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鄉臺,這里不分四季、不分晝夜,年年歲歲皆是相同景象。猶如人間的日落時分,盡頭的那抹紅,仿佛水染一般,由深至淺的變幻,生動卻又靜謐。
因整個幽冥籠罩著一層淡紫色的霧氣。幽冥的這一處高臺,被近似夕陽的景致映照,發間偶有悠風徐徐穿過,真是應了那句“幾度斜陽晚風清”。望鄉臺最似人間,名副其實。幽冥的美景有許多,我卻獨愛這里,故而央求姑姑將不遠處的浮夢閣做我的居所。
“自她走后,我便一直尋她。只可惜,我致死都不曾再見她一面,不知她現在身在何處。我不怕死,只怕錯過了這一世,也會錯過生生世世。”這又是一個為情所困的孤魂。
它本是押送到醧忘臺,飲下迷湯便可輪回轉世的,他卻偏偏不從。我手下的小鬼們正準備用鐵釘鐵錘將它牢牢釘在醧忘臺,強行將迷湯灌下。
幸而被我及時阻止,將它再次帶回望鄉臺,問它可有未了之事,不肯忘記前生。它才與我道出這前世的遺憾悔恨。
“佛理中所說的‘得失隨緣’,雖是以緣詮釋人生得失。擁有的更要加倍珍視,若有一天失去了,便不會如你這般悔恨。”我見他不解地望著我,又道:“若是有緣,縱使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終歸是要遇到。若是緣淺,像你這般戀戀不舍也是徒勞。如今你是悔恨大于對她的掛念呀!”
聽罷,它恍恍惚惚地點著頭道:“是啊,我是悔恨,即便是尋到她,我又有什么理由將她留下呢?她又怎么能相信我呢?傷了便是傷了,有那樣深的疤痕,怎會破鏡重圓呢。”
我同它一起望向它陽間的故鄉,與它淺笑道:“懂得憐惜,不再辜負,有情人終會遇到的。她會來尋你也說不定呢。”
它看著遠方,滿足地笑了,隨后跟著領路的小鬼到醧忘臺去了。
我仍望著此時陽間那一番盛世景象,悵然默念:“這世間紛繁,盛衰、生死、相逢別離、歡樂痛苦也不過是場輪回。雖是短暫,臨別時終是難以割舍的。”
我不知,不知是想讓他們看清這輪回幻境,從此免受輪回之苦好呢?還是勸說他們本分地輪回轉世好呢?畢竟那是一次重新開始人生的機會,并非三界眾生都有這樣的機會。
我正沉浸在自己的“胡思亂想”中,有道白色的光影進入我的視線。
它呆站在奈何橋與望鄉臺間的一處飛檐三角亭中。我正奇怪引路的小鬼們都哪去了?怎能讓一個野鬼在這里亂走?只得親自迎過去,再親自將它送到醧忘臺。
只余不到十步距離,我攔住它,喝道:“你膽子真大,敢擅自在這里游來蕩去的,仔細小鬼再將你押回十八重地獄受苦。”
它本是低著頭,黑發散散地垂著,看不出面容表情。見有人阻攔,身形頓住,良久才將頭抬起。一雙眸子暗淡無光、深如枯井,臉色蒼白,兩片薄唇緊緊抿著,毫無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