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路反王第一路是東海之東品翔族,酋長名叫竹枝帚子。”
“好古怪的名字。品翔族早有侵犯東土的野心,這是打著屠佛的幌子,假道伐虢之計。化外野人,不足為慮。”
“英妹所言極是。聽千里眼說,唐王本來派神衛兵去剿滅品翔族的,后來不知怎么竟與品翔族握手言和了。”
“八成是品翔族欺騙李世民,自薦幫其取經隊掃妖開路,西天見佛。這么明顯的詭計,李世民竟然深信不疑,真是昏君啊。”
“的確昏庸!但愿他的文臣武將早日看穿品翔族的狼子野心,免起戰禍殃及人間無辜。”
“第二路呢?”
“第二路是南海之南什么幫。”
“什么幫?”
“就是什么幫呀,什么就是他的名字。本來是名叫鼉幫,但鼉這個字沒有幾個人認得,所以就叫什么幫了。傳言是沙悟凈帶領的幫會。卷簾大將沙悟凈被如來坑害,隱居在南海之南一個無名小島,這次跟風出動,為報私仇。”
“他與如來有仇么?”
“仇深似海。”
“坑害他的不是玉帝嗎這筆賬怎么算在如來的頭上?”
“玉帝一直是個傀儡,以前都由如來幕后操縱,如今……”
“怎么不說下去了?”
“如今玉帝自由了。”
“他自由了么?他連任之后不是一切聽我的安排嗎?這沒什么好忌諱的。”
“呵呵。英妹呀,你有所不知,那沙悟凈本來是如來為了放妖湊九九八十一難而故意陷害,下放在流沙河的。金蟬子投胎的唐僧在如來的擺弄下殺死了自己的親爹劉洪,又害死了親母殷溫嬌,如來想用他的這種滔天罪孽和懺悔心理,逼迫他西行取經完成愚弄世人統治人間的計劃,誰知西天路上冒出一個月光寶盒,師徒四人在多次時空穿梭中,弄清了個中根由,唐僧明白了自己的罪孽其實就是如來佛祖強加的之后,恨如來入骨,但又斗不過如來,只好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喬裝改扮成豬八戒,自愿魂飛魄散死在百味生的昧味刀功之下,被斬成白面饅頭其實就是唐僧肉喂了諸佛,值得說明的是諸佛在吃唐僧之前已經破戒開葷饞于吃豬。唐僧的陰魂死纏著吃過他肉的諸佛諸神,讓他們丑態畢露再也休想瞞哄世人,他的肉里有一種能讓人吃上癮的物質,是穿梭的時候從女兒國感染上身的,究竟是什么玩意我也弄不明白,所以如來諸佛從此吃人成癮,但如來他們要顧及佛家臉面不能明目張膽地開葷,就控制了百味生替他們瞞天過海,誰知百味生不愿同流合污。而唐僧舍身取義用自己的身體貍貓換太子救了豬八戒的性命,豬八戒感恩戴德,隱匿在不知何處招兵買馬修煉武功,為的是有朝一日為救命恩人唐僧復仇。沙悟凈與八戒交好,得知內情之后也趁三界互沖之機逃離了流沙河躲在南海之南無名荒島進修,等待著八戒二師兄的召喚并舉。英妹妹啊,我由于激動說的有點亂,不知道你聽懂了沒有?”
英女俠怔怔地看著紫簫仙子,好半天才回過神來,說道:
“你為什么要告訴我這么多?”
“因為,”紫簫仙子淚眼婆娑。“因為我真的把你當作了世間唯一的親人。”
英女俠聞言長吁一口芳氣說道:
“你知不知道這么一來如來絕對放不過你?”
紫簫仙子大義凜然說道:
“我不怕。只要有妹妹你在,天王老子我都不怕了!”
英女俠頗受感動,拉住紫簫仙子的雙手,四目相對,溫柔說道:
“姐姐,你完全可以繼續臥底下去的。你應該知道,雖然我早看出來了,但我不忍心揭穿你。因為我真的舍不得失去你這個好姐姐。”
紫簫仙子聞言放聲大哭,噗通跪伏在英女俠腳邊。
“妹妹原諒我。我有苦衷。”
英女俠抱住紫簫,溫言婉語安慰道:
“妹妹知道。妹妹不會怪你。”
紫簫抹干眼淚說道:
“妹妹,那一爐丹藥,并沒煉壞,是如來調包了。我擅離職守,也都是他的安排。”
“這在我的猜測之中。十八路反王還有哪些?”
“第三路,西海之西鯤大仙。這個鯤大仙與第四路北海之北的鵬大仙本是孿生兄弟,由于他們的先人知道如來的身世秘密,如來欲滅其家族才得安心,可憐一家萬余條性命,全都喪生在如來手里,只逃得他兄弟兩個。如來想斬草除根,暗中派人去追殺,兄弟倆多次死里逃生。后來鯤大仙憑借西海西的迷茫谷、鵬大仙憑借北海北的絕望涯兩處天險絕地躲匿多年,如今要反客為主為親人報仇了。”
“他們的先人掌握了如來什么秘密如來竟下此毒手?”
“身世之謎。如來在天外天閣中閣里聲色犬馬十分放縱,像紫霞青霞那樣被他幻形遮掩的美女很多很多。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這些事連千里眼都聽說到了。”
“閣中閣?”
“一座只有如來能進出的紅房子。”
“天吶!還有這種事!”
“讓你天吶的事情多著呢。”
“他的身世究竟有何秘密?”
“他呀,本來是只小鷹。是一只鷹妖。”
“哦。”
“在上一個生死劫來臨之前,他本是一個鷹妖,由于他的母親——一只禿毛瞎眼的老鷹,身體老邁飛行不動,獵捕不到食物,眼看快要餓死了,是她的孝順兒子割了自己的肉喂飽了她,誰知她吃兒肉成癮,從此絕食,除了兒子肉她什么都不肯吃,他的兒子如來就只好葬身娘腹了。那一世的上帝——不是玉帝——得知了他割肉喂鷹的事跡十分感動,就賞給他一大堆玉蟠桃,并且讓他在靈臺修得丈二金身,掛名在天外天為佛境掃地僧。”
“即便如此,也當敬重。”
“可是后來他權欲熏心,一路踩著同門的尸骨爬上了佛祖寶座。”
英女俠聽得呆如呆鳥,半天沒有動靜。
她當然不會傻到完全聽信紫簫的這些鬼話。
如來佛祖的功德不是隨便幾個謠言就能抹殺的。
俗語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她作為上帝的垂簾聽政者,怎么能糊涂到聽風就是雨?
現在她心里面只是在期望著紫簫只是糊涂聽信了謠言,而不是故意在造謠耍弄她。
“第五路呢?”
“第五路是建鄴城教書匠。”
“他?他不是妄想奪李世民的皇位么,怎么突然把目標定高了?”
“聽說他父母托夢,說他是三界主宰。”
“第六路呢?”
“第六路,孕而不育大度盟。主力軍是一群孕婦。她們一致認定是觀音菩薩等仙佛不作為才致人間失格。第七路,老而不死求死團,與大度盟同一戰線。”
“只要找到骨精靈妹妹,找到判官筆,他們的苦難就能結束了。”
“第八路,鐘馗祠捉鬼隊。”
“鐘馗祠?他們也要趟這趟渾水么?”
“逍遙生是第二撥取經人,法明長老是第三撥。法明長老對肖老爺子有救命之恩。”
“不錯,任何人都有理由不參與,他們是必須去的。”
“第九路,月老祠。這支隊伍就有點寒磣了,只有一老一少兩個人。”
“他們也恨如來?”
“恨之入骨。”
“為何?”
“月老的勤奮務實,仙界知名。提起他的高風亮節,無人不豎大拇指。可是這么一個工作出色的大好人,至今仍住著巴掌大的舊祠堂,還是危房,平時寡湯淡面,衣不蔽體,五保戶的指標有鐘馗祠還落不到他們,漲薪升遷他自己不提有誰會去建議?而且就算有人為他們爭取,上級也不會朱批,而造成他們成為特困戶的根本原因,就是如來的欺善怕惡,欺軟怕硬。月老的性格,是絕不會替自己鳴冤叫屈的,但這不能排除他心里頭沒有想法。”
“也許月老此行只是為了給取經隊助威漲勢也未可知。第十路呢?”
“第十路,花果山猴族。”
“孫猴子在我耳朵里關押著呢,怎么還能興風作浪?”
“大概是他的舊部吧。”
“這猴群來者不善,恐怕是沖我來的。”
“那也未必。孫悟空被如來擺弄出紫霞仙子設局捉弄,搞得他神魂顛倒死去活來,最終落得如此下場,眾所周知。花果山猴族如果想要為他們的猴王報仇,理當針對如來。”
“這個猢猻,與黑面武魂在我耳孔里打斗,直到現在還沒住手,瘋癲不減,魔性未消,否則倒可以放他歸山安撫猴群免生事端。第十一路呢?”
“第十一路是高老莊;提到高老莊,人們往往會聯想到西牛賀洲境內的高老莊,其實不是。諸佛吃豬成癮,一直想嘗嘗豬悟能的肉汁與其他品種的豬肉滋味有何不同,如果豬八戒躲在西牛賀洲高老莊,早就變成盤中餐了。高老莊早已變成豬八戒為首的團隊名號,他們的老窩在哪里,連如來都無從知曉。這次從長安城煙花巷蔬菜市場突然冒出一群屠戶菜農,打的竟然是高老莊的旗號。”
“大隱隱于市,看來這道理都普及了。”
“第十二路太帥公子。就是凌霄寶殿上帝選舉大會上與雷公電母唱雙簧的男主持人。”
“這個人我倒印象深刻。還有個絕色道姑,好像與他在談戀愛。”
“正是,他們兩個是人族修仙成功的翹楚先驅,這次跟風是為了揚名立萬。”
“提到人族成仙的先驅,應該是妹妹我吧。”
“呵呵,英妹子人中之龍鳳,三界至尊,怎么能與他們這些小人物相提并論。”
“第十三路是?”
“鎮元子。”
“五莊觀不是坐落在西牛賀洲么?”
“不,我說的是鎮元子而不是五莊觀。如今的五莊觀主人是元始天尊。”
英女俠嘆道:
“想不到元始天尊喧賓奪主這么混賬,霸占鎮元子家財不說,還要逼鎮元子背井離鄉。”
“這件事千里眼跟我說的很詳細。千里眼說,三界互沖生死劫逼近之后,鎮元子為了人參果樹的安全,重禮聘請元始天尊看家護院,誰知是引狼入室。其實鎮元子早就察覺了苗頭,所以四處物色奇才繼承衣缽,好壯大聲威,預防不測。他找上了涇河龍太子,認為涇河龍太子筋骨奇異義膽仁心是五莊觀傳人的最佳人選。可惜的是人家脾氣倔強,心眼實骨頭硬,寧愿被鎮元子打死也不愿投師五莊觀,鎮元子沒轍,只好作罷。誰知隨后涇河龍太子邂逅了一位身懷絕癥的女子,兩人情投意合如膠似漆,為救戀人的性命,他背著戀人穿洋過海,萬里跨洲趕往五莊觀求醫。”
“五莊觀求醫?五莊觀還會岐黃之術?”
“不是的。那位女子的絕癥其實就是法術修為不夠,生死劫提前來臨,恰巧又被人暗算遭受了很重的內傷,所以在良藥維持的同時必須服用玉蟠桃或者人參果才能續命,而玉蟠桃不可得,只能去五莊觀碰運氣。”
“啊呀,我一直忘了詢問玉帝玉蟠桃有多少存貨。生死劫到臨時,那可是救命稻草啊。”
“還用問嗎?蟠桃園如果還有果子,也早被各方毛賊偷個精光了。也許廣寒宮藏著有些,可誰敢去招惹嫦娥那個瘋婆娘?”
“嫦娥瘋了么?”
“是啊,聽說她經常大哭大笑的,弄得月宮陰森森的,連吳剛都不敢進院門,每天都在桂花樹下露宿。”
“這個女人也怪可憐的。”
“英妹你心腸真好,連她你也去同情。”
“設身處地,將心比心而已。善惡一念,正邪一線,世間大奸大惡之人畢竟少數,其實她算不上什么大壞人,畢竟玉有微瑕,金無足赤,誰沒有一時糊涂犯錯的時候?那個涇河龍太子倒是個重情重義的好男兒,此番西行,定要結識一下。”
“英妹你恐怕要失望了。聽說他快死翹翹了。”
“怎么回事?”
“聽千里眼說,鎮元子雖然收留了他們,但是愛莫能助,因為人參果被元始天尊霸管著,他鎮元子都吃不到嘴呢。這么一來,龍太子自然不肯拜師學藝,鎮元子也只得干等著,盼望病人早死。后來龍太子在一個月黑風高之夜,偷偷潛入了人參果園,誰知一爬上果樹就警報大作。”
“那可怎么辦!元始天尊不是好惹的。”
“正如英妹所評,龍太子的確是個重情重義有擔當的人,在被捕之前,他狼吞虎咽吞吃了樹上的十幾個人參果。”
“這是何意?怕自己死的不夠慘嗎?”
“他,用意深沉啊!他想在慷慨就義之前,請求與戀人見上一面,趁機讓戀人吃自己的肉喝自己的血,這樣,他消化吸收的人參果就能轉移到他戀人身上了!”
英女俠聽到這里,被感動得雙眸閃淚,嘆氣道:
“他這想法實在天真啊!即使元始天尊給他們見面的機會,他那么愛著那個女子,那個女子一定也同樣地愛著他,怎么忍得下心吃他的肉喝他的血呢!”
“正是呀!當時元始天尊拿住他之后,就一頓鞭打,還要開膛破肚取出人參果,得虧鎮元子跪地哀求,愿意用所有家財換取龍太子的性命,而在元始天尊看來,五莊觀本來已經成了他的囊中之物,鎮元子此舉是個順坡下的空頭人情,不過這老狐貍心機毒辣,借此機會把鎮元子趕出了五莊觀。如今鎮元子成了難民,無家可歸,想借助群英同路的機會雪恥。龍太子雖然留住了性命,活罪難逃,被元始天尊鎖起琵琶骨關押起來——那也是由于他把人參果消化了,開膛破肚也難完璧歸趙的緣故。可憐這苦命的一對鴛鴦,咫尺天涯各自等死。”
英女俠雖神通廣大,因這個半真半假的事件首次聽聞,難免全信。
感動于涇河龍太子舍命救戀人,竟忍不住滴下淚水,起身說道:
“我現在就去五莊觀救出涇河龍太子!”
紫簫仙子慌忙拉阻道:
“不要啊英妹,那元始天尊連如來都忌憚三分,縱使你能與他打個平手,纏斗間一時恐怕很難脫身,而十八路反王魚龍混雜,各有心思,沒有你去操控大局,豈不大亂?依姐姐之見,反正西行必經萬壽山,何不收羅了人心,壯大了戰力,再去五莊觀找元始天尊興師問罪。”
英女俠聞言點頭受勸,問道:
“反王第十四路又是什么來頭?”
紫簫仙子答道:
“十四路和十五路,就是大唐官府和化生寺。其實他們同屬于取經隊,但由于人員太多不便管理,就分成了前鋒和后衛兩支隊伍,自然是大唐官府當先開路,化生寺后勤掩護。雖然他們西游的目的是取經而不是誅佛,但要想穿過西牛賀洲抵達西天,就必須沿途斬妖除魔。所以他們與其他反王也算是志不同而道合的戰友。第十六路是傲來國境的女兒村。”
“女兒村?是孫婆婆的隊伍么?”
“是呀。英妹妹幫助孫婆婆與空度禪師夕照殘虹老來聚首,被三界傳為佳話。不過聽千里眼說,他們兩位老人已經退隱山林不問世事,這次西牛賀洲之行,是他們的后輩門人組織的。”
“第十七路呢?”
“第十七路就是剛上任的東海龍王龍小女。這里有一份她的《出師表》,之乎者也的,我也看不明白,英妹要不要看看?”
“罷了,最煩咬文嚼字了。大意你知道嗎?”
“好像是為了去五莊觀救涇河龍太子。聽千里眼說,涇河龍王與松溪龍王是八拜之交的結義兄弟。她們龍族很注重恩情義氣。”
“好!龍小女不畏豪強,雷厲風行,我果然沒有看走眼。紫簫姐姐,在我問你第十八路反王又是何方神圣之前,我有個問題急著想得到答案。”
“你問呀,只要我知道的,絕無隱瞞。”
“那我就問了。”
“問呀,怎么這么詭笑著?教我心里瘆得慌!”
“你左一個聽千里眼說,右一個聽千里眼說,你與千里眼究竟什么關系啊?”
“沒,沒什么關系,他要纏著我扯東道西侃南話北,我難道還得塞住雙耳不聽?”
“你臉紅什么呀?”
“我臉紅了嗎?沒有!”
“哈哈我懂了。你現在告訴我,千里眼看到的第十八路反王是誰呀?”
“你。”
“我?”
“是呀!這等大事,怎么少得了英上仙你呢?”
英女俠聞言哈哈大笑:
“不錯,這壓軸的第十八路反王,舍我其誰。如來,原始天尊,你們兩個該死的大魔頭等著讓我笞尸吧。”
紫簫仙子突然說道:
“今天日頭好奇怪,一點暖氣沒有,偏又刺目得很。”
英女俠聞言遠遠看去,果然見金燦燦的太陽閃耀著寒光。
頓時臉色凝重,喃喃說道:
“太陽都這么反常。這個世界處處值得懷疑。”
正邪顛倒。
乾坤易位。
黑白難分。
其厄因厄果究竟為何?
三界浩劫,救助人間治標不治本。
斬盡妖邪,扶正仙佛,才是治根的藥方。
如來,他曾經多么高大上,可他的豐功偉績怎能抹殺這次的罪惡?
至少他有個不作為之罪。
但愿真如自己的揣測,他現在有難處,他不是他,他有鬼附身,他只是個傀儡。
驅開鬼魅,他能重塑金身。
但如果最大的神仙都成了傀儡,那敵人該有多么可怕!
誰有這能力來拯救三界?
一片俠心,只能盡力而為。
英女俠頓覺自己任重而道遠。
(上卷完)
謝謝過目。
歡迎賞眼續卷《大話釋厄之移星轉斗》
2017年初稿
2022年12月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