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江南來人
- 大越權相
- 疑惑半生
- 2303字
- 2018-04-16 01:56:45
不一會的功夫馬車就到了王府,聶尚和小蘭也整理了一下裝束下車。
管家告訴聶尚來人在書房,王爺正在陪著說話。聶尚想了想,燕云境內能讓父親陪著說話的人還真沒幾個。帶著疑惑兩人到了書房,聶從文正面色恭敬陪著一個老者說話。
見聶尚回來,聶從文招手示意聶尚過來:“尚兒,這是你叔爺爺,從江寧過來。”
聶尚恭敬的給對方行禮,想了想父親以前說過,六族一直通婚,幾家互相之間都有聯姻,在江寧的只有兩家,錢家和劉家。只是不知道這位叔爺爺是哪家的。
老者則慈祥的看著聶尚,左右打量,最后輕輕點了點頭說:“婉兒生了個好孩子啊,再過幾年肯定也向你一樣文武雙全。”
這么一夸,聶尚倒是有點不好意思。
說了會話,聶尚才知道來人是誰。錢真,商部尚書錢文的弟弟,按輩分算是聶尚的叔爺爺。此次來燕京一是送來剩下的五百萬兩銀子,二是留在燕京幫助聶尚。除了他本人以外,還帶來了幾個賬房先生。聶尚正愁著沒有合適的人手管帳,這也算解決了自己的一大麻煩。而且由錢家管帳皇上也放心,省的擔心聶尚年紀小亂花錢,畢竟這八百萬兩現銀可是整個六族能拿出來的大部分銀子了。
吃過飯后,幾人商議了一下,錢真就住在王府,王府離忠武軍比較近,取銀子也比較方便,若是聶尚要用銀子直接差人來王府取即可。如果有重要的事,錢真可以坐馬車去驛館。不過這樣兩邊跑聶尚覺得也不是長久之計,只是此時事情才剛開始,還不知道結果如何,所以也不好現在就提出自己要建一個府院,供眾人使用。只能等到時候真的事成之后才提比較合適。畢竟現在用的都是皇上的錢。
“叔爺爺,你們在江寧那邊做青樓生意嗎?”
錢真愣了一下,不禁有些擔心聶尚會和傳聞中的太子一樣……
見錢真神色,聶尚知道自己的話讓對方誤會了,只得解釋道:“叔爺爺別想歪了。只是建的商鋪之中設了青樓,但是整個燕京也找不到一個出名的紅牌,我怕到時候留不住那些才子們。”
錢真長舒了一口氣,只要聶尚不是太子那樣就行。六族因為十幾年前遼夏兩國的征戰,正值壯年的男子很多都戰死沙場,最嚴重的就是聶家父子三人戰死。現在在大越掌權的滿打滿算也不過幾人,還一直被文官系統擠兌,如果聶尚再跟太子一樣,那真是六族莫大的損失。不過又轉念一想,確實是自己多心了,能想出如此計策的人怎么可能會跟太子一樣沉迷女色。
“青樓生意也做,紅官人多的是,尚兒大可放心。”錢真笑笑說。
“叔爺爺,有沒有那種能向李師師一樣,到哪都能帶著一堆才子的花魁?”
錢真不禁笑道:“李師師那樣可是十幾年才出了這一個,尚兒也知道李師師?”
“尚兒小的時候,太子叔父帶我去看過一次。當日李師師從江寧到汴梁,聲勢浩大,還帶著幾個很出名的才子。所以尚兒想如果能有那樣的花魁來燕京,能省去我們許多力氣。”
錢真沉吟了一下,覺得聶尚說的也有道理。燕京收復至今已經十年左右,但一直文風不盛,此次計劃自己也了解各大概,如果真的能吸引一眾才子過來宣傳,對計劃也是有莫大的幫助。這個時代最能宣傳消息的除了行商就是愛逛青樓的那些才子們了,只要燕京城出現幾首佳作,很快就能通過各種渠道傳遍大江南北。
“這個我們來想辦法,暫時還沒有李師師那樣出名的,不過做生意嘛,只要多加宣傳,雖達不到李師師那樣的名聲,但是稍差一點點還是可以做到。”
“好,那此事就拜托叔爺爺了。對了尚兒還有一事擔心…..”
“尚兒擔心何事?”
聶尚就把前幾天歐陽克來找自己的事說了一遍,聶尚主要擔心的是一個燕京世家就能隨便拿出一百八十萬兩銀子,到時候若是事情真的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但是世家們如此有錢,不需要典當田地就能照搬聶尚的模式,那豈不是也算功虧一簣。
“尚兒多心,像歐陽家那樣的世家,整個大越也不超過十數….”李真笑笑說道。
“歐陽家這么厲害?”
“當年他們家可是大遼第一漢人世家,你說厲不厲害。雖說大遼滅國以后他們家勢力也被逐步的蠶食,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幾百萬兩銀子還是能拿的出來的。”
“父親沒有跟我說過…..”聶尚對著父親憨憨一笑說道。
“為父以為你看過卷宗都知道,所以就沒提別提起。”
“父親,歐陽家的卷宗里沒有這些…….”聶尚有些嚴肅的說。
聶從文瞬間變了變臉色,也知道聶尚話里的意思。錢真有些疑惑的看著父子二人,稍微想了想也明白了這件事代表著什么…..
“這些世家真是越來越無法無天了。”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錢真氣憤的說道。
“諜報司的密諜系統已經正在脫離了,再過段時間處理完瑣碎的事,尚兒便可以暗中接手,司天監就留給那些世家折騰吧。”聶從文微微的嘆了一口氣,事情的起因也是因為要保住忠武軍戰力,只得犧牲司天監,只是才幾年就發展到這個地步,作為以前自己的直屬衙門,聶從文還是流露出失望的情緒。
下午聶尚離開前去看了一下聶華家的母子三人,婦人病情已經好了很多,王府中不缺好大夫,更不缺珍貴的藥材。聶止聶戈兩兄弟也被聶尚送入學館學習,每日下學也不閑著,都在王府里做些雜事。
聶尚本意是想讓兄弟二人讀書致仕,不過聶止還好,但聶戈只要一看書必然睡著。兄弟二人對于讀書熱情都不大,特別喜好舞槍弄幫,每日做完雜事都央求著王府的侍衛教他們武功。婦人對此也毫無辦法,聶尚只是勸慰了幾句,商量著再讓兄弟倆讀一年書,如果實在不行到時候再讓他們學習武藝。
聶戈聽到能學武藝,就死活也不愿意再去學館了,只想學習武藝。聶尚最后想了想實在學不進去也不能強迫,于是便想帶聶戈去驛館找暗衛教他。聽小王爺同意弟弟學武,聶止也蠢蠢欲動,兄弟二人感情一直很深,極少分離,便也央求聶尚帶自己一起。婦人也知自己兩個兒子對于讀書實在沒有天賦,還不如學些功夫,到時候就算跟隨聶尚做事,也算有一技在手。
反正即使去了驛館,也有人教二人讀書習武,不會全部荒廢學業,聶尚便同意帶著兄弟二人。又吩咐管家好好照顧婦人,就帶著兄弟兩人和幾個賬房先生離開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