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好奇心
- 失蹤法則
- 綠絲.
- 1098字
- 2018-06-22 16:28:50
好奇心促使曾磊留下來繼續觀察這個女記者的動向,他悄悄走近女記者身邊。此時,女記者的手機鈴聲突然響起,女記者拿出手機,快步走到墻邊,接聽手機。
曾磊躲在墻角,偷聽女記者講話。女記者急切地對著手機說:“我知道了,別說危險不危險了,我不在乎!這次我必須拿到一手資料!我管不了那么多了!我不能再等了,你根本理解不了,我在這行已經干了五個年頭了,你知道嗎?是默默無聞的五個年頭!……”女記者的情緒突然有些激動,惱怒地掛斷了手機。
曾磊聽到女記者的話,心中一顫,莫名的感到胸悶,好像此時有個力量很大的人突然捂住了他的嘴,似乎連呼吸都覺得困難且毫無還手之力。她多像自己啊!曾磊苦笑,她不就是女版的自己嗎?
曾磊預感到這個女記者也是為了調查連環失蹤案而來,且也和自己有著相同的目的——想借此案出人頭地!曾磊除了有這個私心,心里更多的還是想親自將這個案子查個水落石出,還被害人一個公道。愛憎分明的他,一向將罪犯視為仇敵。每當他想到罪犯惡意地對弱勢女性下手,就恨得牙根癢癢。他知道無論是綁架還是禁錮,都是對女性不可容忍的傷害,更何況背后還有可能有更大的陰謀或更嚴重的傷害。現在最緊迫的就是破案,找到真兇,才能制止犯罪。也只有嚴懲罪犯,才能守護公義。
曾磊深知自己真正要守護的是公義,即使暫時使用了不合規矩的手段,他也要去做。線人大龍的慘死,一度使曾磊迷茫和自責,是他心中永遠的痛,他要將這種痛銘刻于心底,打上烙印,負重前行!他發誓不會讓大龍枉死,一定會讓傷害大龍的人受到法律應有的制裁。對于他,辭職不是目的,是手段,是想盡快、方便破案的唯一捷徑。所以,他堅信辭職是他人生道路中最正確的選擇,沒有之一。
現在,曾磊一心想破案,除了緊盯著看起來絲毫沒有犯案理由的律師陳浩銘,他想不到還有什么辦法。也許終將會在陳浩銘身上發現一些線索,他樂觀并執著地這樣認為。
女記者躲在律師事務所門外,當她看到一位女士走進事務所之后,她便偷偷地跟在后面。過了一會兒,那位女士匆匆走出來,女記者也跟著走出來,并緊緊地跟在后面。
曾磊猜想女記者可能有了線索,所以他決定跟著女記者。
沒想到女記者卻跟著那位女士走進街角的一家咖啡廳。十分鐘之后,陳浩銘也走進來,在那位女士的對面坐下,二人相對交談。從兩個人的談話舉止,大概是在商討案件,這很有可能是一位新事主。二人相談將近一個小時,然后禮貌地握手告別。
女記者等二人走遠之后,失望地走出咖啡廳。曾磊看著女記者落寞的背影,不禁眉頭緊鎖,深感心痛。
失望常常和希望并存,卻總讓人感到意外和不堪。此時的曾磊就是這樣的感覺。他越急躁,事情就越沒有頭緒;他越想動腦,偏偏心里就像長滿了草;他越想鉆心思考,思緒就開始變得亂七八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