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燕云馨的實力!
- 尊主紀
- 天玄星
- 1948字
- 2018-04-17 00:16:06
“允師兄加油,殺了這個辱罵宗門的小子!”
“允師兄不愧是副宗主的親傳弟子,不到三十歲,居然已經是氣丹境后期的強者了”
“若是哪天能如此威風,我也死而無憾了”
見青年如此輕易的就擊退了蕭天,四周圍觀的眾多弟子,頓時傳來陣陣喝彩聲。緊隨其后,也有不少人怒罵著蕭天。
“不愧是大名鼎鼎的真水宗,居然派氣丹境后期的強者,來欺負一個辟谷境后期的,本姑娘算是長見識”
正當李允要動手,不遠處的燕云馨卻是蓮步輕移,不緊不慢的走到兩人中間,輕笑道。
“你是何人?居然敢質疑我真水宗”雖然不認識燕云馨,但他隱約能夠感受到,對方體內隱藏著強悍的能量。這也是他,為何沒有在第一時間動手。
“允師兄,這賤人是跟著那小子一同過來的!”不等燕云馨說話,剛剛醒過來的何晉,卻是怨毒的說道。
然而,不等其說完,燕云馨的身影卻是已經消失,下一瞬間:
啪啪啪啪~
響徹天地的巴掌聲響起,看得眾人一陣呆滯,即便是李允也是愣了下。緊接著,回過神來的李允怒喝道“大膽,敢在我面前欺負真水宗弟子!”
話音未落,李允已經沖向這邊,雙手上儲蓄著恐怖的靈力。
感受到身后凌厲的氣勢,燕云馨當即往旁邊一閃,原地僅留下了再次昏迷過去的何晉。
看著倒在地上,已經不成人樣的何晉,所有弟子心中都是涼颼颼的。
寧罪小人,莫惹女人。
見昏迷在地上的何晉,李允急忙散去靈力,然后一把將其抓起,渡入他體內一絲靈力,隨手扔向了不遠處的人群。雖說,他很看不起何晉,但對方的身份在那里擺著,他也不能不救。
做完這些,李允轉身看向燕云馨,臉色逐漸陰沉了下來。對方此舉,顯然是沒將他放在眼中。
與此同時,燕云馨卻是猛然釋放出自己的氣息,與李允對抗著。
感受到這股強橫的氣息,蕭天心中微微一驚。燕云馨居然也是氣丹!雖說僅僅是前期的樣子,但在氣勢上,與后期的李允相比,毫不落下風。
短暫的氣勢比拼,兩人卻是平分秋色。見此情況,李允的臉色更加陰沉。作為真水宗的頂尖天才之一,從來都是他去越級挑戰別人,何曾被他人越級挑戰過?
李允手中是一柄火紅色的長戟,上面隱約有著火焰在燃燒。火系修行者,在以水系功法為主的真水宗有些罕見。
“千焰滔天!”
一聲輕喝,剎那間以李允為中心,數十道火焰襲向燕云馨,恐怖的火焰,將這一片區域似乎染紅了。
“千縷絲”
面對李允的氣勢如虹的攻擊,燕云馨卻是面不改色,芊芊玉手快速變幻著,伴隨著她的嬌喝,憑空出現了無數細絲。
細絲與火焰碰撞在一起。神奇的一幕出現了,卻見這些細絲竟然將火焰‘捆住’了,逐漸的,火焰在細絲的圍困下熄滅了。
見狀,李允臉色驟然一變。
他的壓箱靈技,居然被一個辟谷境初期的少女給破掉了。然而,這還不算完,熄滅掉火焰后,這無數條細絲居然向李允刺去。
看著襲來的細絲,李允毫不猶豫的往后暴退,欲要躲閃開來。可這無數條細絲,在燕云馨的控制下,就仿佛是有了靈魂般,竟然也跟隨著轉彎,追了過去。
“你真的要魚死網破嗎!?”
感受到身后窮追不舍的細絲,李允怒吼著。可惜,任憑他如何著急,燕云馨毫不為動。
“既然如此,那我們都別好過!”
似乎被逼急了,狼狽逃跑的李允腳步一頓,猛然轉過身來,滿臉猙獰的怒吼了一聲。
“真水之體!”
一時間,道道水流從附近的河流中被牽引出來,全部聚集到;了李允的四周,將其圍繞起來。
“”千水箭”
緊接著,李允變換了個手勢,水流瞬間變成一支支水晶般的利箭。
唰唰唰~
剎那間,數不勝數的利箭,向燕云馨傾射而去。見到這一幕,所有人的頭皮都是陣陣發麻。
“黑火奇盾”
看著襲來的水箭,燕云馨的俏臉上終于顯露出一絲凝重,他嬌喝一聲,從其體內冒出絲絲黑炎。火焰很快將燕云馨包裹起來,形成了一個薄薄的防護罩。
下一瞬間,成千上百支水箭雨,落在這個看似脆弱的黑色火焰罩上。
水與火的交鋒。使得燕云馨處于劣勢,畢竟水對于火太過克制了。在很多人眼中,這次燕云馨危險了。就連不遠處的蕭天,也是微微攥了攥拳頭,面色緊張的盯著燕云馨。
然而,伴隨著時間的流逝,那薄薄的黑火鎧甲,卻是依舊存在著,反而是源源不斷的水箭已經開始減少。
看著下方依舊存在的火鎧,李允咬了咬牙,繼續堅持著。他就不相信了,無論是境界還是屬性上,都占據優勢的自己,難道還打不過一個少女?
“百箭合一,射!”
又堅持了片刻,李允體內的靈力已經嚴重匱乏,但下方那薄薄的火鎧,卻是依舊完好無損。知道不能繼續等下去了,李允怒喝一聲,將自己的最終底牌釋放了出來。
一支巨大的水箭,在空中緩緩凝聚。而在釋放出這支巨型水箭后,李允直接暈倒在地。
他本來是火屬性的修行者,然而,因為真水宗最強大的幾種靈技都是水屬性的,李允只能水火同修。
雖說,這樣能讓他爆發出更強的實力。但水火不相容,所以,他每次施展完兩種屬性的靈技后,經脈都會受到嚴重的反噬。至少也要修養十多天,才能夠下床。
見到昏迷在地上的李允,燕云馨當即收了黑色火鎧。腳輕輕一點地,身影迅速的沖向李允。
“姑娘,得饒人處且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