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流逝,不可往復,這些天,聽著弟弟在背誦朱自清的《匆匆》一文,而我,寫著一個個流浪者的故事,總覺得氣氛那么和諧。
在成長的匆匆里,我見過太多的流浪者,見過太多牽動我心的悲凄畫面,見過太多在黃昏中凌亂著遠去的背影。
這些年,不斷遇見,我的情緒也漸漸改變。
從起初的不諳世事,好奇心滿滿。
到后來的為之動容,潸然淚下。
直到現在的收納心底,一片沉默。
我不知道多少年以后對于他們,我的態度會成為什么樣子,但是面對這些流浪者,我希望我能夠保持住自己一顆善良的心,用嚼了許多遍卻一直有余味的一句話來說,就是“不忘初心”。
我與一個個流浪者,或匆匆一面,或有緣再見,對他們的記憶也是或深或淺,可是每一個故事留給我的感觸卻沒有深淺之分,就像北國的飛雪和南疆的烈日,給人的感受,難以劃分一條清晰的界線一樣。
我從來沒有覺得自己有多偉大。
我不覺得我目前能改變些什么,就像現在,我只是坐在電腦桌前,敲著一行行的文字,將我所見過的流浪者還有他們的故事一起講述給你們聽。可是我也發現,在寫著這些故事的同時,我得心也被故事所牽動,今天我還對媽媽講,我寫著寫著,覺得自己的心情也愈來愈沉重,我慶幸,我不像有些路人,帶著令人不愿見的嘲笑,當然,我沒有資格去貶低或者吹捧任何人,就像之前我在文章中提到過的,“一個人一個活法”。
但是同樣,我不愿意自己那么渺小。
我現在的無能為力,讓我感受到自己的脆弱,或許真正暴風雨來臨的時候,我都無法堅強地站在原地。可是面對每一個流浪者,我的心都會被觸動,我希望自己微不足道的文字,可以影響更多的人,不是因為同情,也不是因為悲痛,如果非要讓我找一個原因,我想告訴你,那是一種“堅持”,是經歷過時間洗禮的堅持,十幾年如是。一個個的流浪者,我們可以選擇忘記,當然也可以選擇銘記,這兩個詞都有一個“記”字,但意義卻相去甚遠,我知道,忘記一定不會影響我們的態度,但是銘記不一定不能引起我們的思考,所以,我愿意用我渺小的力量,將一個個故事講述給你們,我希望,遠方的你們,也能認真地傾聽。
并且,在訴說著一個個流浪者故事的同時,我發現,似乎這么幸運的我們,也是某種意義上的流浪者。
比如,親情,愛情,友情。
比如,金錢,榮耀,地位。
比如,心境,愛好,追求,
又比如,過去,現在,未來。
……
甚至我們自己,也看不清晰我們的生活,這不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在我們成長的不同階段,我們自己的某個問題,會是我們的盲區,在這個盲區里,我們無疑就是流浪者。
我從來不敢想象,如果我自己也是一個流浪者,我能不能在這偌大的世界生存下去,我能不能在他人異樣的眼光下一直前行。
我問自己,流浪究竟是什么?但是我發現,在說了這么多之后,我也沒有辦法說清楚流浪的含義,它所包含的似乎很狹隘,似乎也很寬泛,我不能妄下定義。
于是,面對一個個流浪者,面對我自己,我時而清晰,時而混亂,但是最終,還是不得不面對現實的差距。
茫茫人海,我見過的只是少數,世界上的流浪者有那么多,他們的故事也千差萬別,我能做的實在太有限,有的時候,覺得語言是那么地蒼白。
但愿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對這世界保持一顆善良的心。
在此,對所有的流浪者,祈愿平安!
2017年8月9日
秦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