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千年溫養今朝現 龍淵潛藏同爐造
- 東游之呂祖純陽
- 煙波怪叟
- 2045字
- 2018-02-17 14:33:30
一劍封喉血無痕,劍心頓悟可通明。
手握四海戰蒼穹,縱橫江湖終不敗。
呂巖見得如此,不覺眼中大放豪光,探手一招將那柄法劍攥在手里,回身挽了一個劍花,直如火樹銀花,頗有些一劍在手天下我有的架勢。
再是將那法劍抱在懷里仔細端詳一陣,卻是越看越是喜愛,法劍通身玄黑,劍身三尺三寸三分,四鍔八面厚重無鋒,抬手顛了顛,竟是幾重百多斤。
調用先天真炁聚于靈目之上,細觀一下劍身之上隱見云氣翻騰,雙龍吐珠上下游走,直直延伸到劍格之上,劍頸上邊花紋繁復,卻是瞧著這劍首之上有五個圓孔卻不曉得有何用處。
只是呂巖翻來覆去遍尋各處,這法劍上怎么未見半分地煞禁制的痕跡,不應該啊真是不應該,既然沒有凝練地煞禁制,這法劍怎么會有如此靈性,又怎么會有這般威能。
一時之間呂巖有些呆愣,實在是不明所以,這可一點都不符合常理,而就在這時卻是忽的聽聞背后腳步聲連響,緊接著便是聽到一個蒼老的聲音驚咦出聲。
呂巖回過神來,扭頭一望卻正是那龜丞相,只聽他稍是沉吟開口說道:“咦,還真是好寶貝,只是瞧著這法劍怎么有些眼熟,到底是年紀大了精力有些不濟,且容我想一想吶!”
言罷那龜丞相也不待呂巖回話便陷入到了深思之中,似乎這法劍還真的有些來頭,而事情又頗為久遠,一時之間實在難以憶起。
滿心歡喜的呂巖聞言亦是難抑好奇之心,站在一旁靜待那龜丞相的下文,只是見得對方久不回話,他這心也是一直提在了那里。
場面一度有些沉寂,待得那龜丞相回過神來見得呂巖眼巴巴的盯著他,不由的手捻須髯呵呵一笑而后道:“老啦老啦,真是越發的不濟事了,一想到往日的錚錚歲月便有些走神,實在是讓小友見笑了啊!”
呂巖聞言連道豈敢,卻是見著那龜丞相回歸正題接著開口說道:“旁的皆是不論,小友真是好機緣吶,說起來這法劍也有些來歷,落在我龍族手中更是有些年頭了,只是這其中有些夾頭內情,久被蒙塵一直扔在這犄角旮旯里,這才讓小友你得了便宜啊!”
看樣子此事還真的有一番內情不足為外人倒也,牽扯到了一樁龍族辛密之事,也是得虧這龜丞相是西海龍宮的老人,更是恰逢其會這才知曉了些許隱秘。
原來千多年之前,中土神州之地,六國爭雄逐鹿天下,時有一人族巧匠以器入道,名喚歐冶子是也。
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盧,二曰純鈞,三曰勝邪,四曰魚腸,五曰巨闕,而廣有威名,而我龍族喜好結交四海好友,卻是機緣巧合之下有一位前輩與之相交甚篤。
時歐冶子應太昊氏后裔荊楚越王之命鑿茨山,泄其溪,取鐵英,雨師灑掃,雷公出橐,蛟龍捧爐,天帝裝炭,而作鐵劍三枚,一曰龍淵、二曰泰阿、三曰工布。
相傳寶劍煉成之時天上地下盡皆震動,天雷地火齊涌,其中之一劍曰龍淵深藏我龍族莫大隱秘,暗合天道至理,初初練便莫名沾染了一絲祖龍之氣,道不全言遭天妒,天機渺渺難捉摸,誰都沒有想到的是這龍淵劍竟直直遁入虛空隱沒難尋。
眾人皆驚不歡而散,只是其間不足為外人倒也的卻是同爐還有一柄以鐵心為基練就廢劍,我龍族蛟龍前輩一氣之下將這廢劍帶了回來,想從中窺見些許隱秘而不可得!
雖說后來輾轉流入到一些不死心的人手中,還精心煉制了這陰沉木劍匣以求可以培養一二靈性,奈何依舊無甚收獲,而這廢劍看起來灰不溜秋的很不起眼,又只是區區三尺凡鐵,久而久之便被人漸漸遺忘在了這里。
哪里想到不知不覺經過了這千多年的溫養,三尺凡鐵隱成道家劍胎,靈機充盈實在驚人,一朝現世而眾人驚。
此間隱秘皆是言明,一時呂巖和那龜丞相相對無言,尤其是呂巖握在手中這柄法劍,一個勁的直犯嘀咕,既是如此這可實在是有些為難了啊!
而在這時旁邊的那龜丞相卻是擺了擺手而后開口說道:“小友實在是有些著相了,吾輩修行之人卻是求取萬一生機,但求一番機緣在身,寶物有緣而得之,既然這法劍與小友有莫大的緣分,我龍宮也不是那么小氣,且予了小友便是!”
呂巖聞聽此言不覺喜上眉梢,肅容彎腰鄭重行了一禮,卻是連道愧領愧受,直言大恩以后不敢忘卻。
那龜丞相聞言卻是呵呵一笑,顯得不甚在意,顯然根本沒把呂巖的這些話放在心里,雖說他對呂巖很是欣賞,但是他的身份在那擺著,欣賞歸欣賞,以呂巖現在那么一點微末的修為還不被他看著眼里。
況且他也自有一番思量,說白了這法劍再是神異也不過區區法器罷了,而龍宮財大氣粗還真的不甚在意,而且其與那龍淵之地到底有沒有干礙尤還在兩可之間,況且一些大人物費盡心思尚是沒有從這法劍窺得些許隱秘,就當是投資一番結交于他罷!
不提那龜丞相心中的一番籌謀,單說呂巖擎著那法劍,滿心的歡喜實難壓抑,早將旁的全都拋在了腦后,對兵器架上的那些法器根本視而不見,想著趕快回歸靜室祭煉一番。
那龜丞相是何等的見識,早將呂巖那站立不寧的樣子看在了眼里,曬然一笑便引著呂巖退了出來,直惹得呂巖羞赧不已,雙雙拜別還家自是不提。
呂巖回歸靜室,屏退左右緊閉房門,抱著法劍盤坐蒲團,只是瞧著現在他這狀態可是不行啊,修行常作心如止水,乍喜乍怒之下極易走火。
如此呂巖心心念念間默誦清心咒法,心底波瀾漸是撫平,思緒流轉回想著今日之機緣,劍修一道博大精深,他可是聞名久矣,奈何一直無甚機緣,今日有幸得見,還的好生籌謀一番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