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伯恩的郵件
- 打撈激情
- 蔣三石
- 2487字
- 2019-11-12 14:52:27
演講晚會結束后,校長被教育局長叫住說:“那個美國教授來了兩天,每天只是一個翻譯來傳話,要急想見到艾婭,你還是明天安排一下吧。”
“好吧,我找艾婭說說,我覺得還是先跟她父母溝通一下,這個艾婭總是不按套路出牌,還是跟她父母說說看。”
“我覺得那個美國伯恩教授真是想把艾婭帶走,應該是想叫艾婭邊讀書邊在研究室寫論文,因為伯恩是哈佛大學的終身教授,又是美國國家數學研究室主管,這艾婭能跟他肯定前途無量。”
“我國幾所大學和一些數學研究院也都發來邀請函。不知她想去那里。”
……
宣化被吸進玉鼎,就失去了知覺,當他醒過來時,發現自已躺在馬路旁的花壇上,不遠處還躺著一個女人,宣化仔細一看,這女人競是藍園園。
而且藍園園旁邊還有倆個穿著花里胡哨衣服的年輕人,邊四下張望,邊伸手翻找著藍園園的衣兜。
宣化大吼一聲:“你們干嘛?”
他邊喊邊爬起來。
倆人聽到喊聲,先是一愣。
倆人觀望四周沒有什么人,就轉身對宣化吼:“別多管閑事。”
說著,倆人繼續翻找。
宣化自持練了幾十年的異術妖功,他只要把身上的衣服一罩,就把一個活人一下就隱身藏起來,就像舞臺上對藍園園的一罩,一個大活人馬上消失。
宣化自然不把倆個小偷放在眼里。
宣化解下衣服,向倆個小偷仍了過去,正常情況下,倆人應該馬上消失,然而,當衣服罩在倆人頭上,馬上就被扯了下來。
倆個小偷走過來三拳兩腳,就把宣打得四處找牙,宣化怎么也不明白,自已之前能隔山打牛的功夫突然不見了,原來運氣聚集丹田的感覺一下也全消失了。
他驚恐地感覺,自已的武功全沒有了。
宣化被打得頭青臉腫,身上的錢包也被倆個小偷擄走。
“難道我的功夫被舞臺下那個小姑娘廢了?”
宣化臉無血色,氣得口冒血腥味地咕嚕著。
……
伯恩幾次想見艾婭,終因艾婭出入無常和種種機緣錯過,國內幾所大學知道伯恩已經來了,便邀請來講課,伯恩見幾天沒事,便答應了幾個大學邀請,準備前往作短期講課,動身前,給二丫頭的一電子郵箱寫了一封信,在這信里,伯恩給二丫頭講了一個印度數學家拉馬努金的成長故事:
“……拉馬努金是一個杰出的數學家,他出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貧窮的印度,由于他偏科數學,沒能進入大學,他的數學才能幾乎被貧窮給埋沒了,在貧困潦倒中,他仍然有了成果,在24歲的時候成功發布了第一篇關于伯努利數性質的論文。
緊接著又發布了能精確計算圓周率的公式,在當時他做出的這些研究已經是非常先進,可印度缺乏良好的環境,即便發布論文,能看明白的人也沒有幾個,幸好他朋友勸他把自己的成果發給英國數學界。
正是這次嘗試,讓拉馬努金遇到了他一生的貴人,劍橋大學教授哈代,當時倆人的身份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哈代已經是非常有名的數學家,而他只是一個貧困的小職員。
他之前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發給幾個數學家,沒有人在意他的這些東西,可哈代卻看到了里面的價值,這里面有很多拉馬努金證明的公式、命題。
甚至不少東西哈代自己都看不明白,他與其他幾位數學家認可了拉瓦努金的能力,并極力邀請這位天才來劍橋。
雖然印度當時處在英國的殖民統治中,雙方的交流也有不少,可印度獨特的社會環境,影響了拉馬努金的發展。
他起初沒有能去劍橋,家庭的因素讓他無法脫身,他自己也沒有信心能在劍橋闖出一番事業,幸好哈代不愿意浪費這么一位天才,不僅找人幫忙解決了他的津貼問題,還托了一位同事找到拉馬努金,想盡辦法要讓他來到劍橋。
正是哈代的堅持,才成就了拉馬努金,在劍橋他與哈代合作,一邊學習著各種數學知識,一邊來展開自己的研究。
倆人在文化層面存在著巨大差距,拉馬努金甚至連什么叫做證明都不明白,可他們還是完成了很多偉大的研究,5年內成功發表了28篇論文著作。
這些成果震驚了國際數學界,哈代本人與拉馬努金一樣,都因此得到了國際數學界的推崇。
而拉馬努金的崛起更是令人非常震驚,他也因此走向了巔峰,在30初頭的時候就已經成為了英國皇家學會的會員,以及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的院士,這些都創造了印度的歷史。
與很多傳統的數學家不同,拉馬努金的思維并非常人能理解的,后來人們用跳躍性思維來概括他的特點。
他的數學研究中,有著不少大膽的猜想,這些猜想后來都被一一證明,有不少后來的數學家因為證明了他的猜想而一舉成名。
他在函數與質數多種領域都取得了重大的成果,為數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而他的研究,還在量子物理,計算機多個領域內被運用,可惜的是,在剛剛走上巔峰不到3年,拉馬努金就英年早逝,他的早逝對于數學界無疑是巨大的損失。
后來他得到了印度國內的極力推崇,并且被國際數學界認為是印度歷史上最偉大的數學家。
他也成為亞洲數學家們的標桿,數學家至今仍有兩項大獎是以他的名字來命名。
最重要的是,拉馬努金在死前留下了大量的筆記,上面有他很多的猜想,這些猜想一直到現在都在被人們研究。
他經常憑直覺導出公式,多年后全都被證實,他就是這么一位劍走偏鋒的數學大師。
不過我認為,拉馬努金一生都是一個悲劇,他生在了一個錯誤的時代,一個錯誤環境,他的導師兼好友哈代認為他的天賦能與歐拉相比。
可就這么一位出色的數學天才,大半輩子都生活在貧困與低潮中,還差點由于養家糊口,與數學擦肩而過。
他是為數不多沒有受過正經數學教育而成功的大師,而他在最好的年紀里面,都在為了生計奔波,偏偏又由于國家的因素,在這么早的年紀就去世,如果他沒有這么早離開世界,可能數學界還將有更多的新成果誕生。
拉馬努金影響了無數的數學家,他的成功,也讓印度的數學界產生了質的改變。
很多人看到拉馬努金留下的這些成果,不僅會想,如果他一直都能全身心投入到數學的研究,或許他的生涯會有很大的改變。
他是一位偉大的人,也是一位可憐的人,在國外成名之后,拉馬努金始終是心系祖國。
在他死前,正好就趕上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他沒有辦法回到國內,自己的身體也越來越糟。
印度國內對于損失了這么一位天才,也是感到非常后悔,這也讓他們開始重視起了數學研究。
拉馬努金也用自己的財產和成果,希望能幫助更多熱愛數學研究的人,避免他這樣的悲劇繼續發生,在他與學術界的努力下,印度的數學界也變得越來越好。”
伯恩最后寫道:“我不敢說我就是當年的哈代,但你確實有拉馬努金的才華,我不想你錯過數學這道門,我堅信你就是下一個拉馬努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