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0章 拆臺續仙緣

太上老君的赤誠讓英女俠頗為感動。

她都有點不相信面前這位大好人就是曾經騙自己跳入八卦爐的那條老狐貍。

人是個很奇怪的生靈,邪歪的時候比魔鬼陰險,善良起來能愧煞觀音。

“如果你借用月光寶盒為的是這個,那么請你打消這個惡心人的念頭。我也不急著要它了,你慢慢研究修理吧。另外我一直有個疑問糾結于心,不知你能否答疑解惑?”

“上仙有話請講,老臣盡己所知、盡己所能?!?

“是這樣,最近我用你的八卦爐煉丹,消耗了不少真氣和體力。八卦爐是三界中絕無僅有的神器,怎么就沒有配套設施呢?你那么聰明,為何不發明一個風箱,用來節約煉丹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呢?你完全能做得到啊?!?

“上仙有所不知。用風箱的鼓風爐火候不好控制,而運真氣用三昧真火煉丹,隨發隨收易于掌控火候,減少殘次品的數量。丹藥的原料都極其珍貴,相比之下孰輕孰重?”

“聽人說芭蕉扇也能很好的掌控火候,不知是否?”

太上老君聞言沉默半晌,點頭道:

“……是的。芭蕉扇是靈山異寶,有協調陰陽、驅動五行之功,用它扇風煉丹的確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芭蕉扇本是你的專用法寶,怎么會落在鐵扇公主手里?”

太上老君急道:

“上仙是不是聽到了一些風言風語?上仙可千萬別相信那些鬼話,有一種人吃飽了撐的專喜歡亂嚼舌根,唯恐天下不亂,老臣與鐵扇公主是清白的。當時她與牛魔王鬧矛盾,一個人拋家棄口流浪到火焰山,她一個孤身女子生存不易,是老臣偶動惻隱之心送給她芭蕉扇讓她有個消防員的職業得以安身立命。如今想起這件事情來老臣就萬分后悔。”

“我從來不去打聽別人雜七雜八的糗事,更不喜歡聽長舌婦的閑話,我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判斷力。你與鐵扇公主有無瓜葛與我也沒半毛線關系,我只是隨便聊到這個話題而已。你不必此地無銀三百兩?!?

一聽此言太上老君更加局促不安,臉紅脖子粗地還想辯白,英女俠制止道:

“你不必說了,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年輕時誰沒犯過這方面的錯誤?你能以身份地位和事業為重,力斬情絲,收心斂性,這一點值得崇敬。只是我有責任奉勸你一句,既然已經脫離苦海,就不要再去玩火自焚??v火容易,滅火可就難了。”

太上老君聞言冷汗涔涔,吶吶應是。

英女俠不想看到他太過難堪,指著遠處的一座烽火臺說道:

“那座烽火臺怎么陀螺一般,不擔心會塌方么?莫非又是你的發明創造?”

太上老君說道:

“老臣可沒那個設計才能。那不是烽火臺,而是如來佛祖替玉帝設計的望夫臺,囚禁織女的專用建筑。天河對岸也有一座,囚禁的是牛郎?!?

英女俠聽了吃驚地說道:

“牛郎織女!他們的故事很感人啊。兩個苦命的戀人不能日夜廝守,每年只能在情人節這一天見上一面,真夠凄慘的。我馬上回玉清宮讓玉帝和王母放過他們。”

太上老君搖頭說道:

“上仙你快別瞎操心了。這座望夫臺和對岸的望妻臺,是如來用他的兩只手掌變化而成——他最擅長這個套路,誰叫他是千手如來呢——這兩座高臺,與當年埋壓孫悟空的五指山大是不同?!?

“有什么不同?”

英女俠被這件新鮮事引發強烈的好奇心,禁不住催問道。

太上老君見神圣的英上仙也有不知情的事情,頓時精神倍增聊興高漲,他雞凍地繼續解說道:

“如來佛祖用的是佛陀彌阿逆法提菩永別咒,將牛郎織女禁錮在高空,讓他們永遠不能腳踏實地。這相當于天葬,比孫悟空當年的境況慘多了?!?

“什么咒再說一遍。怎么這么繞口啊?”

“佛陀彌阿逆法提菩永別咒。這個符咒不是字帖,而是如來將他的唾沫星和作稀泥堆磊出這兩座高臺。聽說當時他像農夫準備搬石頭似的往兩個手掌心吐了一口唾沫——他的永別咒就溶解在這一口臭痰中——只見他雙手不停地搓動,突然就將他的兩只手掌甩了出去,仿佛那不是手掌而是一雙破手套似的。”

“我說怎么這座陀螺臺下面毛毛糙糙樹根似的,然來是他的手指頭啊。牛郎織女究竟與他有什么深仇大恨,他竟壯士斷臂封印他們?”

“上仙,世事如棋人心叵測啊,其實如來與他們夫妻并沒有什么深仇大恨,甚至斷臂作法時連他倆的名字都不知道。如來這么做是因為他平生最痛恨的是男歡女愛。知道這件事情的人,都暗中送他一個別號?!?

“什么別號?”

“法海?!?

“哦!難怪紫霞仙子下場那么凄慘,八成是如來有意在責罰她。”

“那是肯定的,毫無疑問?!?

英女俠突然有一股沖動,嗖地一聲,青藤柳葉鞭狂揮而出。

神龍般的鞭梢抽打在望夫臺的五指峭壁上,沒有響聲,沒有石屑紛飛,石壁上也沒留下絲毫鞭痕。

像一根面條掉落在鍋沿上似的,這一鞭好顯兒戲。

英女俠蛾眉緊蹙,神情凝重。

心腸如此歹毒的如來,當然就是她英女俠的敵人。

死敵。不共戴天。

敵人的強大,讓英女俠心緒不寧。如何對付這個勁敵,她實在毫無主意。

太上老君卻未注意到英女俠的愁眉不展,仍在滔滔不絕地解說:

“牛郎織女被佛陀彌阿永別咒禁錮,之前倒沒什么,這邊織女是神仙餓不死,對岸的牛郎雖然是個凡人,但有一個老黃牛精陪著,偶爾擠點牛奶給他充饑,所以除了飽嘗相思之苦外,兩人并無性命之憂。誰知好景不長,近年來三界互沖,仙俗無別,他們的境況就江河日下了?!?

“難道他們快餓死了么?”

“本來的確是快餓死了,但天無絕人之路,每年七月七日,千千萬萬的喜鵲來這里搭橋,牛郎織女就都想到了逮鳥充饑這一條求生之路。他們將打來的喜鵲制成臘味,每次逮到的喜鵲都能堆成小山,足夠他們各自一年的糧食?!?

“哎呀他們若是將喜鵲殺絕了誰來給他們搭橋相會呀!”

“這個鵲橋不要也罷?!?

“這話什么意思?”

“七夕鵲橋會其實也是一個滔天大謊話,此事說來話長,不知上仙耐得煩細聽么?”

“你這么吊人胃口,怎能不聽下去?”

“那么好吧,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牛郎織女兩地分囚,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倒是一件好事——人們通常在心灰意冷的情況下,很容易參禪悟道涅槃重生,他們相聚無望,遲早有一天會冷靜下來,到那時他們很可能會以打坐修仙來打發無聊,人如果有大把的時間和空閑有什么辦不到的事呢?老臣從一個默默無聞的上班族變成三界聞名的大發明家這就是一個活鮮鮮的例子啊,他們各自修養練功,保不準這時候都已經成了佛陀彌阿永別咒都封印不住的大神。如來佛祖何等精明啊,怎么會想不到這一層?所以他就用遷徙咒詛咒了鳥類的一個種別——喜鵲,喜鵲大家族被他這個佛咒困擾,每年七月七日這一天所有的喜鵲都必須趕來這里沐浴天河之水,否則它們的羽毛就會脫落,烤鴨白斬雞似的那可比死亡還凄慘啊?!?

英女俠聽到這里恍然大悟道:

“我就說呢,鵲橋會這個美麗的傳說缺少理論依據,用邏輯解釋不通,然來里面有這么多文章。那么鵲橋雖然有了,可是他們倆被法咒禁錮著,又怎么能走下五指臺爬上鳥橋相會呢?”

“這事好像又是如來暗中作祟。每到七夕,五指臺就會自動解除封印,但是牛郎織女他們倆的活動范圍,仍被一道長虹限制在鵲橋中間,他們沒有能力逾越這條彩線?!?

“哎,能有一次短暫的相聚,總比天涯永隔的好。”

“好什么呀,每年的七夕,就是他們夫妻你死我活的家暴之時?!?

“此話怎講?”

“誰知道他們什么心理。估計是活得太苦太累,他們在互相撒氣。那干架的場面可凄慘了,又抓又咬,頭破血流,老臣曾親眼見到織女咬掉牛郎的半只耳朵、牛郎抓掉織女一撮頭發。真是生死冤家啊!”

“俗話說打是親罵是愛,他們用這個方式表達愛情也未可知?!?

“但愿如此吧。也難怪,他們相聚的地方那么狹窄,相聚的時間那么短暫,除了打一架還能干些什么?”

“如來這個法海真是可惡!”

。。。

英女俠飛上高空,細看望夫臺。

只見污煙濁氣里一個枯瘦如柴的女子盤膝漂浮在半空,她衣衫襤褸臉色蠟黃,白發披肩練霓裳似的,很是滄桑落寞。

這就是傳說中的織女嗎?

現實真擅長于打擊人啊。

世人仰望蒼穹,浪漫之心羨慕著云天上神仙們的生活,將不值錢的同情心賜予給月中嫦娥,認為她寒宮苦寂十分可憐,完全忽視了她住的是瓊樓玉宇,喝的是瓊漿玉液,吃的是三界全席,卻把羨慕甚至嫉妒的目光投向霄漢銀河,一致認為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浪漫美好,神往著他們鵲橋約會的情景,又有誰知他們過的是缺衣少食、生不如死、甚至連立錐之地都不敢奢望、連奴隸都不如煉獄般的生活?

英女俠設身處地地感受到了織女的悲慘,簡直不敢去想象她長年累月不能洗澡、忍饑挨餓生吃喜鵲、孑然一身苦熬時光的處境,于是她對如來的憎恨又暴漲三分。

佛的咒語溶解在五指臺每一塊巖石中,英女俠努力沖鋒了三次,都沒能闖入氣墻靠近織女,這讓她情緒低落心情焦灼。

“上仙——上仙不要瞎折騰了,隨他們吧,這么多年他們已經習慣了這種孤寂的生活,即使你救他們擺脫了封印,他們也融入不到現實中來,因為時代發展的太快,一切事物與從前大不一樣,他們是絕對無法適應的?!?

太上老君的好言相勸反而更激發了英女俠的豪氣,她不信邪發誓要摧毀如來的兩座五指刑臺,于是她抽出青藤柳葉鞭狠狠地急促地抽打臺基。

可怕的是長鞭揮出時氣勢磅礴風云變色,挨著巖石時就又面條似的毫無威力。

“我去對岸看看?!?

英女俠窩著一肚子火,飛身越過銀河。

望妻臺上的境況與對岸差不多,也是霧霾迷蒙立足無地,但牛郎的情況比織女慘得多。

只見漂浮在霧氣里的牛郎趴在一副牛骨架上痛哭,他的眼淚早已經流干,嘶啞的喉嚨卻仍在喃喃傾訴:

“牛大哥,是我害了你,我對不起你……”

英女俠驚詫地用火眼金睛勘查現場的蛛絲馬跡,她用福爾摩斯的睿智很快地弄清了案情真相:

原來老黃牛精是一頭公牛而并不是奶牛,多年來他擠的不是牛奶而是牛血,為了讓牛郎活下來,他用障眼法將紅彤彤的血變成白洇洇的奶,后來血被擠干他將一命嗚呼時,他語無倫次地留下了遺言,一而再再而三地囑咐牛郎一定要堅強地活下去,一定要把他的尸體制成牛肉干用來渡過喜鵲不夠吃的艱難歲月,這種舍生取義的精神和誠摯的友誼鬼泣神驚,感動得英女俠嘩嘩直淌晶瑩的芳淚,而老實巴交的牛郎,他的事跡也很感人,他寧可餓死也不忍心吃老黃牛的肉,他伏在牛尸上哭泣著懺悔著,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最終老黃牛的肉身腐爛風化,而牛郎也已經餓得皮包骨頭只剩一口氣。

英女俠回到望夫臺下,眾人見她兩只眼睛紅通通的明顯大哭了一場,不明就里的太上老君自作聰明地以為她是在為自己的挫敗而心情不暢,連忙一迭連聲地安慰到:

“上仙,如來佛祖就只一個,他佛法無邊你拆不了他的臺這是天經地義意料之中的事,也沒什么好想不開的,上仙一人之下也已經夠風光了,何苦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自尋煩惱?隨他們吧,這種不如意的事三界中多了去了。”

英女俠聞言怒上眉梢瞪一白眼,舞天姬見狀連忙小聲斥責太上老君道:

“你少說兩句吧沒人以為你是啞巴?!?

眾人忐忑不安地旁觀著英女俠的神情變化,只見她仰望著望夫臺呆呆出神,良久良久,她回身向眾人道:

“我想用真氣摧毀這座罪惡之臺試試,一人的力量不夠,請你們助我一臂之力?!?

眾人齊聲道:

“愿聽吩咐?!?

于是英女俠盤膝坐地,舒展雙臂,左起青龍式,右擺白虎姿,吐納一番,周身冒煙的時候,她美眸一睜,雙臂向前推出,按壓在臺基巖石上。

舞天姬見狀連忙向眾人打手勢,然后自己做榜樣盤膝坐在英女俠的身后,伸出雙掌捂在英女俠后背上,運氣灌輸補給。

其他人依樣畫葫蘆,糖葫蘆似的坐成一串。

大家齊心協力傳氣攻擊。

隱約見那個望夫臺輕微地晃動了一下。

太上老君坐在最后,看得真切,大喜道:

“有效果了!老臣立刻去召來天兵天將加入陣營?!?

于是太上老君回到軍營中一聲令下,數十萬天兵天將趕往現場,玩老鷹抓小雞似的連成一長串,這個情景蔚為奇觀。

俗話說人多力量大獨木不成林此話果然有些道理,在眾志成城的長蛇接力陣浪潮般的連番攻擊下,艱巨的望夫臺石頭縫里如來佛祖的唾沫星子化作縷縷青煙,終于飄散殆盡,于是轟隆隆一聲驚天價巨響,這座神奇的建筑物倒塌成一座亂石荒山,烏壓壓的人群紛紛躲避提防亂石砸頭,而膽大的一些人則躲在英女俠身后近距離地目睹了這一壯觀場面。

再看織女,蒲公英一般地徐徐飄落下來,當她腳踏實地的時候,她周身籠罩的被如來施過咒的瘴氣也消散不見了。

然后織女從渾渾噩噩的夢中驚醒,一時蒙頭轉向不知道發生了什么。

英女俠用手絹揩拭著額頭上淋漓的香汗,在亂石堆里佇立了許久,身后的歡呼聲并沒感染到她,她的心情還是無比沉重。如來的一口臭痰消耗了這么多人的大量體力和法力,這前景怎容樂觀?

“大家辛苦了,休息一下繼續戰斗。”

接下來太上老君的后勤部隊接到命令,將三界全席擺到望夫臺廢墟前,天兵天將們也架鍋造飯,大家吃飽喝足,張帆啟航,在英女俠的帶領下來到對岸的望妻臺下,大家又擺起一字長蛇,如法炮制地將這個無獨有偶的神奇建筑物摧毀。

話說牛郎蒲公英似的飄落到地面之后,發瘋地沖向廢墟拼命地搬石頭,就和地震的時候找尋親人的場面一模一樣。他的雙手鮮血淋漓,歇斯底里地哭叫:

“牛大哥——牛大哥你在哪里?”

英女俠看著看著很是心酸,眼淚禁不住滴滴答答又流下來。

“牛郎不哭,牛郎挺??!”

所有的安慰牛郎都充耳不聞,繼續著他的愚公移山。

。。。

“媽咪哄——”

一個時辰后,英女俠左手牽牛郎右手牽織女站在望妻臺廢墟前,一聲咒語念畢,廢墟上聳立起一座豐碑,石碑上金光閃閃一行大字:

神仙典范忠義神牛黃老大哥之陵墓。

“恐怕這是世間最雄壯的陵墓了。老黃牛安息吧。”

三牲五谷祭奠完畢,英女俠將牛郎織女兩只手拉攏在一起,和聲說道: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忘掉一切不愉快的事,去人間找回你們的一雙兒女,好好滴共樂天倫去吧?!?/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楚县| 邳州市| 湘潭县| 大安市| 黑水县| 淮安市| 鲁山县| 澄迈县| 钦州市| 阜平县| 西吉县| 武平县| 日喀则市| 芦山县| 抚松县| 泾源县| 武清区| 诸城市| 耒阳市| 大冶市| 德保县| 新建县| 峨边| 遵义市| 湾仔区| 安丘市| 普宁市| 舟山市| 明水县| 驻马店市| 福泉市| 开阳县| 屯留县| 绍兴县| 扶沟县| 调兵山市| 南丰县| 颍上县| 贡嘎县| 双柏县| 永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