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4章 玩家們的吐槽&葬愛家族
- 大博學者的二次元
- 九世木魚1
- 2225字
- 2025-06-25 20:33:03
藍星與地球的科技水平相仿,只是藍星這邊的自動化機械更加普及,社會保障體系也更加完善,使勞力密集的產業幾乎消失,只有在第三世界和牛國這個奇葩國家還看得到。
自動化機械的普及,極大地解放人力,但也衍生出許多的問題,比如各行各業的就職要求越來越高,很多人在現實中根本找不到工作等等。
這也是藍星各國大力推動游戲產業發展的原因之一。
不過,藍星各國的高層都很清楚,戰爭的陰霾從未消失,只是隱藏在某個角落而已。
為防止有朝一日戰爭爆發,現代文明被打回原始社會,導致人們喪失最基本的謀生能力,藍星各國的高層便將游戲產業納入教育的一環,讓玩家們在游戲里學習種植、養殖、挖礦、鍛造、裁縫等等技術能力。
底層玩家們根本體會不到藍星各國高層的苦心和憂慮,他們只有一個想法:神金!
不是!玩個游戲,你要我學這些東西?所以,科技發展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我們從在現實里搬磚,變成在游戲里搬磚?這科技發展到底發展到哪里去了?
可不管怎么樣,這是藍星各國高層的共同決議,無論底層玩家如何吐槽,他們能做的也只是接受它,適應它。
但遺憾的是,即便是在游戲里也無法做到人人平等,依照個人的好惡與天賦,玩家和玩家之間依舊存在明顯的落差。
久而久之,玩家們便自然而然地分化出一個三六九等,有的人可以一步一步地攀至顛峰,有的人卻只能在底層苦苦掙扎。
葬愛家族,是一群學歷不高,沒有什么出眾的專長,在現實中找不到工作,在游戲里又沒有戰斗等方面的天賦,雖完成他們在游戲里的基礎教育,基本掌握種植、養殖、挖礦和鍛造等后勤類的技術能力,但水平并不怎么樣的底層玩家,為了不讓人欺負,抱團在一起組成的小家族。
在藍星,類似的小規模玩家勢力有很多,他們基本位于玩家圈鄙視鏈的最下層,不受重視,只能靠幫人打工為生,經濟拮據,不敢有太高的消費。
他們雖然把自己話得像難民似的,可他們也有社交方面的需求,在什么錢都不敢花的情況下,就使勁兒地操弄他們的頭發,用他們的方式來向外界標榜:我們不一樣!
只是相較于其它的小規模玩家勢力,葬愛家族不太一樣,他們只是環境不允許,外加沒有天賦,所以學習能力看上去比較差,但他們對學習的態度卻極為認真,并非一般所說的精神小伙。
所以,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葬愛家族成員的技藝水平緩慢卻穩定地提升上來以后,便漸漸地從鄙視鏈的最底層脫穎而出,成為一個玩家圈子內小有名氣的玩家家族勢力。
在混出頭以后,葬愛家族的日子便逐漸好轉,只是最近這幾年,在原住民NPC勢力或明或暗的打壓下,葬愛家族的發展又遇到了問題。
在得知主大陸南境的情況以后,葬愛家族便毅然決然地選擇轉移陣地,前往主大陸南境發展。
只不過,葬愛家族沒有去環境相對優渥的西部,也沒有去相關待遇較好的北部,而是去了各方面都不怎么樣的南部。
因為主大陸南境的南部地區,是一個十分神奇的地方,什么亂七八糟的風俗民情和奇裝異服都有,當地的原住民NPC早就見怪不怪了。
事實證明,葬愛家族確實選對了地方,他們的妝容打扮在南部地區絲毫不顯突兀,很自然地融入其中,不像在其它地方那樣,需要承受其他人的異樣眼光。
光這一點,就讓葬愛家族的成員有種莫名的歸屬感。
但更重要的是,南境原住民NPC勢力對他們的看重與青睞。
雖然說,礙于天賦的關系,葬愛家族成員的技藝水平,即便經過長時間的磨練,依舊沒有好到哪里去,可長期幫其他玩家打工,需要面對各種挑剔和刁難的經歷,讓他們培養出一種超乎尋常的工作效率。
哪怕是長年參與短期開發的南境原住民NPC,在這方面也趕不上他們,直接被甩出了好幾條街。
主大陸南境受限于氣候變遷的關系,能穩定產出的面積有限,所以常需要依照氣候變遷的情況,抓緊時間進行短期開發,以緩解各個城邦領地的資源消耗問題。
在御魂商團和沐氏商會入駐以后,資源獲取的壓力雖然得到極大的緩解,但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那就是主大陸南境原住民NPC勢力,窩在自家地盤發展的時間實在是太久了,手上壓根兒就沒剩多少錢,很多時候都是靠以物易物的方式在進行貿易。
于是,賺錢就成為南境原住民NPC當前的首要任務,他們對周邊地區的短期開發也益發地看重。
然而,南境原住民NPC在長時間的觀察研究下,雖掌握氣候變遷時的些許征兆,能預測短期的氣候狀態,卻不代表短期開發沒有危險,尤其是南部這邊。
在發現漲潮和退潮的征兆以后,留個他們反應的時間實在太短了,很多時候別說是收成,能不造成大量傷亡就該偷笑了。
這也導致南部的短期開發,一直存在人員短缺的問題。
在這樣的情況下,能參與短期開發且效率極高的葬愛家族,又怎能不受南部原住民NPC勢力的看重和青睞?
于是,葬愛家族在來到主大陸南境的南部地區以后,便迅速發展了起來。
……
在漲潮的那一刻,一道號角聲從遠方傳來,一眾葬愛家族成員便用最快的速度進行搶收,不管他們原先種植的是什么作物,通通一股腦兒地砍倒并裝進原住民NPC勢力提供的空間道具。
接著,他們便馬不停蹄地跳進鄰近的水潭,進入他們預先建造的安全屋。
那是一棟棟形似蒙古包的石制建筑,上半部徹底密封,下半部有多個孔洞,能讓人直接穿過,建筑內部的空氣雖然不是很好,但也足夠應付一二。
只見他們在鉆進安全屋以后,便立刻下線,直到他們確定漲潮的浪潮已經過去,這才重新上線。
他們甫一上線,就從安全屋里鉆了出來,并取出一個插著吸管的大木桶,充當浮板和氧氣筒,朝水面方向游去。
從他們的行動可以看出,他們已經不是第一次遭遇漲潮了,不僅各項準備齊全,且所有行動有條不紊,不見絲毫慌亂。
就在他們抱著大木桶,一個一個浮上水面以后,他們才看到遠處突然出現一個龐然大物,并不斷地朝他們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