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回憶往事
- 棄女傾城腹黑太子寵上天
- 三世伊雪
- 2038字
- 2023-06-07 11:04:40
“大皇子本是皇后所出,而我是淑妃所出,大皇子與我是同一年先后出生的?!?
“淑妃?”柳臻從來不知道宮里還有一位淑妃。
“我的母親,她已經過世了。三歲那年,皇后找來一個民間占卜師,他斷言皇帝每天頭疼不斷又查不出病因所在,都是他經常親近一個不祥的女人所致。而這個女人,占卜師直指淑妃。”
“什么?這么荒謬的話皇上就信了?”柳臻詫異。
司羽塵冷冷輕笑:“女人重要怎么抵得過他自己?寧肯錯殺一千不放過一個,向來是他的行事作風,后來,我們母子就被趕出了宮,對外就說是到寺廟祈福,就這么熬了三年。”
“母妃本就疾病纏身再加上抑郁心結,最終還是在我六歲那年去世,而我卻被宮里來的人接走了?!?
他的語氣聽起來很平穩,但是柳臻卻能感同身受,那么小的時候就被趕出宮自生自滅,母親還痛苦去世,只留下他一個人,多么的孤苦無依!
“后來,我便在宮里自生自滅,旁人輕視我,欺負我,其中就包括皇后的大皇子,不知是誰同他說,皇后欲收養我,處于嫉妒隔三差五的對我非打即罵,但是有一天他自己腳滑摔下假山不治身亡,身邊的宮人害怕受牽連便污蔑是我把大皇子推下假山的,因此皇后恨透了我?!?
“很巧,我有不在場證明,她不喜歡我,但是又拿我沒辦法,她失去了親身孩子,但是沒有子嗣,還有三皇子四皇子就可能封為太子,于是皇后向皇帝請求,將我交給她撫養,記在皇后的名下。”
“所以,她對你那么差,還給你下慢性毒藥企圖控制你?但是又不敢真的殺了你?”
司羽塵點點頭。
他長這么大還真的是不容易啊!沒想到那么小的孩子就經歷那么多痛苦,爹不疼娘不愛的,每一天都活在猜忌和傷害之中,柳臻心中隱隱難受,還有一絲道不清說不明的情愫在里面。
司羽塵苦笑:“皇后嫉妒賢妃連后路都被自己斷送了,皇帝本來對我不祥的身份猜忌,此刻應該在考慮廢了我再選下一個太子吧?將來怎么辦呢?這個世上沒人要我了,要不我還是去找我娘吧!”
眼前的男子不像往日里一般桀驁毒舌,也沒有歇斯底里,蒼白的臉龐更添加了些許無助,從來沒看過他這副模樣,柳臻心跳突然快起來,她腦子一熱,說道:“沒人要你我要!”
二人互相凝望久久沒有說話,流動的空氣仿佛停滯。
司羽塵突然爆發大小,笑得前仰后伏,右手撫著肚子,顯然是笑得肚子疼。
柳臻羞得滿臉通紅,一氣之下站起來:“你再笑我走了!”說罷抬腳就要走。
突然被司羽塵伸手拉住,嗓音低沉:“謝謝你!”
柳臻腳步忽地停頓,反而不好意思起來:“說什么謝不謝的,我們都認識那么久了?!?
“說真的,你會有危險嗎?”柳臻想了想又問。
眼前的女子眼神清明,神色認真,眉頭輕蹙顯然在擔心。
“你放心,我會沒事的,就算是有事也要提前跟你告別一下不能讓你為我擔心?!?
“誰擔心你了?你藥也吃完了,我還有事就先走了?!闭f罷急匆匆離去,腳步飛快,但是心跳得卻漸漸快了。
走到門口,司羽塵突然大喊:“答應送我的扇墜!別忘了!”
“知道啦!”柳臻隨便答應一聲腳步不停。
司羽塵嘴角微揚,這是他這幾天來第一次發自內心的的笑。
朝堂上,有幾位大臣突然彈劾太子謀害大皇子,罪責難逃,皇帝當場震怒。
柳明震驚不已,本想皇后雖然被打入冷宮,但太子始終是太子,應該不會被牽連,沒想到還是難逃墻倒眾人推,他偷偷看去,彈劾太子的人好像是驍王的人。
難道驍王要把太子廢掉,自己取而代之?
柳明縮縮脖子,低下頭,再不敢東張西望,生怕惹禍上身,還有回去了一定要好好告誡柳臻不要再跟司羽塵來往,萬一牽連柳家就糟了。
彈劾之人翻出十幾年前的案子,這本是皇宮辛秘,今天卻被堂而皇之擺到所有人面前,目的昭然若揭,那就是廢掉太子。
“你們可有新的證據?”皇帝心中不悅,不是因為太子和大皇子,而是因為事關皇室的臉面,但既然被掀了出來,他又不能不過問。
“回皇上,證據就是當年伺候太子的小內侍,他已經都招了,說是當時太子對大皇子曾經訓斥他的事情懷恨在心,就趁機將其推下假山而亡?!?
說著將內侍的供詞呈上。
皇帝看后,果然下令:“太子殘害手足,暫時關押進大理寺,等候發落!”竟然查也不查。
全場嘩然,司驍得意得勾起嘴角。
下朝后,柳明慌里慌張得回到府中,跑到柳臻的房內,累的氣喘吁吁,柳臻見他這樣子,趕緊端來一杯茶水,待柳明灌下一口茶水后,才道:“太子出事了,你,你趕緊和他撇清關系,別人問起你就說同太子不熟?!?
柳臻大驚:“什么?太子出什么事了?”
“被驍王的人彈劾,下大獄了,被廢是遲早的事,后面說不定還要更嚴重的懲罰呢!”
柳臻驚坐到椅子上,沒想到來的這么快,難道就沒有轉圜的余地?他不是很厲害嗎?
兩日后。
穆老將軍上書陳詞,說是邊關不平,想去邊關平叛,皇帝見他年事已高本不欲答應,但是聽他說此戰后就交出一部分兵權,功成身退,便愉快的答應了。
另一邊,楚明迢突然提出,要一位皇子去他的國家做幾年質子,這樣兩國就能休戰二十年,楚國二十年不僅不進犯,假如需要,楚國還會成為盟友。
這時就有人進言,說讓太子過去做質子,既能凸顯我們的誠心,又能對彈劾太子的人一個交代。
皇帝覺得這買賣甚好,就二話不說答應了。
當朝堂堂太子幾日只見竟然淪落至此,不少朝臣私下唏噓不已,但是為了明哲保身敢怒不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