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奉旨回京
- 仙妃休王記
- 驢小寒
- 1996字
- 2018-05-21 11:33:36
把一柄古樸小巧的短劍,交到蘇冉蕓手中,這柄短劍古樸無華,蘇冉蕓抽出劍身,短劍雪白無華。
程老看著蘇冉蕓說道,“這柄短劍名為白虎,是當世少有的利器,雖無甚名氣,但可吹毛斷發,削鐵如泥,送給你護身用。”
蘇冉蕓二人得了禮物,上前對程老又是一拜,“多謝師父。”
后則是程老對蘇冉蕓,上官玨二人的一番訓導,之后就沒有什么事兒了。
完成了拜師禮之后,程老讓蘇冉蕓和上官玨先回去休息,明天開始,正式學習。
蘇冉蕓先一步出來,出了堂屋門,后面上官玨也跟了出來。
“師妹,等等我。”上官玨在后面叫。
蘇冉蕓回頭,“誰是你師妹,不要亂叫。”
雖然自己曾經想過他,但就這樣可以光明正大,且每天都見面,還只是讓她有一點小小的緊張,或者說是不適應。
想想又覺得不對,又重新說道:“五皇子殿下說笑了。”
但臉上還有氣惱的神情,藏也藏不住。
“我們都拜師父為師了,而我比你大,你比我小,你叫我師兄,我叫你師妹,不是應該的么?師妹不必如此。”
上官玨用他好聽的嗓音,輕輕地說。
蘇冉蕓只覺得自己不爭氣的紅了臉,沒再說話,害羞之下,又跑了。
而身后的上官玨只是無奈的搖搖的,喃喃自語。
“傻丫頭,我們來日方長。”
微微一笑,眼中沒有以往的冷漠疏離,有的是一絲淡淡的寵溺,上官玨卻沒有在追出去。
從那以后,蘇冉蕓和上官玨開始了艱苦學習的日子。
蘇冉蕓的課業不變,依然是琴棋書畫武,外加和王嬤嬤學習女子的女紅之類的。
上官玨有基礎,不用從頭開始學,而蘇冉蕓雖然跟著程老王嬤嬤學習之外,在上午程老去給村里孩子上課的時候,上官玨則負責教蘇冉蕓惡補基礎了,也能順便培養培養感情,而每次蘇冉蕓都不爭氣的紅了臉,卻又不能跑。
上官玨則開始學習更深度的東西了。
程老還經常帶著二人到大千山外圍進行武術的教導,一些經驗讓上官玨受益匪淺,蘇冉蕓也是進步頗大。
林林總總下來,有很多東西要學,而程老總是說,時間不多了。
而蘇冉蕓曾經聽程老提及的修仙之事,卻再也沒有聽程老說起過,每次進入大千山,程老也沒有再使用過法術。
還有曾經出現過的那些如夢似幻的場景和東西,似乎真的是一場夢一般,夢醒了就不存在了。
草長鶯飛,寒來暑往。
不知不覺已是三年。
大千山最外圍十幾里地的一處地方,一男一女正在尋找著什么。
男的大約二十左右,身高一米八以上,頭發一根布條束起,面龐英俊,雖然穿一身勁裝,腰間一柄青色長劍,但難掩他氣質文雅。
女的只有十五六歲的樣子,身高一米六左右,也是一身白衣。
腰上掛著一柄白色短劍,大眼小嘴小鼻子,精巧可愛,身材才勘勘發育,看上去芊芊細弱,但也是亭亭玉立了,算得上是絕色美人,在男子身旁卻顯得嬌小柔弱。
二人雖然穿的是棉布衣裳,但站在一起宛如一對璧人,和諧美好,看起來很是友善無害,但能進入大千山這地方的,絕不是什么尋常之輩。
女子手里拿著小藥鋤在地上搗鼓著什么,男子則蹲在一旁幫忙。
男子對女子說道:“師妹,我們回去吧。”
“可是還有幾味藥草沒有找齊。”女子皺眉。
“天色不早了,回去晚了會很不安全的,師父會擔心我們的。”男子堅持。
“那我們明天再來一趟就是了。”
女子糾結了片刻說道:“好吧,明天再來吧。”
男子搖搖頭笑了笑,眼中有寵溺之色,“走吧。”
他接過女子手中的小藥鋤,放在自己身后的背簍里,自己走在前面,拉著女子的手,將女子護在身后,往山外而去。
而二人就是在靈泉村和程老學藝的上官玨和蘇冉蕓。
而此時,靈泉村已經熱鬧非凡了。
今晨,靈泉村來了一輛華麗的馬車,有隨行上千人的侍衛,二十余人的丫鬟和太監,一路行來,浩浩蕩蕩。
村民們近乎沒有見過那么大陣仗的,好奇之下都跟來了,但都被攔在外面,探聽不到里面的情形。
一行人來到村尾學堂處,一面白無須的公公走出來,“請五皇子殿下出來接旨。”
王嬤嬤與程老聽到消息,早已經等候在門外。
程老上前說道:“此刻五皇子殿下不在,李公公一路舟車勞頓,且先到舍下休息片刻。”
程老雖然客氣恭敬,但卻沒有卑微諂媚。
這位公公就是常年跟在皇帝陛下身邊的李全啟李公公,程老自然是認得的,雖然李公公代表的是皇帝,但不是真的皇帝。
李公公也知道,程老雖然已經不在朝為官,但地位特殊,不好得罪,還是客氣地道:“程老先生客氣。”
做出一個請的手勢,二人相攜進了學堂,其他人卻并不見動作,依然在門外守著,隨行人員將整個村尾的空地都占滿了。
而今日村里孩子們也是上不成課了。
看熱鬧的的村民卻炸開了鍋,村里還住著一位皇子呢,村民的熱情激動地討論,且按下不提。
等到蘇冉蕓和上官玨出了大千山,回到靈泉村時,太陽已經偏西了。
還沒有進村,就遇見相熟的同齡村民。
老遠的就聽見:“快看,上官公子和蘇姑娘回來了,誒,上官公子……”
熱情地說著專門在這兒再等二人呢。
不用打聽,相熟的村民就把原因解釋的一清二楚了,可見平時二人在村里人緣是極好的。
末了還問:“誒~上官公子,你真的是皇子嗎?”
蘇冉蕓:“……”
上官玨,笑了笑不說話。
上官玨這個動作,在村民看來,那是默認了,于是內心激動的不能自己,但又生出了一些敬畏,有些拘謹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