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50.好人不一定有好報
- 隨想生活
- 醉醒溫柔
- 682字
- 2019-06-30 08:18:00
好人不一定有好報。
很早以前我就發現了這一點。
其一切根源,我覺得就是好人不一定辦壞事。
很多看上去的好人,你會發現,往往很多壞事都是他們干的。
這不是說那些虛偽的人,那些陰險狡詐之人,而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別人嘴里常夸的好人。
是的,生活中有這么一群人,平日里簡直就是好人。你問問認識他的人,他們都會說,某某是個好人,他們也樂意愿意為某某發好人卡。
這就是一個好人!
如果你再多問一點。往往對這個好人的評價有很多的但是,但是……但是什么?這時,你就會發現一大堆問題,存在于這個好人身上的一大堆問題。
有個故事,說是一個和尚阻止一個殺豬的殺豬,殺豬的不愿。最后,殺豬的說,早上你叫我準時起來,或者我叫你起來,你給豬超度。這樣我每天就殺一頭豬。
和尚照做,殺豬的照做。
十年后,都死了。
和尚入地獄。
為何,因為和尚每天叫殺豬的起來殺生。
初心是好的,但是辦了壞事。
很多人都這樣。
好的初心不一定換來好的結果。
同樣的,好人不一定會辦好事,指不定辦的壞事更多。
不然,哪來的好心辦壞事。
也是,自以為辦了一大堆好事,其實辦了一大堆壞事,造了一大堆惡果。
最后,自己也必然自食其果。
惡果自嘗。
所以,好人不一定有好報,好人也有可能會有惡報。那些惡報都是好人在知道或者不知道的情況下造成的。
不怪別人。
所以,不要想著好人有好報,你可能以為自己是好人,可指不定你行的都是大奸大惡之事。
那么如何去評判好壞?影響我們評判好壞的因素大概有2點,1點是我們的立場。另一點是我們的知識結構。
立場不同,自然衡量標準就不同。所以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去理解,換位思考。
知識結構不同,那么我們的認知層次也不同。所以我們更要心存敬畏。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