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4.談談教育理念
- 女兒信札
- 燕如來
- 1658字
- 2022-05-16 23:35:54
今天晚上,爸爸媽媽又起沖突了,我訓斥了媽媽幾句,媽媽默默無言,把自己關在臥室里面去了。
爸爸媽媽結婚這么多年,吵架的次數很少,幾乎沒有紅過臉,兩只手都能數過來。沒想到你上小學之后,因為你的教育,我們倆經常起沖突。
今晚的沖突,也是關于你的教育。
放學之后,媽媽就陪著你寫作業。媽媽陪你寫作業有個特點,力求完美,什么都要管,都要做到位,管的太細:坐姿,書寫,筆畫……什么有錯立馬就會提出,讓你改。對于這種輔導方式,爸爸并不贊同。處處挑錯,對你的情緒是種打擊,帶著情緒寫作業,效果不可能好。尤其是做數學作業的時候,時時打斷,對你的思路是種極大的干擾。指出錯誤以后,還夾雜著呵斥,責怪,翻舊賬,和同學比較等等內容的言語,整個房間都是媽媽的喋喋不休。整個過程持續兩個小時,中間還不允許休息,涂涂改改修修補補終于做完了,你抽頭喪氣,媽媽氣的不行,有時候還哭哭啼啼,情緒崩潰。
今晚你做完之后,媽媽和同學的媽媽交流之后,看到別人的作業,直接罵人了,說你不爭氣,說父母一天這么辛苦是為了誰……爸爸聽不下去了,就訓斥了媽媽幾句,讓你收拾了書包。
爸爸輔導作業,和媽媽完全不同。給你空間,你先做,做完了我檢查,有錯誤我指出,你再改正。對于書寫,格式,筆畫,爸爸并不是很在意,不要求完美,完成就行了。我倆做作業,順順利利,快快樂樂就完事了。和媽媽輔導作業正好相反。
寫的不規范,出錯,在媽媽看來,就是不認真,不誠實,偷工減料,偷奸?;?,應付了事。爸爸認為,是正常,屬于可以接受的范圍。
如上場景,不止一次。今天晚上,我也做了反思。拋開太多細節,這其實就是理念不同。
在我看來,孩子的學習不止是分數,課內的東西掌握了,達標就可以了。不要死磕課本學習,過度追求分數。學校也起這樣要求的,學校內掌握知識點就可以。孩子的教育在課外,學習三字經,讀繪本,學習科學,聽故事,練習書法,自己做手工,約小朋友玩,小區戶外活動……這些都是很重要的。
我踐行的是素質教育,以目前的情況來說,還是比較成功的。閱讀量很大,聽的故事也很多,遠遠超過了同齡人。畫畫也學習了四年了,技法上還談不上,不過興趣愛好也算是培養了。其他的電影也看了不少,沒了周末出去玩,去了不少地方,見識也廣泛。
寫作文,技巧先不說,也能寫的出來,不像很多孩子怕寫作文,對她來說很簡單。表達很清楚,思考也很有邏輯,闡述問題也能說明白。和小朋友玩耍,交際也沒有問題。能察言觀色,也能保守秘密,有自己的小九九,小算盤,小心機。心理健康,幽默樂觀,都挺好。
在個體上,我還不夠尊重她,對話上不平等,我經常命令她,要求她干什么干什么,沒有照顧考慮她的感受,很多時候忽略了她的小情緒,這點要注意。我是將她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來看待的。
媽媽還是應試教育的那一套東西,老傳統。注意細節,力求完美。不合格,做不好,就會聲嘶力竭訓斥,生氣叫嚷。考試完分數不好就焦慮,老師說上課走神就焦慮,罵孩子,指責孩子,拿別人孩子與自己孩子比較……不知道用科學的手段來輔導,高要求硬指標蠻干。
媽媽可能覺得,孩子不是個體,是附庸,是機器人……必須完美。
我突然記起一個細節,你還在幼兒園的時候,你經常喊爸爸媽媽的名字,或者外號,或者你隨意起的,比如胖子等……媽媽就訓斥過你,說你沒禮貌,不尊重人等。其實,對父母直呼其名在國外很普遍,喊代稱外號和昵稱也沒區別,那個年紀的你只是覺得好玩,并不會想到其他。所謂的尊重,沒禮貌,你那里懂這些詞!
用成人的世界俯視孩子,觀察孩子的世界,可能到處都是缺陷,問題,不完美……用孩子的眼睛看大人,可笑,不解,委屈,難過,有何嘗不是……
輔導作業時,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那就放手,讓孩子自己來做作業。其實實踐了半年多,也沒有太大問題,孩子自己一個人,可以完成。除了書寫問題,粗心大意有錯題,其他還好。錯誤,誰沒有?
學會當裁判,控制時間做完后批改作業,指出錯誤,讓她自己修改。記住錯誤不能再犯,學會用錯題本將錯誤記下來。
允許孩子犯錯,承認孩子會犯錯,也是父母的成長。
作為父母,不要急!養分足了,小樹自然會成長,只是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