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八月初四
- 北鎮(zhèn)刀傳奇
- 紅衣半落
- 3274字
- 2018-04-26 22:13:13
于少歡幾人圍坐在船艙里,桌子上有一份賀新郎用木炭畫的粗糙地圖,“剛剛問過了船老大,豫章到尋陽的官道經(jīng)由陸氏這多年的不斷取直修筑,現(xiàn)在已是一條十分平坦寬闊的大路,尤其是這從建昌到九江這后半段路,更是如此,周圍并無崇山密林,也不知荊云會在那里動手。”
魏霄盯著地圖看了一會問道:“我有一事一直心有疑惑,為何幾位這么確定大哥一定會在這里動手,等到他們從九江上船,在長江上動手豈不是會容易一些。”
事已至此,幾人也不會對魏霄再有什么隱瞞,姜且開口告訴他道:“因為荊州的諸位前輩希望他在這里動手,鐘洛前輩之所以出人助你大哥,并不是被你哥的愛情故事感動了,而是實實在在的希望攪黃這門親事,所以若是荊云失敗了,那么大江,就是你大嫂的埋骨地。”
陳四林比劃了地圖上的距離,“剛剛船老大可說過從建昌到九江有多遠?”
于少歡答道:“他只說了一日路程,想來也就百多里。”
“大概一百三十里。”魏霄說道,“我多年前曾走過一次。”
“哦?”姜且一聽連忙問道:“那你可曾記得,這段路上有什么適合下黑手的地方。”
魏霄略略回憶,回答道:“我記得中途有個小鎮(zhèn),名字不記得了,鎮(zhèn)外有一片石林,我們當是跟隨一伙商隊,他們不肯穿林而過,便繞了一個圈,從一片灘涂地過去的。”
于少歡聽完后拿起木炭,在地圖上標標點點,“石林很大嗎?林中一條路都沒有?”
魏霄答道:“非常大,林中路倒是有一條,不過照比官道就差了很多。”
聽到此處,從巴陵出來就沒怎么說話的荊雪開口道:“這處石林應(yīng)是大哥和陸蝶初次相遇的地方。”
眾人一起將目光看向了她,荊雪回憶道:“我記得大哥有一次喝醉了,跟我說了好久的話,其中就有一段石林雨夜。那一次大哥替一個朋友出頭,去殺一伙山匪,在趕路時遇到了一伙人埋伏在一處石林里,想要襲擊路過一隊客商,混戰(zhàn)時將隨后趕到的陸家也卷進了其中,大哥本不想理這件事,但是看到目標人物也在襲擊者的行列,便出手了,之后不知怎的就救了陸家的小姐,你們說這兩處石林會不會是同一處。”荊雪說話時,對陸蝶頗有些不屑。
“九成就是這里了。”姜且精神一振,“明日荊云一定會動手,張大哥說過,陸蝶會在八月初六上船,那么算起來也就剩下兩天了,明天若是不動手,后天距離九江就太近了,打起架來九江的援手會很快抵達,嘿,我們來的也算是及時,再晚半日恐怕就要錯過了。”
于少歡站起身來道:“既如此,我們明日也不用吊著他們尾巴了,直接去石林便是,去的早些,還能挑個好地方,好好看這場熱鬧。”
魏霄冷聲道:“幾位是來看熱鬧的,魏某卻是來助拳的。”
姜且不耐煩地點點頭,“你傷還沒好完全,想要去送死我們不會攔著你的,你放心吧,我們會幫你照顧荊雪的。”
荊雪正要出言譏諷,魏霄卻拱手道:“多謝幾位了。”接著轉(zhuǎn)向了她:“明日定會極為兇險,你就跟他們在一起,情況不對什么都不要理,騎馬跑路便是。”
荊雪把頭一偏,顯然是不想理會,魏霄知她性格,對著于少歡幾人再次拱了拱手,算是拜托了。
次日一早,幾人站在船頭,遠遠地看著一隊人馬護送著一輛極為奢華的馬車從建昌城駛出。
“怪不得從豫章到九江不過二百七八十里,他們卻要走五天,越來如此。”姜且看著那兩丈見方的巨大馬車,有些發(fā)愣。
于少歡也在一旁咋舌道,“且不說這奢華的嫁車,你看看后面這馬車隊,運送的都是嫁妝吧。”
賀新郎也感嘆道:“陸氏坐鎮(zhèn)江州近百年,果然豪富,名不虛傳。”
幾人就這么看著裝滿嫁妝的馬車一輛又一輛的從城里駛了出來,過了大概一炷香的功夫,陸家送親的隊伍才出城結(jié)束,戒嚴的城池便逐漸開始流動,碼頭處的封鎖也解開,一艘艘泊在江中的船只逐漸靠岸。
于少歡等人上岸后,放棄了原本去城里吃包子的打算,策馬順著官道直追送親隊伍而去。
很快就追上了,可陸氏已經(jīng)將路堵的死死的,靠近都不可能,更何況超過去。
“這兩邊都是農(nóng)田,我們繞不過去,這該怎么辦?”
“沒辦法,只能先這么吊著,你沒看到還有好多人跟我們一樣嗎。”
就這樣不急不緩地跟著送親隊伍走了一個時辰,眾人方才找到了一個機會,在一個小溪的下游,縱馬越溪,超過了送親車隊之后直奔石林而去。
石林內(nèi),荊云在聽著方霖最后的匯報,“截止到現(xiàn)在,僅有兩隊人不知因為什么原因耽擱了,到現(xiàn)在都還沒有到坡東鎮(zhèn),其余人已經(jīng)全都在石林里埋伏好了。”
荊云聽后問道:“她們還有多久能到。”
方霖回答道:“估計還有半個時辰。”
荊云點了點頭,輕輕嘆了口氣,低聲的喃喃自語,“小蝶兒,你我在此相識,在那之后我曾有過無數(shù)幻想,卻從未想過,有一天會在此處,用這樣的方式來將你帶走。”
荊云正在暗自神傷,彭蠡水匪孫式露著一口大黃牙靠了上來。
“荊當家,還有這位高兄,據(jù)線報說,他們就快來了。”
高兄名為高震,乃是楊項的化名,這次行動中,除了荊云程黎等寥寥數(shù)人外,無人知道這個面戴青銅面具的男子就是荊南楊項。
楊項在一旁負手站立,沒有說話,荊云冷著臉淡淡說道:“孫當家放心,我只要人,那些嫁妝紅貨既然已經(jīng)許諾給你,自然絕不會與你爭搶。”
孫式連連道:“大家同在這帶混飯吃,荊當家我自然是信得過的,不過高兄嘛……”
楊項冷然道:“高某也曾說過,紅貨分文不要,怎地,信不過高某。”
孫式道:“不是孫某懷疑,這趟生意干系重大,犯下了之后那是滔天的官司,荊當家為色,孫某為財,皆是有所求才來做,不知高兄是求什么的,難不成真是江湖道義。”
楊項將臉轉(zhuǎn)向?qū)O式,面具上的陰沉呆板倒與他本人有幾分相似,“高某為利。”
孫式不解道:“哦?何處的利。”
楊項說道:“自然是有人許諾,勿要再問。”
孫式眼睛滴溜溜的轉(zhuǎn)了轉(zhuǎn),似乎略有所悟,拱了拱手,退了下去。
荊云轉(zhuǎn)過頭來對楊項說道:“楊兄,一會還要多多仰仗。”
楊項的臉隱藏在面具下,自是看不出任何表情,聲音如之前一樣道:“既然答應(yīng)了步前輩,自會盡力。”
“多謝楊兄了。”荊云再次拱手稱謝,起身后眉頭微微有些皺起,“不過有一事我一直十分在意。”
“你是指陸江潯吧。”
“正是。”荊云將目光轉(zhuǎn)向了坡東鎮(zhèn)的方向,“按照我們的估計,今早會放陸江潯過去與大隊伍會合,然后一切按照原計劃行動,動手后由楊兄拖住他,我們做其他事情。可他卻到了現(xiàn)在也沒有動靜,這讓我十分不安。”
楊項也同意道:“此事確實有些麻煩,若是一直不出現(xiàn)還好,只怕在我們動手后出現(xiàn),我們只是憑借著一股勇氣,一旦隊伍被沖散了,這股氣泄了,就憑咱們這些烏合之眾恐怕會頓時作鳥獸散,再無成功的可能。”
荊云略一沉吟,說道:“要不一會楊兄不必過多出手了,在坡東鎮(zhèn)方向防備陸江潯吧。”
楊項道:“沖陣呢?”
“沖陣還需要楊兄之威,但是千萬不要被纏住,沖陣之后即刻脫身后撤,專為防備陸江潯。”
楊項沉思片刻,“可以,你沒問題嗎?”
聞得此言,荊云突然顯出一種豪氣,“本就是要請楊兄對付陸江潯的,楊兄只管自去,其他宵小,荊云自能應(yīng)付。”
楊項點了點頭,便不再言語。
于少歡等人快馬到達石林后,降低馬速,從官道上斜入了石林,姜且道:“于兄你真的要好好學騎馬了,總不能每次加速你就嚇得跑到我的馬上。”
于少歡摸了摸鼻子,訕訕地笑道:“這不是才剛學嘛,我已經(jīng)很有優(yōu)秀了,都能遛馬了。”
荊雪在一旁嗤之以鼻,“我為何沒發(fā)現(xiàn)你會遛馬,到現(xiàn)在為止,連上馬都還需要人幫忙。”
“禁言,前面好像有人。”魏霄伸手制止了眾人繼續(xù)往前,“前方何人,為何如此藏頭露尾。”
魏霄話說完了好久,一個人從不遠處的巨石后緩緩走出,看到他們后咧嘴一笑:“原來是自己人。”正是程黎。
賀新郎見到了程黎,也笑道:“原來是巫廟的程大叔。”
程黎目光在眾人身上略過,在姜且身上略略停了一下,他在巴陵時曾見過姜且跟在張君夜身后,雖然只看到了一眼,但是他頗有記人的本事,時間又沒過去多久,自然是一眼便認出了姜且,心中也有了計較,原來東府之人到了。
“幾位,此時前來,不知是為了……”
姜且趕忙道:“為了來看看,看看。”
程黎點了點頭,向前側(cè)方指了指,“那里有一處巨石,幾位若是不嫌上面被太陽曬得滾燙,倒是一處能觀看全局的絕佳地方。”
姜且拱手道:“多謝指點。”
程黎微微搖了搖頭,“不必客氣。幾位快離開這里吧,他們馬上就要來了。”
于少歡等人一拱手,順著程黎指的方向而去,魏霄沒有與他們一起,對程黎道:“這位大哥,我留下。”
程黎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也沒有拒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