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章 臥底再體驗

到達安化的第二天,李夢陽便隨仇鉞住到了城外的玉泉營。不知怎的,兩個人突然間都好像失了魂一樣,沉默寡言,舉止黯然。仇鉞每天天不亮就起來指揮士兵操練,晚上讀兵書一直到深夜。李夢陽則整日像一顆柳絮一樣四處游蕩,有時跑到營盤附近的山丘上,癡漢似的盯著天空一躺就是一天。兩個人都以為對方在做什么深遠的謀劃,所以并不過問彼此。

當你孤獨到極致的時候,就可以假裝與這個世界相處得其樂融融。這是夢陽以前的看法。他在詔獄的時候確實也是這樣做的,那時的他還是一個思想樂觀的孤獨癥患者。而現在,他已不知不覺轉變成一個消極與孤獨的混合體,他所面臨的最大問題不再是怎樣與世界保持融洽關系,而是如何與自己相處。一直以來,獨處都是他最引以為傲的天賦和才華。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這種才華被他主動拋棄了。

他轉而學習偽裝成一株植物,每每習慣性地自我放空,不帶意識地注視著眼前的世界。他的感覺大概如《瓦爾登湖》中所說的:“我仿佛是人類中的第一個人或最后一個人。”忽略時間,忽略自己,在談不上舒適的閑暇中沉入歲月的湖底。于是,時光便加速流淌,先讓他的胡須和頭發變長,再奪去他眼神和面龐里的光彩。他又由此產生了無意義的自我消耗所引發的荒蕪感。自責,懊惱,卻偏偏不做改變。不是沒了力氣,而是沒了心思。變好又怎樣?終究不是自己想要的那種好。所以,終究不是真正的好。有時,他甚至會用審美的眼光看待當前這種半含不露的頹唐,覺得“自憐幽獨,傷心人別有懷抱”也是一種蘊藏格調的生活方式。

與夢陽不同,仇鉞把自己的日程安排得很滿,妄想以此掩蓋內心的焦躁。李夢陽的到來,使他告別孤軍奮戰的窘境,因而獲取了一絲心安。但夢陽千里走單騎,也宣示了楊門的核心力量已被盡數排擠出中央權力機關,從此再也無力組織對“八虎”的有效攻勢。考慮到這一層,他的斗志又不免被灌進沉沉的鉛水。他并非無事可做,他還可以帶兵打仗,但諷刺的是,此時的他已分不清自己在為誰而戰,他守護的到底是朱家的天下,還是劉瑾的天下。他仍然按部就班做著以往不容置疑、現在卻大為可疑的事情,就像從小養起來的兒子越長越不像自己,他這個爹自然也就當得越來越沒底氣。

仇鉞在安化城中安插了不少探子,一部分被派遣到鎮守太監李增、鄧廣漢身邊,其余潛伏在周東、安惟學這些閹黨周圍。朱寘鐇不在他的監視范圍之內。因此,即便安化王府中早已醞釀著“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的詭異氣息,仇鉞和李夢陽對此卻一無所知。朱寘鐇發動兵變時,李、鄧、周、安等人被盡數誅殺,他們身邊的探子不是被一并殺死,就是被囚禁或者收編。直到四月六日傍晚,才有一個探子設法從城中逃出來,快馬趕到玉泉營報信。此時安化城已被叛軍牢牢控制,玉泉營周圍的戍邊部隊也多大入了朱寘鐇的伙。玉泉營孤軍一支,楚歌四面,隨時都有被吞掉的危險。

剛剛得知消息的仇鉞猶如五雷轟頂,驚惶無措之下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趕緊跑,帶著他的部隊跑得越遠越好。夢陽一時間也慌了神,幾乎要亮出當年在京城跑步上班的本領來,背起鋪蓋來個百里沖刺。可他隨即又覺得不妥,一股強烈的直覺告訴他這個時候應該留下來。雖然直覺這東西信之則有,不信則無,但它之所以會產生,必定是有一些靜水深流般的跡象或細節在影響著自己的判斷。可能自己在不經意間已經捕捉到一連串別有意味的信息,只是還缺乏有意識的關注和梳理。他不能僅憑“直覺”二字來說服另一個人做出重大決定,要尋找一些證據來讓對方相信,也讓自己相信。

夢陽試探性地向仇鉞提出,不戰而退是大恥,臨陣脫逃是大罪,今后朝廷追究下來,該如何交代?往輕里說,這是臨事而懼;往重里說,這就是右傾投降主義呀!

仇鉞大呼冤枉。他覺得眼下形勢詭譎,敵我懸殊,不想白白送死就必須做戰略轉移。就算兵部不理解,說是右傾逃跑主義也就罷了,怎么能是右傾投降主義呢?況且《吳子兵法》說:“凡此不如敵人,避之勿疑;所謂見可而進,知難而退也。”此時不撤,有違用兵之道。

夢陽道:“烽煙四起,消息阻絕,玉泉營這么龐大的一支隊伍,要往哪里撤,該怎么撤?撤退途中誤踩進叛軍的包圍圈怎么辦?”

仇鉞略加思索,說道:“此行雖然兇險,倒也大有生機。由此向東北方向急行,只要能順利跳出朱寘鐇叛軍的勢力范圍,再由寧夏鎮進入延綏鎮,基本就算大功告成。延綏的邊軍素被視作驕兵悍將,總兵陳繼同更是楊部堂的心腹。與陳繼同合兵一處,以延綏為根基,退可阻叛軍東進,進可收寧夏失地。”

仇鉞思維縝密,態度堅決。夢陽一時找不到說辭。突然他靈光一現,說道:“嫂夫人還在安化城中。”

仇鉞起身拱手道:“夢陽兄,仇某已決意留下。不走不降,如何才能保全我玉泉營將士,還請夢陽兄替我謀劃。”

夢陽心竅開啟,一計甫生,一計又來,笑道:“既然不走,焉能不降?你不是曾假意歸順劉瑾,和八虎做了回‘自己人’嗎?如今何不故技重施?”

仇鉞立時羞得滿面通紅,連連擺手道:“使不得,使不得!上次在谷大用那里吃了大虧,這種事這輩子再也做不來了!”他一朝被蛇咬,演員夢碎,傷心程度比起五年前的失戀有過之而無不及。從那時認定自己不是當臥底的材料,說什么也不愿再試第二回。

夢陽道:“這個不怕,此一時彼一時。世人皆知我楊門中人與八虎是死敵,當初你貿貿然前去歸順劉瑾,谷大用怎能不懷疑你?而如今朱寘鐇打著推翻劉瑾的旗號起兵,你歸順于他,可謂同仇敵愾,分所應為。再者說,此時邊軍將領變節者眾多,朱寘鐇要懷疑也不會單懷疑你一個。”

仇鉞聽夢陽說得有些道理,又想到尚且困在安化城中的妻子。那女人脾氣很壞,做事又總冒冒失失,時常對自己挑三揀四,大呼小叫。但她家境本不壞,十六歲就嫁給自己,一直忍受貧寒,從無怨言。正像元稹說的:“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盡管后來日子過得好了,她依舊不貪富貴,不慕虛榮,每天照樣親自為他洗衣燒飯。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他可以不愛她(五年前他確實也愛上了別人),但絕不能在危急關頭棄她而去。若連她都不能保全,自己哪還有顏面茍活于世!這臥底的戲碼,姑且再演一次吧。搞砸了,大不了把一條命丟在這兒。

仇鉞點頭的那一刻,李夢陽也終于想通了。他哪有什么所謂的直覺?只是不甘心余生都做一個逃跑者。從京城逃到丹徒,從丹徒逃到安化,現在還要逃到哪里?恰巧在此地碰上安化王謀反,不管是不是天意,自己都要在這件事上賭一把,輸了也不過是賠上一條單薄殘破的性命。

……………………………………………………

四月六日破曉時分,平鹵城千戶徐欽奉朱寘鐇號令率兵進駐安化城,并著手偽造謀反所用的印章和旗牌。朱寘鐇命孫景文撰寫檄文,列出劉瑾十幾條重罪,稱:“張彩、劉璣、曹雄、毛倫文臣武將,內外交結,謀不軌。今特舉義兵,清除君側。凡我同心,并宜響應。”何錦被任命為討賊大將軍,周昂、丁廣為左右副將軍,孫景文為軍師,徐欽為先鋒將軍,魏鎮等七人為都護,朱霞等十一人為總管。

叛軍的首腦自然是安化王朱寘鐇,股肱是何錦、周昂、丁廣幾員武將,靈魂人物卻是名不見經傳的書生孫景文。這孫景文學問做得馬馬虎虎,口才卻是極佳,一副如簧巧舌,足可以混淆美丑,顛倒善惡,倒置是非。正因為有這樣的本事,他腹中的三分才學,經那張嘴一說,竟像有十分一樣。安化王一直對他敬愛有加,大小事宜多由他決斷。

想在短時間內打入叛軍內部,贏得安化王信任,非從孫景文入手不可。李夢陽得知孫景文風流成性,酒色不離身,便塞給仇鉞一本小書,讓他派人獻給孫景文。仇鉞只道那書看著平凡無奇,既不厚重,也無精美的裝幀,何以能打動孫?夢陽道:“你別小看了這本書。我離開丹徒時,楊部堂贈我一百兩銀子,供我來安化后的各項運作開銷。我從丹徒繞道去了趟蘇州府,在書市上見到此書,開價正好也是一百兩。這是運氣好碰上,不然想買還買不到呢。”說罷,便急匆匆地轉身離去。

一百兩居然只買了一本書!莫非是某位大家的孤本遺作?仇鉞好奇地將書翻開來,只看了一眼便神魂飛蕩,物我兩拋。一對對全身或半身裸露的男女或坐或臥,體態交疊,動作神情惟妙惟肖。這竟是一本畫工上乘的春宮圖。書名是《風流絕暢圖》,作者署名晉昌唐寅。書中一共二十四幅春宮畫,色彩生動艷麗,畫筆細膩傳神,每幅旁邊配有一首小詞。唐寅即為世人熟知的唐伯虎。他是蘇州府有名的才子和畫家,弘治十一年參加鄉試,名列第一。第二年卻被卷入一宗科場舞弊案,后被罷黜為吏。“吏”雖然常與“官”并稱,卻與后者有著云泥之別。官是經科舉考試選拔、由中央統一任命、擁有品級的正式官員;而吏只是官員個人雇傭的辦事人員(比如文書、賬房、師爺等),既無編制,地位、待遇也根本無法與官相提并論。并且一日為吏,終生為吏,再也無法通過參加科舉考試成為正式官員。唐伯虎既被貶為吏,便從此心灰意冷,整日放浪形骸,縱情聲色。后來迫于生計,更以賣文賣畫為生。他的人物畫堪稱一絕,《王蜀宮妓圖》《陶谷贈詞圖》都以高超、傳神的寫實技巧而備受推崇。后來他緊跟市場需求,追逐商業盈利,為有審美、有品位、有體力的富商公子量身打造,畫了許多高水準的春宮圖,這本《風流絕暢圖》便是其中的集大成者。

仇鉞把書從頭到尾翻了好幾遍,心想,若不是事態緊急,必須趕緊送到孫景文手上,真想把它留下來好好鉆研苦學一番。

書被送給孫景文的第二天,仇鉞便得到他的回復,表示愿意向安化王保舉引薦。仇鉞由此對李夢陽的眼光欽佩不已。后世有個東瀛作家在《1q84》里說:“有再多的才能,也未必能換來一頓飽飯;但是有優秀的直覺,就完全衣食無憂了。”照此看來,直覺或許還是有用的吧。

……………………………………………………

一部《風流絕暢圖》固然令孫景文愛不釋手,但他對仇鉞的信任和好感卻另有緣由。孫景文以一介布衣獲安化王垂青,事業稱得上順風順水,無奈福無雙至,他的情路竟是一路荊棘。怪只怪他生性多情,愛上的又是比他更多情一百倍的女郎。這女郎是寧夏府的一名歌伎,姿容冷艷,擅長演奏一張玉琴和一支玉簫,所以被人們喚作冷玉。一年前,孫景文奉命去寧夏府公干,機緣巧合之下與她結識。冷玉的姿色雖非傾城絕代,但是才藝動人,又很會討男人歡心,一顰一笑、一語一言都能極其輕巧地傳遞出無邊風月和萬種柔情,典型的外冷內熱,欲拒還迎。公子王孫多對她趨之若鶩,可真正能與她愛戀的,數年間也不過二三人。她總覺得男子于女子而言,雖然必不可少,但世間男子多無趣得很,能讓她保持長久新鮮感的寥寥無幾。她較容易愛上一個人,又總是很快地厭倦他。孫景文是流連歡場的老手,可是像冷玉這般有風情、極會搔人癢處的女郎,還是初次見到。正是“眼波向我無端艷,心火因君特地然”。

孫景文這樣身份地位的人,冷玉原本是看不上的。但是他外顯的才華和洋溢著浪漫情調、又飽含侵略性的追求方式,令她有一種前所未見的新奇感受。他每日起碼要給冷玉寫上兩三封情書,甜言蜜語,層出不窮。“你要是愿意,我就永遠愛你;你要是不愿意,我就永遠相思。”“我把我整個靈魂都給你,連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氣,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種毛病。它真討厭,只有一點好,愛你。”“我是個俗氣至頂的人,見山是山,見海是海,見花便是花。唯獨見了你,云海開始翻涌,江潮開始澎湃,昆蟲的小觸須撓著全世界的癢。你無需開口,我和天地萬物便通通奔向你。”諸如此類的情話,冷玉見了無不芳心大動,覺得孫景文真是個萬中無一的獨特且有趣的男人。他又請工匠打造一個銀帶鉤,精致小巧,可拆分為兩半,一陰一陽,上面刻著“長毋相忘”四個字。冷玉向來鐘愛討喜的小物件,見到后歡喜得幾乎跳起來。兩人各留一半,作為定情之物,冷玉日日將自己的那一半戴在身上。其實他的情信直接抄襲了一本叫《王氏情話》的書,他不知從何處淘來這本罕為人知的小冊子,每天從中摘抄詞句,拼湊成給冷玉的情書。銀帶鉤也是仿造西漢江都王劉非送給姬妾淳于嬰兒的禮物。可惜冷玉不是讀書人,不懂得這些淵源。這恐怕就是所謂的“自古深情留不住,總是套路得人心”吧。

可激情來得快,去得也快。沒過多久,冷玉又愛上了一個畫師。那人是個翩翩少年,一支妙筆,總能把她畫得如仙女一般。冷玉對他同樣癡迷不已。孫景文一次次要離開她,卻總是被挽留下來。冷玉并不是不愛孫景文了。在她眼中,孫景文的優點依然是優點,而且還是很大的優點。但她畢竟又看到了別人的優點,所以再也不能把愛情都留給孫景文一個。孫景文想不通人怎么能同時深愛上兩個人,而且還要求兩人都對自己付出全心全意的愛。他一個人回到安化,日日買醉,夜夜垂淚,竟像是一個初入情途的嫩孩子。

安化王起事之前,孫景文派人暗中調查仇鉞,竟意外得知仇鉞五年前也曾與冷玉有過一段情緣。大概覺得不甚光彩,仇一直秘而不宣。兩人最后為何分開,不得而知。但孫景文一廂情愿地認定,仇鉞必然也經歷了與自己大致相仿的遭遇,一定也在那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女人身上受了深重的情傷。他因而對仇鉞生出一股親切感來。物傷其類,憐人亦是自憐。只是仇鉞并不知曉這份有些特別的同情心。

有孫景文的保薦,安化王對仇鉞的投誠確信不疑。他知道仇鉞能征善戰,打算對他授予要職,命他率玉泉營出征。仇鉞不肯與朝廷軍隊作戰,無奈之下只好裝病,又主動交出玉泉營的兵權,同意把玉泉營打散,分列入安化王麾下的各支隊伍。饒是如此,這關鍵時刻的一病,到底還是引起了安化王的猜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邵东县| 新沂市| 孟村| 娱乐| 琼结县| 太谷县| 胶南市| 辽宁省| 金湖县| 保亭| 滁州市| 个旧市| 大安市| 湖州市| 靖西县| 玛纳斯县| 四川省| 大冶市| 夏邑县| 庐江县| 工布江达县| 疏勒县| 龙门县| 抚州市| 房产| 铜鼓县| 四子王旗| 兴义市| 淮滨县| 陆川县| 新兴县| 武城县| 中西区| 墨玉县| 平谷区| 陇南市| 莆田市| 全南县| 苏尼特左旗| 嘉义市| 监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