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9章 小學:校規校風(完)

算上學前班,我在村小學一共呆了七年。這七年我們的校長都是龐校長。大概我初二初三時,他才調到別的學校工作了。

我六年級的班主任吳老師曾說:龐校長是老黃牛精神,有一份光發一份熱。

我曾經覺得龐校長做的那些都是理所當然和沒什么了不起的,直到他離開后,我回到學校發現,校貌殘敗得很快,而家長和學生們對學校工作也頗有微詞。

這時我才明白,老校長當時定的各種規章制度還有賞罰體系,不是每個人都能制定和落實好的。

我們那時候日常規章制度圍繞積分制度和流動紅旗頒發。

學校校長和老師們都是評委,在學校里發現任何學生不遵守制度都有權記錄扣分。

包括學前班在內,每個年紀兩個班,一共十四個班,每周搶奪三面流動紅旗。

每個班的班主任和多數學生都在意這個旗子,所以會盡力避免扣分,爭取加分。

扣分的條例很明確,加分則不會太過刻意。比如罵人和打架會明確扣幾分,在學校里做好事達到一定程度則會被加分。

我們每周周一學校都開校會,龐校長就喜歡說最近這周有哪些好人好事發生,讓大家當做榜樣什么的,對于一些不好的則提出批評。

對于學校里的公物,龐校長會特別在意。

比如我們跑道中間的草坪,根據生長情況,區分不同時間段,非允許時間不得入內。

比如我們的文化長廊,有些位置是由一排可旋轉柱子間隔約二十厘米排列的,有些同學貪方便會穿過去磨損柱子,龐校長便加規定穿過去的要扣分。

五年級時,有次我和兩個同學在清掃完教室后,把桌面上的凳子放下地面時,大家為了拼誰更快,下手都比較重,發出比較大的聲音,結果把龐校長引來了。

龐校長說這是毀壞公物的行為,把我們批了好久。最后我們班主任符老師過來了,好不容易才把校長勸消氣,把我們放走了。

除了校規校風,學校里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兒童節了,是每年最熱鬧的時候。

兒童節當天,學校不知道買了多少的糖果。每個班都被設置成游樂場,吹乒乓球、吹蠟燭、猜謎語等等。

而籃球場上更是設置各種競技項目,有一種是兩只腳踩到兩根有落腳點的木棍上往前走的,另一種則是兩個人同一側的腳踩同一塊木板前,兩側都踩著木板前進。

雖然老師們總是說要達到什么要求才有糖果,不過一般參與了多少會有所表示的,所以大伙玩得不亦樂乎。

小學這七年,前兩年我就是個調皮蛋,經常被老師體罰,學習成績也一般。

二年級的時候,因為機緣巧合當了組長,開始收斂了。老師還夸我有畫畫天賦,于是就更乖了。

三四年級學習成績基本進了班前三,但性子還是野,老和同學動手動腳。

五年級的時候和林同學當了鄰桌,經常打架,我也搞不懂當時咋回事,往后很多年都成了他學習上的競爭對手。

六年級,似乎開始厚積薄發了,穩坐鎮一二名,后來順利上了縣重點。

不過,上了重點中學,和市區那些同學接觸了才發現,原來自己只是個會學習的土鱉。

到講臺上講幾句話講不通順,唱歌唱不好,樂器不會玩,打球全靠蠻力,心理落差就來了。

再后來上了大學,和那些大城市出身的同學一碰,又一層落差。

不過人總是在進步,只要愿意去學習、去改變。只是也明白到一個道理,起跑線差太多而速度還落后,自然是差得很多的,往后要達到同樣的水準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甚至有些不是努力可以彌補的。

我說這些也不是懊惱或者要給自己打什么雞血,只是總結一個簡單的現實道理。比起好勝、不服輸,我更傾向于盡力而為就好。

====

《鄉土風情錄》到這里就結束了,感謝大家的關注和閱讀。

一開始也沒想到寫這么多的,嘮嘮叨叨結果就這樣了,而且后面很多變成個人回憶錄了。

雖說發表在小說網站上,但這零零散散的哪里算小說,最多算個文集吧。

不過把這些寫完了,也了了心愿,了了一件事情,后面我就可以專心寫新的作品啦,準備回歸玄幻小說,不過沒這么快。我會盡量構思完整一些再下手,善始善終。

如果大家覺得我行文的風格還合你的口味的話,可以關注一下我后續的作品哈。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贡觉县| 永胜县| 库尔勒市| 河北省| 塘沽区| 屯昌县| 无极县| 仪陇县| 分宜县| 盐山县| 郸城县| 宜君县| 博客| 芜湖市| 望城县| 花莲市| 云霄县| 崇信县| 濮阳县| 乡城县| 阳原县| 宁国市| 库尔勒市| 包头市| 紫阳县| 岱山县| 南京市| 张家港市| 上饶县| 清流县| 霍山县| 五河县| 新疆| 广宗县| 德惠市| 海兴县| 江川县| 二连浩特市| 吉林省| 霍城县| 龙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