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東城外的某處。
一群衣衫襤褸,軀體干瘦邋遢的幸存者們躲在一片一片廢墟中。
他們頭發如同秋日的枯草,蓬亂不堪,雙目渾濁,一動不動,或躺,或坐,或躲,或臥,神情充滿了麻木,呆滯,就好像是一個個木頭人一般,生氣全無,麻木不仁。
旁邊的地上,一些面容扭曲,隱隱有著腐臭的氣息的尸體就那么橫七豎八地擺放著,沒有人理會它們,也沒有人看它們哪怕一眼。
地上的尸體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高有矮,各不相同,但是它們唯獨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肚子干癟,肚皮褶皺,就好像里面的五臟六腑已經被掏空,只剩下外面的一層皮肉……
那都是被餓死的……
任誰每天吃的東西都是一些樹皮,草葉,等一些沒有營養的東西,連續幾十天下來,也都會這樣。
而很快,剩下的活著的人也都會跟地上的尸體一樣,步上它們的后塵。
可以說,現在這些人已經是一群活死人了。
空有肉身活著,靈魂卻幾乎已經寂滅死亡。
“阿彌陀佛!”
一聲佛號響起,蘊含著慈悲之意的四個字響徹在眾多幸存者的耳中。
里面蘊含著一股溫和的感覺,聲音不大,卻令得眾多幸存者心中泛起了絲絲漣漪,他們眼睛微微轉動,似乎有了一絲生機,看向了聲音傳來的方向。
那是一個和尚!
一個同樣穿著破破爛爛,卻與眾不同的和尚!
和尚年紀并不大,大概二十多歲,眼神純凈如山頂最高處積雪融化后的水,清澈見底,又如剛剛出生的嬰兒一般,純凈地沒有一絲雜質。
破破爛爛,比乞丐的衣服還要破爛的看不清本來面目的衣服卻遮掩不住他那微黃中帶著瑩潤的皮膚,那是一種奇特的顏色,若是細看,還能夠發現這人全身上下無不散發著一種淡淡的黃金光芒。
這股光芒并不耀眼,也不灼人,反而給人一種宏大,威嚴,慈悲,溫和的感覺。
這是佛光!
只有身具佛性,修為不俗的佛門修煉者才能具有的異象。
當然,這群普通人自然不清楚,也幾乎都看不到。
他們靜靜地看著這個僧人,甚至連好奇的表情都懶得露出來。
“天地異變,眾生悲苦,貧僧凈明,身為佛門中人,特來普渡眾生。”
凈明和尚面容方正,額滿肩寬,雙手合十,腦袋微垂,神情平靜,好似天下間任何大事小事悲事喜事驚事恐事都不能也不會讓他動容。
正所謂天塌不驚,地陷不恐,便是如此了!
“這位施主,你可愿隨貧僧以后每日參禪禮佛,誦讀經文于青燈古佛之前?”
凈明和尚來到一個幸存者面前。
那人背靠著一塊石頭,餓的全身發軟,喉嚨沒有知覺,兩眼無神,呼吸微弱,幾乎就是出氣多進氣少了。
只是古怪的是,這和尚聲音不大,卻字字落到了他的心間。
“呃……大……大師救我……”
這人眼珠子轉了轉,不知道怎么的身體伸出涌出一股求生欲望,竭盡全力,喉嚨里發出微弱的聲音。
凈明微微一笑,伸出一根粗大卻不粗糙的手指,點在了這人的眉心。
一層淡淡的光芒從他手指上散發出來。
接著,這層光芒漸漸明亮,凝聚在他的指尖,如同一枚黃金寶石,散發著璀璨的金光,最終融入到那人眉心。
那人卻只覺得一股溫暖的力量自眉心傳到了身體各處,他的身體好似干渴了好久的沙漠一般,在瘋狂吞噬著那股力量,沒過多久,他便感覺到自己那一直僵硬無力的軀體久違的涌現出一股新的活力。
并且腦袋也是變得清明了起來,擺脫了剛才的渾渾噩噩。
他本能地一咕嚕爬起來,感受到身體內傳來的力量,肚子中的饑餓感似乎也暫時消失掉,然后便呆住了:
“等等……我這是……”
他頓時醒悟過來,跪拜在地:“謝謝大師,謝謝大師!”
抬頭看著這凈明和尚,怎么看怎么都有一種親切之感,有種想要親近的感覺。
“從今日以后,我便出家為僧,聽從大師吩咐,每日必將參禪禮佛,常伴青燈古佛之前!”
這人恭敬道。
“大善!”凈明和尚露出笑容,笑容淡淡,卻自有一種禪意。
“凈明大師,我也愿意成為和尚,求大師救我!”
“大師,我也愿意!”
“還有我!”
一時間,看到這一幕的人幾乎都清醒了過來,他們的眼中紛紛泛起希望的亮光,爭先恐后地說道。
“這是……天生佛心?!”
不遠處的蘇禪青看到了這一幕,他眼睛一瞇,瞳孔微縮,驚呼道。
他這還是首次這么失態!
人乃萬靈之長,而億億萬人之中,總有一些人與眾不同。
據說有一種人就生來便與佛有緣,具有一顆玲瓏剔透,充滿慈悲禪意的佛心。
這種人根骨資質可能不怎么樣,長相也不一定好壞,但是心境卻高深的可怕,而佛門雖然喜歡資質上佳之輩,卻更重心性修為。
而這樣的人,通常都被佛門僧眾稱為佛子!
佛子,天生的佛!
能以兩個字冠稱的人,自然不可能普通。
蘇禪青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前世中,就有一人,以短短十多年的時間內,凝聚了一顆無暇舍利,修煉到了人仙金丹的境界,聲傳整個修煉界,名聲大噪!
那人也有一個名字叫做凈明,顯然,兩人都是同一個人。
“貧僧凈明見過施主!”
凈明和尚顯然也早就發現了蘇禪青,等到蘇禪青靠近之后,這才對著蘇禪青一禮。
“大師客氣,在下蘇禪青。”
蘇禪青還了一禮,看了看在場眾多幸存者,接著說道:“大師身具慈悲心腸,我輩遠不及也,實在是慚愧,慚愧。”
他當然能夠看得出,這凈明和尚救這些人的同時,也有著其他目的,但這些人本就已經將要餓死,如今卻被救了過來,無論這和尚懷著怎樣的目的來做的這件事,至少也是一件積攢功德的好事。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蘇禪青對于這和尚還是挺有點敬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