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太后做主
- 重生之王爺請娶我
- 菱洲
- 3202字
- 2018-03-23 16:55:00
“孫兒拜見皇祖母!”
“嗯,蘭兒來啦,往常都不愿意見哀家的,今兒怎么這么晚還來看哀家呀?”
“這不難得來京一趟,可不得看看您嘛,這是孫兒應該做的,只是皇祖母一直在行宮,孫兒還是晚來了!”
蕭蕙蘭見到這個從小就懼怕的太后,內心不知要鼓足多大的勇氣才能讓太后同意救災民,只是一線希望也是需要爭取的。
“嗯,長大了,懂事了!”太后臉上露著琢磨不透的笑容,小聲的和蕭蕙蘭說著話。
“皇,皇祖母,其實孫兒今日來呢,也是有事求您!”
“說吧,你肯定不會無故來看哀家的。”
“不知今年旱災的事您老人家是否聽說?”
“是你父王讓你來的?”
太后一個犀利的眼神像是要生吞活剝了蕭蕙蘭似的,她不喜歡這些王爺太過親民,更不喜歡他們受到百姓的愛戴和擁護。
“父王早就走了,如今鎬京的情形他哪里知道?”
“你最近住在晉王府,那就是晉王的主意?”
“不不不,是孫兒的主意,孫兒在京這段時間見到了旱災所帶來的痛苦,百姓食不果腹,背井離鄉,如今又是瘟疫橫行,傷亡慘重,孫兒實在是看不下去這才求皇祖母做主!”
蕭蕙蘭知道當今太后是多疑之人,自己是孫子輩,又是女孩家,太后不會說什么;如果讓她疑心到任何王爺身上都是殺身之禍。
“那么蘭兒是怎么想的呢?”
“今天聽到有百姓建議減免賦稅,讓災民返鄉耕作,孫兒覺得甚有道理,眼下還有瘟疫,也要及時救治,不然蔓延到皇宮危及皇叔和皇祖母的身體該如何是好?”
“這些事皇上自有定奪,哪里需要哀家操心!”
“可是聽說皇叔身體不適幾日沒有上朝,昨天還有災民鬧到宮門口,被守門侍衛斬殺懸首級示眾,如今的百姓人人自危呀!”
“嗯,哀家知道了,蘭兒這么晚趕來想必也沒用膳吧,先去用膳,晚上早點休息,哀家自有打算!”
突然打斷了蕭蕙蘭準備的好多話,所有的獨白都抵擋不了內心的懼怕,轉身倒是覺得太后聽聞百姓的做法,想必會有作為的,奔波的身體和緊張的內心也松懈許多,便退出了太后寢殿。
太后早就知道旱災,也聽說了瘟疫,心里清楚皇上喜愛玩樂不想理會。自己躲到行宮也是想躲清靜,所以不知道發展到何種境地。目前公主來求救,自己也要好好考慮一番,皇上的皇位雖然已經坐穩,但若是有人乘機奪得民心對皇位就是威脅。
“拜見太后!”
“昨夜讓你去查得如何?”
“回稟太后,西亳王蕭函確實早已回了洛陽,蘭心公主在鎬京一直住在晉王府,聽說前段時間一直是她在施粥救民,這次瘟疫聽說好像也是她安排的!”
“她孤身一人哪里來的人力財力,這事沒這么簡單!”
“這正是奴才想說的了,據說蘭心公主是用的晉王蕭景辰的家宅侍衛,這錢財自然也是晉王府里的。只是聽說有這么一樁事,蘭心公主讓蕭景辰去找他的那些鎬京富家子弟的朋友們,讓這些人幫忙捐銀兩,說是蕭景辰若做不到她就賣了晉王府,晉王這些朋友聽說是公主的面子也就同意了,捐了將近萬兩銀子!”
“真的都用在救百姓的事情上了嗎?”
“用沒用上不清楚,可是那瘟疫藥方是太醫院開的良藥,就算代替藥材用下來也是大筆開資的!”
“看來不能小看這蕭景辰呀,和他母親一樣就會裝瘋賣傻,實則還是覬覦這皇位,只是打著蘭兒的旗號,不想招搖過市!”
“還有一事。”
“說!”
“聽聞西亳王蕭函在洛陽的呼聲很高,雖然那邊沒什么太大災情,但是也有難民逃過去的。這西亳王開倉放糧,還把自己府上的盡數幫助災民,如今圣上沒有做出任何的行動,難免讓他占了民心。此事太后不得不防呀!”
“這西亳王自幼懦弱,心地雖仁慈卻不得先皇喜歡,若不是生了個討喜的女兒,哪里有他洛陽的去處。雖不會有太大威脅,但總要是加以提醒的,等眼下境況過去,這些哀家都是不會放過的!”
“可是太后您忘了先皇臨死前你答應他的,絕不殺任何一位皇子,先皇這就是防著您呢!”
“答應先皇的哀家會信守承諾,可不殺又如何,活著不一定比死好過!擺駕,哀家回宮,宮門的事記得清掃干凈!”
“屬下明白!”
正午時分,一群侍衛匆匆的替換了宮門口的侍衛,并將守門的兩個和領頭的當著百姓的面殺掉。
“皇上有令,前天的事實乃宮門侍衛私自做主,如今圣上知曉便命臣帶領侍衛將所有人員替換下來,并取其肇事者性命以慰枉死災民的靈魂。前段時間皇上為災情之事煩惱夜不能寐,近日又突發瘟疫,皇上憂思過度已經臥病幾日,病情剛有好轉聽聞此事甚是憤怒,命在下一定給大家一個交代。皇上從沒有忘記過百姓,忘記先皇的囑托!”
百姓見狀雖有喜色,但是更多的是恐懼,短短幾日,皇宮門外,百姓的面前幾條生命血淋淋的死在眼前。
隨后太后的馬車就經過百姓面前,緩緩進了皇宮,簡單的儀仗,普通的馬車,再沒有百姓阻攔,也沒有百姓叫囂。只聽見車輪聲和馬蹄聲從耳邊漸行漸遠。
回到皇宮的太后聽聞皇上在勤政殿便直接移駕過去,殿內一片吵雜,有歡笑聲;有劃拳聲;有追趕聲;還有歌舞聲。太后下了轎攆,命人輕聲推開殿門,跨過門檻靜靜得看著眼前的狼藉與不堪。
“嗯哼!”
太后輕輕咳了一聲,不見有人發現,還在各自玩鬧,印公公走上前給正在哄鬧的皇上行了一個大禮。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印公公,許久不見呀!母后最近怎么樣,在行宮可算開心?”
“皇上!”
印公公用眼睛向皇上示了個意,皇上這才回過神來,醉眼惺忪得看不清不遠處的人,雙手揉了揉眼睛,這才看清是太后。殿內的其他人嚇得面目青紫,急忙跪在地上,把頭深深的埋在地上。
“母,母后,您老人家回來啦!不是說等炎暑天氣過去再回宮嗎,行宮四季如春,泡著溫泉多舒服,您怎么也不說一聲就回來了?”
“再不回來哀家怕再也回不來了!”
“母后這說的什么話?兒臣愚鈍。”
“你是愚鈍,這江山都快不保了,你還在這夜夜笙歌!”
“蕭家哪個子孫敢謀反?讓兒臣斬了他!”
“都撤下吧,這里是勤政殿,成何體統!”
衣衫不整的寵妃們;披頭散發的宮女們;發冠掉落的太監們都趕緊起身退出殿內,不敢抬頭看一眼太后,哪怕一個衣角可能都會帶著殺氣!
“皇上坐下準備擬旨!”
印公公慌忙收拾堆滿酒菜的書桌,騰出一塊地方來擦干凈,筆墨紙硯準備好。
皇上已經醉得拿不穩筆,眼里的紙硯都在不停地轉動,一個字還沒寫出來腦袋重重的磕在了案上,滿臉的墨水。這一磕倒也清醒大半,顫顫悠悠得寫完了圣旨,最后使勁全身力氣蓋上玉璽,沒來得及拿開玉璽便倚著桌子呼呼大睡。
“奉天承運,皇帝召曰,今南方大旱,又逢瘟疫,朕心甚憂。為百姓安居樂業,萬民有飯可食,并抵制瘟疫。酌命太醫出宮醫治,有疫者需留京查看;同時朝廷將開倉放糧,身體健康者會安排糧食返鄉勞作,并免除災情嚴重地區兩年賦稅,中度受災地區免除一年賦稅。欽此!”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等了許久的圣旨終于宣下,死的人讓人痛心,可活著的還要繼續活著,萬民需要的只是家里的溫飽,身體沒有疾病,如今終是得以解決。
此時的勤政殿已經收拾干凈齊整,幾位老臣正跪在皇上太后面前。
“都起來吧,如今哀家也顧不了這么多了,國家危難,幾位又都是皇上登基時擁護之人,還得請你們幫幫忙才行!”
“太后說的這是什么話,有什么盡管說就是!”
“今日這情形已然快沒有回旋的余地,哀家只能讓皇上下道圣旨開倉救助災民,免除事態嚴重化。”
“太后這么做是對的,只是國庫空虛,哪里來的這么多錢糧!”
“所以還請各位幫忙做主帶頭,每位家中都捐出些許來,解決燃眉之急!”
“太后,這開國庫解決的事,怎么找我們幾位呀,您倒是把面子做出去了,這回卻來找我們討錢財,前一陣子皇上不是還在修建嬪妃寢殿嗎?”
“先皇駕崩,新皇登基,宮殿翻修,國庫早已空虛,否則皇上也不會頻頻增加賦稅。如今這情形修葺之事也是早已停下,何鐘顯,何大人,皇上新納你的女兒入宮做貴人,賞賜宮殿一應不要,最近新修的也是你女兒所要求的吧?你們就說幫與不幫吧!”
“這……”
“幾位愛卿輔佐皇上登基,倘若皇位易主只怕幾位日子也是不好過;再者,新皇登基一年多來,群臣巴結也沒少有錢財收取,何況還有貪的呢?”
軟的不行就來硬的,沖著皇上面前的紅人這幾位也是撈了不少錢財,皇上無能這些人也不曾奮力勸阻,如果這棵大樹倒了,只怕他們自己包括家人也無安身立命之處,思考良久終于還是答應了,帶頭捐錢救國救民,其他人捐贈自然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