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到此算是先告一段落了。
整個故事的發(fā)展,是按照主角趙羽銘的心理成長做為暗線的,這一部分主要寫的是趙羽銘少年時期的經(jīng)歷,以及他經(jīng)歷的各種事情對他整個人格的塑造。
從一開始趙羽銘年幼父母雙雙遇害,但是他年紀尚小又從小生活在一個相對安逸的環(huán)境,不太懂這種仇恨的感覺。
然后到了王家,起初李無雙對趙羽銘分外照顧,讓趙羽銘將李無雙當做自己的母親一樣,趙羽銘原本是有忘記親身父母的仇恨,從此認李無雙為母親,過上如從前一樣安逸的生活的機會的。
很明顯這樣的機會李無雙沒有察覺到,趙羽銘也沒有把握住,所以才有了后來的故事。
李無雙王致遠是江湖豪杰,親生兒子王華英又是少年老成,一切不用他們多過操心,現(xiàn)在忽然多了個與自己親生兒子截然不同的趙羽銘出來,他們哪里懂的趙羽銘心中的需求。
只覺得趙羽銘是自己結拜兄弟的兒子,應當是當做自己孩子一樣照顧,所以李無雙一直是怎么對待王華英就怎么對待趙羽銘的。
但是我們知道王華英與趙羽銘不同,他有一種不屬于他年紀的成熟,這也導致了他其實不需要李無雙過多的關心他,于是李無雙由此及彼,也沒有給趙羽銘過多的關心呵護,這在趙羽銘眼中,卻跟從前有了極大的不同,讓他開始有了一種抵觸的情緒。
再到后來,趙羽銘在王家呆了一段時間,小孩子爭寵攀比的心態(tài)嚴重這是很常見的事情,偏偏王華英又過于優(yōu)秀,這一直是趙羽銘的心結,自己是比不過王華英的。
而李無雙始終是在二人之間均衡,但是在趙羽銘眼中,卻不是如此,所以在趙羽銘的心里已經(jīng)是帶上了不好的心態(tài)和情緒。
加上此時趙羽銘的年紀大了一些,懂了自己始終是姓趙而非姓王,這種事情雖然從未有人提及,但是當他開始在心中與王華英較勁的時候,他會自己將這些事情摻加到自己的情緒之中,所以在他看來李無雙始終待他是比不上王華英的。
直到后來這種負面情緒一直圍繞著趙羽銘,導致他趙羽銘比武好勝心,表現(xiàn)心過強,試圖用比王華英更好的表現(xiàn)來讓自己在別人眼中更有存在感。
這就導致了王華英分明是讓著他,他卻不收手,失手傷人,李無雙心中原本是對趙羽銘十分看重的,但是趙羽銘的表現(xiàn)讓她太過失望,所以懲罰了他。
這卻成為了擊潰趙羽銘心里防線的最后一擊,小孩子的心思就是這么簡單,既然你如此懲罰我,又對我漠不關心,那你就是厭惡我,所以這導致了后來趙羽銘的出走。
以及后來趙羽銘出走之后,始終未能在江湖之中交到幾個朋友,一切的根源應該都是在李無雙對他的態(tài)度之上,從來都比不過王華英的他,加上自己總覺得李無雙不看重自己,讓他內(nèi)心之中始終有一種莫名的自卑,所以導致了趙羽銘不善言辭,不愿交流,對人冷漠的性格。
再加上江湖之中的仇殺,對趙羽銘的逼迫,所有的負面強行匯集在了趙羽銘的眼前,要知道此時他還是一個十多歲的小孩子,于是這種情緒始終伴隨著他的成長,又為了逃避在李無雙身上得到的失落,趙羽銘的內(nèi)心開始變得將自己親生父母的仇恨更為看重,一步步讓仇恨占據(jù)了他的心。
直到青城山上,趙羽銘一戰(zhàn)成名,終于是讓他壓抑多年的情緒得到了一個小的爆發(fā),所以從那里開始,他的性格開始有了第二次慢慢的轉變,開始覺得孤獨,找不到生存的意義,看不清這個世界與自己的關系。
也是因此當他看到了與自己處境相仿的小貓還有雷賢的時候,他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想要與他們接近,因為在潛意識之中,小貓,雷賢才是他的同伴,跟他同一類的人。
當他在這些人的身上找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歸屬感之后,他的性格開始有了第三次轉變,趙羽銘開始懂得犧牲自己,開始明白珍惜別人,于是到了后面趙羽銘為了小貓,開始明白什么叫做心痛,開始懂了失去是什么樣的感覺,這也是他為了小貓不惜同比自己強大的敵人動手的原因。
可以說小貓的出現(xiàn),是真正讓趙羽銘開始往一個擁有完整的情感的人的轉變,正是因為有小貓在他身邊,趙羽銘這才能感受到自己是真實的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小貓對趙羽銘來說是獨一無二,不可缺少的。
至此,趙羽銘的人格初步形成,他也逐漸從一個少年走到了青年,可以看到趙羽銘的童年是較為壓抑凄慘的。
他始終在痛苦之中掙扎,不過好在每當他將要承受不住的時候,或者每當他一種心態(tài)性格將要完全控制他的內(nèi)心的時候,總會有些引領他改變的人或者事出現(xiàn),這也保證了趙羽銘沒有成為一個仇恨所支撐的軀殼,在我看來這樣的一個角色,也更加飽滿一些。
我要寫的當然并不是一個為復仇而生的角色,而是一個在痛苦中掙扎,在迷茫之中摸索,最終在仇恨之中完成自我救贖的角色,我更傾向于說他是一個活生生的人,隨著趙羽銘的年紀長大,他的經(jīng)歷變多,他每個階段的性格也應該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我試圖將每個階段不同的趙羽銘分開來寫。
一直到最后一章,算是對他少年時期的人格塑造大體完成,但是明顯這并不是說對于趙羽銘這個人的性格已經(jīng)完全定型,他的成長之路還有很長,他的故事也還有很多,需要慢慢來講。
但是目前的這些應該是對他未來成長已經(jīng)性格變化的基本和根據(jù),趙羽銘未來的一切都應該是在少年時期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上更深一步的去轉變的。
在這個階段實際上也是我寫作的一個掙扎的過程,隔三差五的斷更實在是不好意思拿出來講,主要是因為總覺得對于主角的刻畫不夠,對于整個故事的結構構造的也不夠嚴謹,所以經(jīng)常讓我有無從下筆的感覺。
對于一些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查閱更是一件讓人頭疼的事情。
我希望的是這個故事能夠完美的融合進當時的歷史時間以及摻雜進真實的歷史事件之中,這樣這個故事才能看上去更加真實。
但是要安排的每一個人物,每一個事件能夠巧妙的同當時的時代背景相融合,這又需要花費大量的心力,更多的時候是發(fā)現(xiàn)原本設計好的情節(jié),對照上精確到小說發(fā)展到的具體的那一年的背景之中以后,結果偏差太多,然后就又需要重新構思修改,當真是一件浪費時間的事情。
后面我會試著把這一類問題看得淡一些,畢竟我是寫小說不是寫史書嘛,不能再鉆進這樣的死胡同里面。
《凡塵劍心》關于趙羽銘的少年篇到此算是完結了,接下來會有趙羽銘后來的故事,《凡塵劍心2無常》希望會在目前的基礎上有更多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