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小事小事
- 傳送門通歷史,我上報國家
- 林跖
- 2325字
- 2025-03-17 18:01:00
宮臺前,一眾甲士俱都攥緊了長戟。
大王向那人作揖,可他居然只揮揮手,就頭也不回繼續走了!
如此輕慢!
“大王……”蒙恬低聲道。
嬴政擺擺手:“孟先生,乃仙人降世,見之如見孤,不可無禮。”
“喏。”
蒙恬也暗暗松了口氣。
嬴政身側,那十六七歲的少年郎,面露憤慨,卻又很快轉化為憂愁,隱有戚戚之色。
嬴政偏頭看了一眼,略微皺眉:“扶蘇!”
扶蘇趕緊收斂面上憂愁:“父王恕罪。”
嬴政冷哼一聲,把他手上的胡亥接過來,伸手逗弄一下。
尚只兩歲的胡亥,咯咯亂笑,在嬴政手中翻滾。
他年紀太小,根本還不懂得,本該在將來為他陰謀攫取的大秦帝國,隱隱已然變天。
一道無人機,突然從高空飛過。
呼嘯的風聲,吸引眾人紛紛抬頭。
眾甲士目中,俱都顯現出一絲驚駭。
扶蘇眼中憂愁更濃。
唯有兩歲的胡亥,什么也不懂,指著天空飛過的無人機,叫道:“鳥,鳥!”
站在后面的三名宮裝麗人,面色惶恐。
不只是因為,大量的陌生人,闖入威嚴的秦王宮,讓她們對未來完全失去了安全感。
更因為,大王要帶她們一起,同時以“客人”的身份,前往那個陌生的、未知的國度!
仙國、仙國……
可這些人,卻無一絲一毫的仙氣飄飄,各個髡發無須,好似刑徒,看到就嚇人,哪里像是仙人之民啊?
也不知,那邊到底,是如何兇險的境況……
嬴政的目光隱約掃來,三個妃子身子輕輕一顫,低下頭去。
不敢直視大王的目光。
嬴政便看向身邊,那個懷抱嬰孩,年輕靚麗的宮裝少女。
“櫟陽,你怕嗎?”
少女名為曼,是大秦的櫟陽公主,嬴政的女兒。
她懷中所抱的,也是嬴政的女兒,剛出生未久,名為熙。
扶蘇、胡亥、櫟陽,以及剛出生的熙,便是嬴政迄今眾多子女中,最受寵愛的四個。
櫟陽公主懷抱嬴熙,鄭重道:“愿與父王共進退!”
嬴政開懷大笑:“好啊。”
然后笑容漸漸淡去:“好,好啊……”
他把胡亥重新丟給扶蘇,凝聲道:“走吧,隨孤逛逛這咸陽宮。往后,怕是少有這等閑庭信步的機會了!”
~
日光向西,不再熾熱的陽光,斜落在巍峨的甘泉宮上,似一層柔和的薄紗,模糊了宮殿的輪廓。
朝會終于結束。
眾秦臣魚貫而出,離開森嚴威嚇的甘泉宮,方才微微放松,開始三三兩兩湊在一起,交頭接耳。
他們還不能走。
因為今日除開朝會之外,還有一項緊要之事——仙國文字學習班。
尉繚、王翦,相伴而行,緩步踱在臺基廊下,回望甘泉宮。
此宮本是大王的生母趙姬所居之處,距離章臺宮頗近。
自去歲趙姬去世,追封帝太后,此宮一直閑置。
只因此宮離章臺宮近,是以大王便將新的朝會地點,安排在了這里。
——這一回,倒也無人敢跳出來,指責大王不敬先母了。
尉繚撫著白須,慨然一嘆:“有三日了吧……”
王翦緩緩點頭。
自大王歸來,后世仙民降世,已經過去三日。
這本該是件驚天大事。
但王翦細想,這三日以來,整個咸陽一如往昔,好像什么都沒改變。
內史仍要巡視咸陽,廷尉李斯,還是要審刑獄大事,修簡律法。
便是他自己,手頭上,也是沒完沒了,處理不完的軍務。
職權、繁忙、雜務……
除開家中,那一柄被他珍而重之收藏的神兵,以及一閑下來,便要笨拙查閱、翻讀的《武經七書》,任何東西,都一如既往。
后世仙國,仿佛變成一段無關緊要的注腳,隱沒在咸陽的風塵之中。
但是,真的什么都沒改變嗎?
偶爾天空飛掠而過的,奇異方鳥。
不時有衛尉軍士匯報上來,說內宮夜有炫光,龍吟鬼嘯不絕于耳!
朝堂上也多了幾個后世仙國面孔,奇裝異服,拿些古怪器具,行“拍攝”,“留檔”、“研究”等,不明之舉。
本該即刻推進的征兵、伐燕大計,也悄無聲息,仿佛荊軻刺秦從未發生。
哦,還有丞相王綰,突然變得忙碌起來——本該勤勉批閱簡奏的大王,把大量簡牘,都發給丞相府中參辦去了。
明明是驚天動地的大事,最終卻以潤物無聲的方式,悄然浸沒在咸陽的縫隙中。
此大音希聲,靜中驚雷也。
“翦將軍。”
王翦回過神來。
“昨夜,可查閱了新的《尉繚子》之句?”
尉繚年已古稀,須發皆白,比起他來說,老將王翦倒像是在當打壯年了。
王翦搖搖頭:“昨夜公務繁忙,不曾來得及啊。”
尉繚面露遺憾:“只可惜,繚兩眼昏花,實在看不清了啊……”
王翦面無表情瞥了他一眼。
看不清?看不清你還屢次三番,欲強借我的寶書?
若非尉繚與他交情頗深,王家的門都不讓他進!
三日前,尉繚與章邯一同拜訪,偶知《武經七書》中,有《尉繚子》一篇,頓時驚為天人!
強要王翦給他翻譯幾句。
這并不容易。
《書法大字典》中雖有索引,但用的后世簡字所寫,并看不太懂!
只能硬找。
雖然艱難,但功夫不負有心人,午后一兩個時辰,真讓他們,硬是翻譯出了《兵談》篇中的一句!
“將者,上不制于天,下不制于地,中不制于人。”
此句一出,尉繚登時大驚失色!
然后就開始動歪心思,想要“借”他的寶書!
只因他,的確寫過此句!
《尉繚子》,真乃他所寫的!
只是他嘔心瀝血,迄今只寫了六篇,且除了家中子嗣,從未示于外人。
但這《尉繚子》中,卻有29篇!
“后世仙國啊,若能一窺此篇全貌,此生無憾矣!”
王翦面無表情:“休激我。此書珍貴,若得閑,可來我府上參閱。借的話,免談!”
尉繚不斷捋著胡子,卻也只能吹胡子瞪眼,無可奈何。
國尉一職,若放在百年前,那可謂是掌一國軍事,位高權重。
可放如今,有名無權,大約也只比朝內博士,高上幾級,仗個名聲。
他雖對秦國軍事大計,建議頗多,貢獻很大,但真落在實在的行動上,還是要靠王翦、蒙武、李信這些,真正執掌兵權的重臣。
甘泉宮外,人聲突然嘈雜起來。
眾臣緩緩匯攏。
有兩個后世之人,揮舞著一面紅色旌旗,示意所有人跟上。
另有宮中宮人,前方帶路。
“這是要開始了。”
看所去方位,正是朝會首殿。
王翦心中,不免生出幾分悸動。
尉繚面露遺憾:“唉,老朽老眼昏花,便是有仙國文字,置于眼前,也看不清啊,憾哉,憾哉!”
那頭,王賁、李信湊在一起,正朝他們看來。
“尉公,且跟上吧!”
群臣如龍!
匯作一片,浩浩蕩蕩,行于宮道。
遠處,太陽一角壓在崤山之下,緩緩下沉。
天快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