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云中錦書來一
- 夫人威武,將軍求饒快
- 聽風聽雨眠
- 2729字
- 2018-06-27 19:52:01
“陛下,辰王殿下。在下是知道南越的薄凡也會出使西涼,但是也知道南越是來和親的。而西涼皇室中,年齡最大的長公主也還未及笄,不符合婚配的年齡,更別說是其余的小皇子。”
“哦,你就這么確定陛下不會和南越和親?沒有皇子公主,不是還有世家貴族中身份尊貴的女子和男子嗎?”墨晏端起了酒杯,卻遲遲地未喝下。
“首先,陛下是位明仁之君,陛不會將自己的子女作為質子送去南越;其次南越方面對皇子和公主唯一的要求就是真正的公主皇子,而非是只有公主皇子身份的貴族子弟。所以在下判定陛下會拒絕南越的和親要求。”寧信陽的分析確實是有理有據的。
百官頻頻點頭,墨鏡和墨晏雖然贊賞但是絕對不會在臉上表現得很明顯的。
“你的這些只能說明朕會拒絕南越,卻不能說明朕會同意和你們簽訂停戰協定。”墨鏡又開始了發問。
“是啊。”
“是啊。”
……
眾人附和道。
“陛下,辰王,各位大人。下面在下和阿成為大家展示一些資料。”寧信陽說完,伸手拍了拍傻愣愣站著的林成,“阿成”。
“寧哥,怎么了?”林成一臉的懵逼,千萬別怪他,只能說他聽不懂。
“去,把我們準備好的資料拿給陛下,辰王過目。”寧信陽說著從袖中拿出一沓紙,分了兩張給林成,其余的握在自己的手中。
林成接過,轉身向前走去。快要到殿階的時候被內侍攔住了。
笑了笑,將手中的紙遞了一張給內侍,轉身把剩下的一張交給了墨晏。
墨晏淡淡的笑了笑,接過那張紙,慢條斯理地展開。
寧信陽將手中的紙留了一張,其余的分給了幾個內侍,吩咐他們依次將紙發到各位大人的手中。
有了內侍的幫忙,很快大家手中都有了那張神秘的紙。
吳莫德轉了轉頭向四周看了看,除了他人人都有了。心中難免有些不平。
“吳將軍,在下剛才多有冒犯,如今親手送上,向您賠罪,不知接受否?”寧信陽半鞠著身,雙手捧著神秘圖紙恭恭敬敬地遞到吳莫德的面前。
“多謝。”看著寧信陽這模樣倒是讓吳莫德不好意思了。誰是誰非其實早已見了分曉,如今他卻是率先賠罪。如若不是他們欺騙再三,相信就憑這小子的性格也不會當眾的揭穿。
看著面前這張年輕俊朗的臉,沒有年輕人的浮躁,急功近利,卻是難得的謙遜,進退有度。吳莫德真的是感慨萬千,就憑這小子這氣度,想不成功都難。
“陛下,辰王,各位大人,請看手中的紙和紙上的數據。”寧信陽看著吳莫德接過紙,心里是高興的,佩服的。他退到大殿的中央。
墨鏡和墨晏一展開紙粗略的看了一下,就被震驚了,許久都緩不過來。
不光是他們,所有的官員看到的時候都震驚了。
紙上寫的不是別的。
僅僅是開戰的十年時間,西涼和大昭戰死沙場的士兵的人數。清清楚楚的,白紙黑字的記載著。龐大的數據令眾人震驚。
“陛下,高祖五年時,兩國第一次開戰,共三大戰役,西涼戰死十萬八千六百五十四人,而大昭戰死人數九萬九千八百二十人;高祖六年,西涼戰死七萬七千五百六十六人,大昭戰死六萬五千六百五十六人;高祖七年,西涼戰死十萬五千八百六十七人,大昭戰死十萬八千九百人……去年高祖崩陛下繼位,西涼戰死七萬六千五百六十三人,大昭戰死六萬五千六百八十四人。所以西涼和大昭開戰的十年時間里,西涼戰死人數大概為八十四萬七千九百二十八人,大昭戰死八十二萬九千五百四十八人。”寧信陽的聲音緩慢而低沉,每個字都敲在了所有人的心間。
龐大的數據令人心驚。
“當然這些還不包括那些尸骨無存的。”寧信陽看著幾乎所有的人都沉浸在悲傷中,頓了一下才說到。當時他的下屬把這些放到他面前的時候,他也是一樣的表情,一樣的感受。
“寧大人這些數據是怎么得來的?”墨鏡將紙放下,看著寧信陽問道。
“每次戰爭后,我們都會派專門的人去統計和清掃戰場。得來的數據將它們裝訂成冊;將沒運走的戰士分批運出戰場,再分別焚燒。我國的戰士骨灰帶回家鄉,交給親人;至于西涼的戰士,則在戰場附近為他們設立衣冠冢。”
說完寧信陽又拿出一張紙,上面畫的是地圖,標注了墓地和方位。
內侍上前接過,小跑著送到了墨鏡的面前。
“辰王,對此怎么看?”墨鏡將它遞到了墨晏的手中。
墨晏慢慢的將它展開,山,水,林,城,鎮,墓,一點點的浮現在眼前。
“皇兄決定吧!”墨晏看了一會兒,默默地將它合上,可是卻像是在心底生了根一樣。
“那擬旨,挑個好日子將我國的勇士迎回故土,并設立宗祠,允許百姓祭拜。”墨鏡想了想,叫來內侍擬旨。
“陛下,戰爭帶來的比僅僅是人的死亡,還有經濟的凋敝,政治的混亂。戰爭是百害而無一利啊。陛下和我皇都有心停止戰亂,為何不可早日停戰呢?”寧信陽見時機差不多成熟,有加了一劑猛藥。
“哦。容朕再考慮考慮。”墨鏡揉了揉額頭。心中已經有了一個不算是清晰的答案。
“陛下,我皇曾說,在停戰協定簽訂前還有一個條件,請聽完您再做決定吧!”
“講。”
“我皇曾說,陛下若愿停戰,那么兩國將一改僵持的局面,大昭愿首先開關減稅,與西涼通商,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此話一出,下面的人沸騰了。
連墨晏都有些激動。
雖然他心里是肯定了想要和大昭停戰,但是那僅僅是因為南越不是西涼的最好選擇,更不是“良配”。
卻從沒想過大昭開的條件是如此優厚。
大昭地處五國中心,呈眾星拱月的狀態。交通發達,經濟繁榮,人口密集,政治和文化則是集各國之長。一直都是各國拉攏的對象。
如今與西涼開關,互通友誼。那么就等于是邀請西涼去其余四國做客,繁榮經濟和擺脫西北腹地的封閉也就指日可待了。
墨晏想著想著竟然有些興奮,墨鏡與墨晏幾乎是同步啊。
還真是親兄弟啊。
“眾卿對此可有什么建議?”墨鏡看了看下面還在竊竊私語的官員們問道。
“陛下,臣覺得可行。停戰協定的簽訂,是兩國的決定,也是互利互惠的好事啊。”丞相阿史力上前答道。
寧信陽看著這位存在感很低的丞相,有些疑慮在心頭。
“臣附議。”
“臣,附議。”
“臣,也附議。”
…。
斷斷續續的大部分官員都同意了,但是墨鏡卻沒有再回答。
而墨晏也是安靜了下來。
等了很久。
“辰王意下如何?”墨鏡沒有回答官員的話,卻是問了墨晏。
“陛下,這應該就是民心所向,眾望所歸了吧。”
墨晏回答得并不含糊。
“那這樣,既然雙方都同意,朕明天早上派人到鴻運館同你們簽訂?”墨鏡看著寧信陽和很少說話的林成,“協約,一式兩份,兩國各一份。”
說著,墨鏡舉起了很久都沒有動過的酒杯,站了起來,看著下方的眾人。
墨晏和寧信陽也舉起了酒杯。
然后是林成,吳莫德,陸陸續續的,大殿中所有參會的人都舉杯站了起來。
“第一杯,敬皇兄,為為兄賀壽。”墨晏向著墨鏡一舉,看著墨鏡將酒杯中的酒一飲而盡。
“第二杯,我們敬遠道而來的兩位大人,歡迎兩位為我們帶來最好的禮物。”
眾人仰頭,將酒飲盡。
“第三杯,我們敬兩國的和平。”墨晏仰頭將酒喝盡,其余的人也紛紛效仿
三杯飲盡,墨宴坐回了座位。
……
寧信陽在宮中待到很晚。
回去時,已是朗月當空。
兩個內侍扶著“醉熏熏”的寧信陽和林成上了馬車。
馬車緩緩的走出了皇宮,車上原本兩個醉醺醺的立馬坐直了身體。
沒有絲毫的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