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2章 覲見趙王

  • 大秦第一卿
  • 亮已無計01
  • 5119字
  • 2018-05-03 02:16:50

第三十七章

使團里的三個人遠遠跟著甘羅,見大人有了危險,非但不覺心急,反倒暗暗稱贊甘羅的神機妙算。

他們不慌著沖上去營救,而是兩個人繼續小心翼翼地尾隨過去,同時另一個人立刻返回館驛通知章邯。

這一切都在甘羅的意料之中,趙王偃派了些人佯裝伙計混在館驛里找東西,但并沒有得逞,這樣一來的話,這些人自然而然會把注意打在甘羅的頭上。

至于他們找什么東西,甘羅之前也不很確定,他只知道自己身上隨時帶著兩樣東西,一把魚腸劍,一封國書,那么現在答案就很明顯了。

甘羅醒來時發現自己在一間民房里,斜陽透過窗戶照進來,屋子里倒也不算昏暗。

手腳被綁住了,連著身體一起被捆在床榻上,甘羅扭動身體試了試,發現自己幾乎動彈不得,于是放棄了掙扎。

門外的人聽見里面有了動靜,便走進來瞧了甘羅一眼,說道:“不要怕,我不會傷害你。”

甘羅淡然回答:“我知道。”

“哦?想不到你年紀不大,膽量到還不小。”

由于甘羅被綁在床榻上,他平躺著的目光便很難看見那人的模樣,甘羅斜著眼睛,想盡量嘗試用眼角的余光看看那個人,卻只能看見一個漆黑的側影。

那人笑了笑,直言不諱:“你不需要知道我是誰,我把你捉到這來,只是想找一樣東西而已。”

“找國書么?”甘羅說得也很干脆。

“對。”那人握著國書,放在甘羅的眼前,一副有恃無恐的模樣。

“誰派你來的,是趙王嗎?”

那人答得很狂妄:“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甘羅哼了一聲,說道:“國書乃兩國邦交聯合之用,對于一般人毫無價值,甚至還可能引來殺身之禍,不是趙王派你來的,還能是誰?”

“這你就錯了。”那人笑道:“你所說的殺身之禍完全不存在,因為我可以立即毀了它,沒有人知道是我干的。但是對于你,甘羅使者,秦王委重任與你,你卻丟失國書失敗而回,你將如何?”

言及此處,這一切便與甘羅所料相差無幾。

趙偃一日奪不到國書,一日不會召見,至于原因,想來必是為了給自己施加壓力,好在外交談判時有更多的籌碼,而最直接的,是想借此試探出自己出使趙國的真實目的。

畢竟秦國要聯合趙共伐匈奴這件事有點牽強,因為以秦國的實力完全不需要這么做,這一點天下皆知,秦趙長平一戰后斷交十幾年,突然派使臣來訪,怎讓人不起疑心?

甘羅心知失去國書意義重大,若此刻表現得毫不在乎,那便是告訴趙偃國書之上全是幌子,若表現得過于在乎,卻又有欲蓋彌彰之嫌。

甘羅微微嘆氣,反唇相譏道:“想不到趙王一國之君,竟也派你作此卑劣之事,若要拒絕秦趙聯合一事,不妨當面說清楚,何苦要來奪國書呢。”

“嘖嘖嘖……”那人將國書收回懷中,戲謔道:“你為什么一定認為是大王派我來的呢,難道...我就不可以是為了自己?”

“為了自己?”

“難道你忘了你在竹城里所做之事么?我這么做,只是為了替城主報仇而已。”

甘羅的內心在一陣短暫的驚疑過后,便很快地反應過來,他在撒謊,如果他真是竹城之人,一定會不惜性命地殺了自己,不會僅僅是奪取國書。

更重要的是,在涉城城尉射殺前來尋仇之人過后,竹城剩下的那些人應該已經打消了復仇的念頭,畢竟,他們也都是在竹城安居多年,有妻有子之人,當不會再來無辜枉死。

所以,這個人一定是趙王派來的!

片刻安靜之后,甘羅冷冷一笑,故意反問道:“既是為趙攸報仇而來,何不殺了我?盜我國書,無非想要我身敗名裂,但我告訴你,我此番使趙,國書只是其次,我身為秦使,當在趙王面前陳詞利弊,曉以大義,豈能因丟失國書而受辱于趙王!”

“使者如此臨危不懼,慷慨激昂,倒讓我好生佩服。”那人泰然笑到,顯得很是鎮定。他一邊說話,一邊從懷里取出了另一樣東西,亮在了甘羅眼前,繼續說道:“罷了罷了,我也無意與你爭辯什么,只是方才我從你身上搜出來另一樣東西,令我極是驚奇,此物你究竟從何得來?。”

那是...魚腸劍!

甘羅聽此人話中之意認得魚腸劍,必是與公羊恒有所關聯,后背不由得滾過一陣寒意。

略作思忖過后,甘羅說到:“此物乃君侯相贈。”

“你所言之君侯,可是秦之相國呂不韋?”

“正是。”

“哈哈哈哈!”那人一陣狂笑,說道:“這魚腸劍分明是公羊恒之物,公羊恒為救燕丹身死河水,怎就成了呂不韋贈你之物了?”

甘羅滿是不屑地說到:“公羊恒身死之后,這把劍被兵卒呈與君侯,君侯再贈于我,如此而已。”

那人沉吟片刻,似乎是相信了甘羅的話,隨走出幾步將魚腸劍放在桌上,準備離開房間。

“此物乃不祥之物,使者還是不用為妙哇。”

甘羅喊到:“你既已得到國書,還不放了我!若我有個三長兩短,你趙國兵連禍結之日不遠矣!”

那人未停下腳步,反倒昂揚笑意:“你的手下不是一直跟著我們么,你可以讓他們進來救你了。”

聽到此話,潛伏在屋梁上的章邯及三個手下,還有屋內被縛的甘羅,皆是心頭一驚,這人...竟有如此之高的洞察力嗎?!

章邯暗暗觀察這人,見其步伐輕盈如風,笑聲朗朗,身上所背的那把劍雖藏于鞘中,卻滿帶剛烈之氣呼之欲出,料想定是個絕頂高手,否則,也不會明知有人暗中保護甘羅,還敢堂而皇之一人出手將其擄走了。

雖知是強敵,章邯卻更加血脈噴張,躍躍欲試。

“你們去救少庶子,我來攔住他!”

章邯吩咐過后,隨身型縱躍而起,從屋頂上極速跳下,提劍迎敵。

那人頭戴陰陽面具,一身闊袍長襟靈動飄逸,仿若出塵之姿。此刻見章邯前來攔住去路,樣貌平平,年紀不大,他竟不禁狂笑幾聲。

“小輩不知天高地厚,竟敢攔本尊道路,也好,就讓本尊指點你兩招吧!”

電光火石之間,章邯借下墜之力直刺而來,劍氣如嘯。

那人閃躲幾步,身形飄忽不定,讓章邯空有一身氣力卻無法近身,如同重拳打在棉花上一般。

未幾,那人拔劍出竅,為湛青云紋之案,劍刃幽若秋霜,劍芒激蕩,不可逼視。

章邯劍譜籍名,非泛泛之輩,見此劍之狀,腦海里迅速閃過劍譜上的一個名字。

承影劍!!!

愈是強敵,對于章邯來說,愈是興奮。

那人揮舞承影,劍法如青蛇吐信,嘶嘶破風,又如游龍穿梭,行走四身,時而輕盈如燕,點劍而起,時而驟如閃電,落葉紛崩。

繞是章邯全神應對,卻是無法阻止迅速坍塌的頹敗之勢。

十合之后,那人已徜徉而去,留下章邯一人怔怔地望著眼前的落葉,那一片片被劍氣撕裂成無數片的落葉。

此時此刻,那個自信要與天下豪杰一較高下的章邯,內心竟閃過一絲無法遏制的怯意。

第三十八章

趙宮大殿內,郭開手捧一卷國書,一臉興奮地向趙偃走去。

“大王,東西到手了!”

趙偃接過國書翻卷查看,卻是比郭開平靜許多。

“沒傷到那個小子吧?”

“連一根頭發都沒傷他的!”郭開回道。

“如此便好。”趙偃笑了笑,轉身坐回王位之上,郭開跟了過去,跪坐在趙偃的身邊。

兩人一齊觀閱國書上的文字,見其上書曰:

秦趙兩國同宗同源,寡人贏姓趙氏,汝亦然也,今義渠反叛,勾結匈奴犯進中土,令黎民無歸百姓荼毒,實為大患。趙境千里,亦受匈奴之苦久矣,幸得牧強兵以據,然匈奴賊心不死,實非長久之計。寡人欲與趙盟,北擊塞外共討匈奴,使異族不敢窺測中原也。他日聯軍橫掃賊境,所得城池可均分之,寡人誠心以待,必不負盟約也。

趙偃閱畢,隨將國書合攏,嘴角勾起一絲笑意。

“大王何故發笑?”郭開問到。

趙偃回道:“他一個傀儡君王還有心思北擊匈奴?真是笑話,依寡人看吶,這國書不像是他秦王寫的,倒像是呂不韋寫的。”

“有理!極是有理!”郭開拍馬屁道,一副眉飛色舞地模樣,“依大王之見,這國書所言之事,我們允還是不允?”

趙偃拍了拍郭開的肩膀,輕描淡寫地說到:“寡人不需要這么早做決定,反正寡人還沒召見那小子,不妨聽聽那小子還有何說辭,到時再做決定亦未嘗不可。”

“聽說那小子油嘴滑舌得很,大王可不能被他誆騙進去。”郭開建議到。

趙偃自信地笑了兩聲道:“寡人召見他豈是要聽他誆騙之辭,你當真以為寡人派你奪這國書來,僅僅是為了給他難堪或是一個下馬威么?”

“莫非...大王還有別的用意?”郭開瞪大眼睛問到。

趙偃拾起桌案上的國書扔進火盆里,很快,那一卷白帛黑字、印有秦王璽印的國書便化作灰燼。

“為使者丟失國書,本是大罪,若功敗而回,他甘羅在秦國將再無立錐之地,所以,那小子與寡人談判之時已處于勢弱一方,寡人亦可在這場所謂的秦趙聯盟里獲得最大的利益。”

郭開眼神一亮,大喜道:“大王英明!”

——————————

邯鄲城的館驛里,甘羅正在和大家秘密地商量事情。

甘羅失算了,他本以為故意引人上鉤,借有人搶奪國書一事求見趙王,趙王便沒理由再推脫不見。

好在這幾日宮門外的苦等沒有白費,在趙偃把注意力放在甘羅和國書身上之時,使團的其他人已經打點好了去往燕地的各處關節。

“張大人出發了嗎?”甘羅問到。

某個隨從回稟:“侯爺的親筆密函、各處關隘的通關碟令、馬匹錢財這些都沒有問題,張大人已于昨日午時出城,估計此時已經到了巨鹿附近。”

甘羅粗略一算,欣慰道:“巨鹿離燕地只三百里,但愿張大人不會出什么意外。若是他走到快,最多再隔兩日便可抵達燕地,那時我們也算不辜負大王信任和侯爺所托了。”

隨從又道:“這是自然,少庶子不惜以身犯險給我們提供機會,咱們哪能不把事情辦好呢。只是少庶子啊,如今國書真的丟了,咱們該如何進行下一步?”

甘羅凝神細思一陣,說道:“計劃不變,明日一早我再去宮門外求見。”

這話說的平平淡淡,卻是在各個隨從中間激蕩起一陣不小的波瀾。

“可是...我們沒有國書啊,少庶子,若是趙王以此要挾為難我們,那可如何是好?”隨從們皆是把心糾緊,又驚又怕的問到。

甘羅深呼吸一口,隨后道:“不急,我自有妙計。”

使團眾人心懷忐忑地過了一天,于翌日辰時,甘羅便帶了章邯及兩個隨從進宮求見趙王。

和前幾日不一樣,甘羅此次來到宮門前,一掃曾經的溫和態度,極是氣憤地向宮門的侍衛責問道:“本使苦侯幾日,趙王拒不見我,究竟是何緣故!”

侍衛回道:“貴使稍候,讓我再去向大王稟報。”

“稍候、稍候!本使進邯鄲城已有八日,他趙王不盡國君接待之儀也就罷了,今日若再不見本使,他日匈奴坐大,趙國必將自食惡果!”

侍衛見甘羅氣得厲害,便悻悻答道:“貴使所言極是,前些時日確實大王政務繁忙,以致怠慢了貴使,望請見諒。”

“少說這些客套話,本使聽著虛偽得緊。你可知本使在此耽擱幾日,竟被賊人奪了國書,本使現在便要進宮面見趙王要個說法,你等休要攔我!”

甘羅怒氣沖沖地吼到,那侍衛心知個中原因,佯裝大驚之色,說到:“竟有此等事?!”

“你當本使會拿國書開玩笑嗎!”

侍衛睜大雙眼,回道:“國書被奪非同小可,大王此刻正于大殿議政,我現在便帶你們前去面見大王!”

甘羅哼了一聲,大步流星地跨進宮門,在侍衛的帶領下來到大殿之外。

侍衛飛快地走上臺階,向門外的執事太監耳語幾句,執事太監會意,便碎步進得殿內,向趙王奏報此事。

這一切都是趙王安排好的,此刻等到甘羅前來,便欣然一笑,吩咐道:“讓他進來。”

執事太監得令,退出殿外高呼:“宣秦使甘羅進殿!”

甘羅四人昂首進殿,不待趙王客套兩句,便是一臉怒氣地說到:“趙王果真政務繁忙,若非本使國書被盜,想來是見不到趙王一面了吧!”

殿中臣子見甘羅無禮,隨反唇相譏:“黃口小兒口無遮攔,大王日理萬機讓你等候些時日又如何!你國書丟便丟了,那是你自己保護不當,豈敢斥責我們大王?!”

甘羅鄙了一眼群臣,說道:“聽你們的口氣,似乎一點不覺得本使丟了國書很奇怪嘛,莫非...奪我國書的賊人就是你們安排的!”

“大膽!”

一個濃眉大眼的武將站出來沖甘羅吼到,一副兇神惡煞要宰了甘羅的模樣:“大殿內豈容你大放厥詞!”

趙王見狀,便開口勸道:“愛卿勿要動怒,也請甘羅使者莫要冤枉了好人,寡人治下的王都之內,竟有人敢搶奪國書實在可惡,請容寡人幾日時間,寡人定會給使者一個交代。”

甘羅冷笑一聲,說道:“交代是必須要給的,不過我今日前來是要與趙王商議國事的!”

趙王佯裝不知情,問到:“是何國事?”

甘羅上前幾步奏道:“秦趙結盟攻打匈奴的國事!”

此話一出,殿內一片嘩然。

趙王和郭開雖然提前知道了此事,但其他大臣卻不知曉,這些人平素對秦國本就懷有敵意,此番聽到秦趙結盟四字,心中自是氣惱。

“秦人野心天下皆知,多年來征伐不斷,侵列國數千里地,斬首百萬,乃列國之公敵也!現在虛與委蛇要與我趙國結盟,其心叵測也!”

“楊大人所言極是!當年秦楚共約盟好,僅僅三年之期,秦國便攻打漢水...”

一時之間,群臣議論紛紛,不停地指責秦國當年的‘不義之事’。

喧嘩之中,甘羅牟足氣勢厲聲一喝:“住嘴!”

群臣皆是一愣,稍稍靜了片刻,便又罵道:“莫非我們說得不對么,秦乃虎狼之國,諒你如何狡辯也休想掩過去!”

甘羅慷慨激昂道:“列國互相共伐已有數百年,韓、魏三家分晉你們只字不提,趙滅代、中山二國只字不提,趙齊攻打燕國連下二十余城你們仍是只字不提,你們有什么資格指責我秦國!”

此話一出,殿內群臣頓時鴉雀無聲,甘羅掃了群臣一眼,又道:“我道大殿之內應有明士,知曉匈奴異族犯境實是心頭大患,豈料你們目光如此短淺,可笑啊可笑!”

趙王眉目一凝,神色肅然:“使者如此痛陳利害,寡人已明白個中道理,不過眼下無國書為憑,秦又曾多次與盟國反目,寡人豈能輕信你一人之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安县| 凌源市| 武城县| 固始县| 景洪市| 马山县| 石首市| 红安县| 桦甸市| 五原县| 贡山| 蒙阴县| 边坝县| 三门峡市| 霍林郭勒市| 克拉玛依市| 凉山| 清镇市| 平遥县| 宾阳县| 汉中市| 山西省| 鄂托克旗| 盱眙县| 阳春市| 凤冈县| 龙陵县| 阿拉善盟| 宁海县| 五台县| 格尔木市| 越西县| 黄石市| 海兴县| 当雄县| 灌南县| 沈丘县| 义乌市| 阿拉善左旗| 天长市| 曲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