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留給我們的是一份眷戀,特別是正當逢年過節(jié)時候,鄉(xiāng)愁的浪花最是飛濺在我們的心頭。這是,一只飛鴻的鳴聲是哀切,半江晨云的流動是蕭索,一葉扁舟的搖晃是蒼涼……
——前記
那個時候,泥汀路布滿了村舍道路,灰青瓦裝點著土房小家。
那個時候,藍白布織成的衣衫小褲,黃皮紙蒙成的竹編大傘。
那個時候,大人們隨著節(jié)氣勞動,小孩子隨著節(jié)氣跳動。
那個時候,我把雪人從雪地中尋回,開心它不再忍受寒冬,傷心它不再長久。
那個時候,悄悄提著比自己還要沉的斧頭,把鄰居爺爺?shù)闹褡酉麂h,拿去與后院的孩子炫耀,做一個小英雄。
那個時候,輕輕在一個姑娘身后遮住她的眼睛,在她手里塞一塊冰糖,等她說一句謝謝哥哥。
那個時候,在白天與伙伴同游,在晚上便癡癡地幻想天空,有時還會好奇身后爺爺一緊一慢的呼嚕。
那個時候,盼望著春天的花朵,盼望著冬天的暖和。
總是想起過去的三合屋,核桃樹;總是想起我在樹下蕩著秋千的歡樂。沒有書籍的陪伴,有爺爺給我講著老舊的傳說;沒有鬧鐘的節(jié)奏,有老和尚每天清晨準時敲著大銅鐘;沒有方便的電飯鍋,有我爭著為母親點燃灶里的柴火;沒有動聽的音樂,有我用小嗓子唱著悠揚的兒歌……
故鄉(xiāng)在歲月中沉沒,童年在記憶中斑駁,雖然再也看不見曾經(jīng)滿天的星空,但這份記憶卻在心里那么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