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無厘頭的引子
- 神級仙女系統
- 郁官
- 2043字
- 2018-02-20 23:25:50
縣令大人判詞說的氣勢驚人,頃刻之間俘獲了全村人的敬仰信賴,二十多名皂衣小吏押送李家人返回鎮上也有不少人跟隨觀望。
宋銀早就將家當都收到系統背包里了,想著遲早離開鳳鳴鎮,不如湊個熱鬧,便也跟了上去。
幾十個人浩浩蕩蕩往鎮子走,路上宋銀費心費力和村民搭話,終于鬧明白了李家人害人姓名的事情是如何敗露的。
當日宋銀被縣令拘招,老梁還帶了四個村民當人證,李家人誣告宋銀反被告,吃了個大癟。
而后宋銀完勝,如打了勝仗的大將軍般昂然而去,頓時叫同來當人證的心癢難耐,再加上平時沒少被楊辣子小便宜,便都七嘴八舌的說開了。
“大人!我們也有事稟告!”
縣令疲憊,腦袋不甚靈光,本想快快罷堂好去歇息,卻哪知告嘴村民嘴快,不等他回應就說出讓人震驚的話語。
“大人,我告李家人亂(x。x)倫!”
縣令和通判,乃至在場的所有人大腦都有片刻的空白。
那人接著道:“李冬青沒娶媳婦兒,家里又沒有別的女人,這李竹枝長的和他就像一個模子里刻出來似的,不是李冬青和楊辣子母子亂(x。x)倫,便是李冬青和李冬梅兄妹亂(x。x)倫!”
縣令和村正被這話炸得半晌反應不過來,卻又見另外三人瘋狂點頭,還有人補充。
“李竹枝都七八歲了,李冬梅現在都才十七八歲,七八年前李冬梅才十歲,兄妹……怕是不可能,我覺得還是母子……的可能性大一些。”
另外三人也連連點頭,“確實母子更有可能?!?
縣令趕忙向村正求證。
年邁的村正都傻眼了,怔怔到:“這……這事我不知道啊……斷然不會有這樣的事的……”
縣令見村正一副驚魂不定的模樣,頓時沉下臉來。
村正活了大半輩子,自然也懂察言觀色,立馬說道:“不過李冬青沒有娶妻,這么多年來也沒見他和哪家閨女兒有染,倒是冬梅……前些日子鬧了個事兒,也壞了名聲?!?
說罷,村正和另外四個村民,你一句我一句地,相互補充著說了那雞飛狗跳的一夜,說出了李冬梅和郭康的之間的貓膩。
縣令氣的冒煙,這樣敗壞民風的事觸及了他的底線,他心中的正義讓他當場做出的判決。
“李冬青不懂孝道,李楊氏為老不尊,母子茍合,有違人倫,按律當斬,以儆效尤,即日收監,秋后處決!”
“李冬梅不守婦道,與婚前失貞,與其親兄有染,不清不楚,不干不凈,敗壞風氣,即日收監,擇日溺斃!”
“李竹枝,奸(?O?)生之子,打入賤籍,收官發賣!”
判詞說完,對律法不甚明了的李家人便哭天喊地地哭起“冤枉”來。
縣令正想丟令簽,被哭得腦袋疼,當即怒道:“難道本官還污蔑你了不成?!”
楊辣子哭喊道:“大人,女子聲譽大于天,若是民婦真與兒子做了那腌臜事,那民婦自己一頭撞了柱子也就是了,哪里還有臉面活在這世上?”
當即有人叫嚷道:“那你怎么還不撞柱子?”
楊辣子充耳不聞,繼續嚎哭:“若是民婦背了這冤名,便是死了也會叫人戳著脊梁骨罵幾百年!大人真的冤枉民婦了!”
縣令冷聲喝道:“你道本官冤枉你,那你倒是解釋一下,你這和兒子一個模子似的孫子,不是你生的,難道還是你用泥巴捏出來的?你當你是變戲法兒的不成?”
縣令發難,村民起哄,李家哭喊,場面一度混亂又精彩。
縣衙變戲臺,哭喊之中,李家人終于透露李竹枝是李冬青和外村女子所生。
縣令和通判逼問再三,抽絲剝繭,剝洋蔥般順著話頭一個一個問題接連不斷地丟,當即就發現了李家人漏洞越來越大的遮掩。
“外村女子?哪個村的?哪家的?叫什么名字?”
說不上來,有貓膩,女子身份成謎。
“那女子和李冬青何時看對眼的?又是何時通(?皿?)奸的?為何生子還不補辦婚姻?為何從不現身?為何村人都沒見過?”
答不上來,有貓膩,這女子到底存不存在還有待考證。
縣令雖經驗不足,腦袋不太靈光,但勝在有個經驗豐富的通判,通判更是熟讀縣志傳說,善于思考。
兩人耳語一陣,隱隱發覺漏洞中的關鍵之處。
既然有個女子生了李竹枝,那為何這個女子不現身?是羞怯還是畏懼李家?
既然有個女子和李冬青做了行動上的夫妻,那為何李家人卻說不上女子的相關信息?是通(?皿?)奸還是強(?皿?)奸?似乎有待商榷。
既然有一個被強(?皿?)奸生子的女子,從不出現,是因為已經默默離開,還是因為已經遭遇了不幸,所以才無法出現?
無論這些猜測成不成立,李竹枝的存在都能證明李家的罪責,無論是母子茍合還是奸(?皿?)污女子,都是殺頭的大罪!
縣令整頓精神,收監審問,幾日后終于從四個人的說辭中找到詭異之處,終于確定了涉及人命的猜測。
這樣的事情一旦敗露,便能震驚鄉野,必須要處理好。
再加上縣令本就自以為是正義之士,不說自己是清官,但認定自己是個好官,因此十分賣力。
正因為這些原因,才有了縣令大人怒氣沖沖親下鄉的事情。
宋銀鬧明白了揭發案例的由頭,雖覺有些無厘頭,卻有只能感嘆——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
李家人七八年前作惡,七八年時間流逝,他們自己都忘記了曾經倒下的罪孽,心安理得的過著囂張的日子,然而七八年后的今時今日,照樣因為一些無厘頭的瑣事勾出過往真相。
該被懲罰的人終將被懲罰,天道輪回,善惡守恒,逃不掉的。
宋銀默默在心中發誓:不說做個好人,但求不做壞人;不說事事良善,但求無愧于心。
正說著,一群人已到了縣衙,大門開著,范通判急急忙忙地迎出來。
“大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