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還沒有找到,就到了畢業答辯的那天,本來在畢業答辯那天之前就要把設計報告先打印出來的,只是對答辯那幾天的情況估計不足,沒想到前面的幾天已經排滿了打印的隊伍,任流生去打印室排隊都要等一兩天才能排到,輪到的時候,已經是答辯當天。這就要求人們處理事情的時候,要有多種準備,不能只靠在一棵樹上,有些同學見到這種情況,就自己去學校外面找打印室,即使花的錢比學校的多不少,但至少不用這么焦急都排隊。
任流生是下午進行答辯,上午輪到他打印,出現了意料不到的問題,每次到任流生打印設計報告的時候,打印的那臺電腦程序就沒反應,不能操作,也沒有打印,只能重啟,別人的都沒事,就是任流生的報告打印時有問題,任流生試了幾次也不行,影響到打印室的打印速度,任流生也很不好意思,只能回到宿舍自己調整,找找打印不出來的原因。
然后再到打印室去試試能不能打印出來,結果還是不行,如此來回兩次,才發現是因為幾十頁的報告,插的背景圖文件太大,導致平常的電腦處理不過來而死機。也算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排這么久的隊才輪到自己,卻幾次三番打印不出來,任流生都有了無力感,不知道這個問題能不能解決,還好打印室的姐姐很熱心,也沒有不耐煩,最終幫任流生把設計報告打印出來。
為了打印設計報告,任流生那天早餐、午餐都沒有時間吃,打印好了,離答辯時間只有一個小時這樣,只能先去答辯教室等著,本來設計答辯是個鍛煉的機會,可以看看別人的設計作品,答辯過程,在輪到自己答辯的時候,可以借鑒一下,無奈任流生在打印設計報告的時候耽誤了很多時間,錯過了學習的機會。
其實今天任流生一直處于空前緊張的狀態,只有在一小段時間餓了一會,其它時間都沒有饑餓的感覺,或者是說沒時間去餓。越是臨近自己的答辯,就越緊張,任流生緊張時候臉紅的毛病還是有點明顯,別人一眼就能看出來。想著自己即將獨立面對六個老師對自己設計作品的提問,任流生的腦子在不斷想著看到自己的作品老師可能會有什么問題,該怎么回答才能不丟分。
輪到自己答辯的時候,其它同學幫忙把設計作品搬到了講臺上,任流生開始根據PPT講解自己的設計構思及想法,這個練習了挺多次,已經很熟悉,講解過程自然沒什么問題。輪到老師提問的時候,任流生應對幾個問題都回答得中規中矩,可能老師覺得任流生的設計沒什么新意,或者是一整天的答辯也累了,對任流生的提問次數比之前的學生少了一點。
任流生就這樣完成了畢業答辯,之前準備了這么久,其實結束的時候并沒有多少亮點。能在畢業答辯時一鳴驚人的很少,除非本來設計作品從立意構思階段已經開始有亮點,在老師的指導下不斷細心雕琢,到最后也許會發出璀璨的光芒。任流生也明白,很多事情到最后會發現,其實當初并沒有必要看得太重,結局發生較大改變的可能性很少,只是即使有一點點的可能,還是應該去抓住,正是因為那一點點的可能性,才會讓拼搏的生活變得更多彩。
答辯之后,就是等待畢業證發下來然后離校了,畢業的同學都知道離別的日子就在前面,沒剩幾天時間,學校已經規定了離校的最后期限。每個人都在處理自己的物品,有些書籍,打算不要的東西,在學校的道路邊擺著攤,一些電腦之類的,準備寄回家,宿舍樓下已經有很多物流公司在設點接收運輸物件。
這一路的情景都在預示著自己即將離開這個生活學習了四年的地方,以后能不能回來看看則很難說。僅二十三歲的人生經歷,其實并沒有在幾個地方呆過。就像六年的小學,三年的初中,三年的高中學校,到了這時候,又回去看過多少次呢。任流生是一次也沒有的,不是不方便,就是即使路過了,也只是在車上匆匆一瞥記憶中的校門,都沒有時間進去看看這些年有了哪些變化。雖然知道曾經的老師可能已經不在這里,只是在學校里畢竟還是能喚醒一些沉睡的回憶。
在學校規定離校日期的前天晚上,畢業生的宿舍樓像是突然炸開的窩,無比地熱烈起來。往樓下扔東西,男女相互大喊隔空對話,把難以訴說的離別之情發泄出來。往下扔得最多的是玻璃類的物品,跌落了散開一地碎片的聲音,讓人感覺到很像自己此刻破碎的心。宿舍的管理員和學校的老師有在下面看著,說著,只是也明白,走到這一天的畢業生大都是這樣的。
任流生沒有和他們一樣往下扔東西,一是性格使然,二是他還不是明天就要離校,他已經向學校申請了畢業生臨時住房,明天就搬過去,那是給在本城暫時找不到工作的學生臨時住宿用的,或者是備考研究生的住所。因為張英,任流生要把晉陽作為求職的第一站,畢竟他不想跟別人一樣,曾經卿卿我我的情侶,面臨畢業了就要分手的境地,他還希望兩個人能一起走得更遠。
這兩天陸陸續續送走了班里的同學,要走的人一個一個跟來送行的人擁抱、告別,最后認真看一眼同學四年的人吧,以后不知道何時還能再見,或許以后就見不到了。送走最后一個同班同學后,任流生一個人走回學校的路上,又是自己一個人了,這幾年期末離校,都是任流生最后一個人走,或者不走,而這幾天送走的人,下個學期就不會再回來,因為他們學習拼搏的地方已經從學校的象牙塔換到了社會的大染缸,以后的以后,是不是就會變了曾經模樣,既使相逢也認不出,多了滄桑,濕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