飯時,正房飯桌上又恢復了全素的菜色,穆清婉看著沒食欲,直接等到天黑,舉了油燈朝廚房去,卻發現門上上了鎖,再也推不開;既然門未開,聶泰安自然也沒來,雖然后者讓穆清婉挺高興,但宵夜泡了湯,又讓她無比沮喪,最后只得回房翻出點零嘴兒,胡亂填了填肚子。她一面哀怨地吃著果脯,一面琢磨,也許幫康氏收回廚房權力的事,該早點著手了?
第二天,穆清婉洗漱妥當,正準備去正房吃早飯,卻見有個小丫鬟自二門來,告訴她道:“三姑娘,聶家的小廝萬仞來找,說是上回得您資助了一袋米,今日特來道謝。”
萬仞回來了?!穆清婉又驚又喜,好容易才壓下心內的激動,努力使表情平靜下來,提了裙子,以自己最快的速度趕至二門。
因萬仞上回來過,也確實領了買米的錢去,所以這回看守二門的婆子沒有過多盤問,就讓他在門內等著了。但那幾個婆子就在旁邊,穆清婉什么話也不敢講,只得借口還要送他一壺油,領了他朝廚房的方向去,趁機問他話:“辛苦你了,事情辦得如何?”
萬仞點點頭,道:“我是同李家一起到陽興縣來的。”
李家已經到陽興縣了?穆清婉大喜,忙問:“他們現在何處?”
萬仞道:“他們說,馬上四月十二,就是于家大太太的生辰,等她過生時再說。”
四月十二?那就是后天了,不過,于家大太太的生辰,同這個有什么關系?穆清婉心下疑惑,但萬仞只負責傳話,再詳細的情形,他也答不上來,只得罷了。
萬仞說完,轉身離去,穆清婉追至二門,當著守門婆子的面,給了他一塊銀子作謝禮,只說是廚房要不來油,便把這銀子給他們家打油吃。
看門婆子在背后竊竊私語:“廚房里都是羅姨娘的人呢,就算她是要接濟鄰居,又哪里說得動她們。”
穆清婉只當沒聽見,一路朝回走,一路琢磨萬仞方才說的話,忽然有個隱隱約約的猜想,浮現于心頭,于是沒有回房,而是去了康氏屋里。
康氏正坐在窗前,繡一只枕套,見她進來,拿著針,望著她犯愁:“清婉,你愛舞文弄墨,不算壞事,只是這針線活兒,也得抓緊了,不然臨到嫁時--”她本來想說的是,不然臨到嫁時才發現嫁妝沒繡齊,可怎么辦才好,但突然想到,于家想要退親,逼得緊,誰知她的嫁期是在什么時候?這樣一想,就傷感起來,連忙住了口。
因有本尊的記憶在,穆清婉的女工并不算差勁,只是她天生不愛那東西,所以往往繡上兩針,就趴到書案前寫小說去了。其實外頭轉賣嫁妝的繡坊多的是,何必非要自己親手繡呢?作為一個現代人,穆清婉十分傾向于買現成的。
她走到康氏身旁坐下,看那枕套上的鴛鴦戲水,很顯然,這東西是為她準備的,康氏是怕她到時嫁妝不齊,所以干脆親自動手相幫了。穆清婉心下一暖,到底是親娘,再怎么包子,心疼女兒的心還是有的。她伸手撫了撫那鴛鴦五彩的翅膀,問康氏道:“娘,聽說后天就是于家大太太的生辰?”
康氏愣了愣,苦笑道:“是,今年還是整壽呢,聽說要大辦,不過……沒給我們送請帖……”于家一心要退親,恨不得跟穆家絕交算了,自然不會給他們發請帖了。
生辰大宴?怪不得李家說要等到四月十二呢,穆清婉突然有些明了,對康氏道:“娘,既然您跟爹并不想退了這門親,那于家大太太的生辰宴,咱們還是得去,不然別人看了,會怎么想?就算沒退,人家也以為已經退了。”
“娘何曾不是這樣想,只是他們沒下請帖,我也沒辦法……”康氏皺著眉頭,想了想,又道,“等你爹回來,我問問他去。”
這樣也好,若是穆長光不愿去,她再另想辦法,穆清婉點了點頭,從針線匣子里挑出根針,同康氏一起繡起枕套來。
穆長光的性子,到底比康氏硬實些,聽康氏轉述了穆清婉的意見,大贊有理:“是該去,我就不信了,我好歹是個衙門的吏員,又占著他們兒女親家的名分,他們還敢攔著我不成。”當即決定,等到后天,就算沒有請帖,也舉家赴宴。
穆清婉聽聞此消息,十分高興,到四月十二那天,起了個大早,挑出件極打眼的嫩柳黃短襦穿了,又配了條蘇繡的挑線裙子,還讓小翠兒幫她梳了個時下正流行的飛仙髻。她坐在妝臺前,看著鏡子里那張青春飛揚,神采奕奕的臉龐,不禁感概,真是環境造就人,她以往寫小說時,總愛描寫女主到了古代,會適應不了雞鳴而起的生活,現如今自己親身來體驗,方知在沒有電腦和網絡的時代,要想早睡早起,真不是什么難事,不知不覺間,就與本土人士同步了。
梳妝完畢,她再次照了照鏡子,便朝正房去,這時候,穆長光,康氏,羅姨娘和穆清蓮,都已經在廳里了,看樣子,是準備全家一起出動,都到于家去賀壽。
羅姨娘瞧見穆清婉的這身裝扮,小聲同穆清蓮咬耳朵:“瞧她那張揚勁兒,生怕別人不知道她就是于家想要退親的對象似的。”
穆清蓮抿著嘴笑了,她就說嘛,糊涂了十五年的穆清婉,怎么可能一夕之間轉了性子呢,瞧她,還是一副拎不清的模樣嘛。
穆清婉把她們的表情盡收眼底,也不理會,徑直走到康氏旁邊去了。
穆長光是男人,心粗,看不懂她們之間的暗濤洶涌,見人數到齊,便把手一揮,率先走出去了。因為穆長光的風水論,他們家住的,還是七年前的小宅子,大門很小,馬車進不來,因而一行人步行至大門,方才登上馬車,朝著于家而去。
陽興縣地方不大,于家和穆家離得也不遠,沒多久,便到了。馬車在于家大門前停下,在門前迎客的,是石氏的丈夫,于家大老爺于天時,以及他們的獨子,于家三少爺于大為。
于大為生得倒是清秀,只是瘦成一把柴,幾乎風吹就倒,一看就是被酒色掏空了身子的。這就是她的未婚夫?穆清婉自車窗里望去一眼,不由得搖了搖頭。
穆長光跳下車,大搖大擺地朝于天時走去,此時正是賓客盈門,于天時猶豫了又猶豫,到底不敢當著眾多客人的面,明目張膽地把穆長光給趕回去,因此穆家的馬車,也繼續朝著二門駛去。穆清婉朝車后看去,遠遠地,于大為似乎更主張把穆家人拒之門外,同于天時起了爭執,不過穆長光也不是好惹的,三人到底還是鬧成了一團。
馬車行至二門前停下,于家大太太石氏,在此親自迎客--他們家人丁稀少,只有個獨子,沒有女兒;石氏同唯一的一個妯娌,關系很僵,幾乎不來往;而小姑子于氏,因為他家同穆家鬧退親,又迫不得已與她斷絕了關系,因而她只有親自上陣了。
當穆清婉四人在康氏的帶領下,從馬車上下來時,石氏的臉色,當場就僵了。她撇下本要去迎的一位客人,朝這邊快步走過來,壓低了嗓音,氣得直咬牙:“你們來作什么?我可沒有請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