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沉痛的往事

每天的時間緊緊實實地過去,不知不覺間部落里樹木上的葉子斑斑點點地黃透了,秋風起來后,枯枝敗葉每天飄飄灑灑落了一地,只剩下干禿禿的樹干,應對著逐漸蒼涼的天地。眼看著冬天悄然來臨。

在這期間,名子找過史子幾次。雖然部落權力的交接看似平穩順利,但越來越多地參與到部落的管理事務以后,史子發現存在著巨大的危機。

經過幾代人的發展,部落成員的數量從最初的一戶人家發展到五十余戶。最早的時候,六代人之前,部落里只有一戶人家,先祖和先祖母兩個人。那時候人單力薄,生存非常不易。后來從遠方來了兩戶人家。三家人相依為命,共同生產和生活,合作共存,什么事情都商量著來。后來三戶人家都有了孩子,孩子們通婚之后又有了自己的孩子,兩代人之后一下子發展成了十個家庭,有了部落的雛形。一開始先祖們還在,部落的大事小情都是老人們決斷和安排。

后來先祖們陸續死了,到了太祖這一代,因為共度過最艱難的歲月,彼此又是親近的兄弟姐妹,部落的事情都還是商量著來,沒有大的矛盾。但是到了第三代人,生存能力強了,血親的關系有所淡漠,此外,家庭的力量對比有了明顯的差異——有的家庭人員少,有些則人員多。那時候雖然生活的能力和條件有了較大的改善,但糧食還是比較稀缺,于是矛盾就顯現了。人們開始為獲得更多的糧食而有了爭斗。一爭斗起來,自然人員多的家庭占上風,于是,最早的部落首領出現了。人員多的家庭長者開始成為部落的管理者,成為管理者之后,他開始支配部落的各種資源,排擠其他弱小的家庭,形成一人獨裁,一家興旺,權力世襲的局面。

部落的權力成為世襲之后,經過兩代人的發展,其他弱小的家庭或被肢解,或被驅逐,基本上消亡了,而這個家庭又開始了新的分化。又是人丁興旺的家庭奪取了最高權力,又是一家興旺,弱小消亡。

這么反復輪回了三代人,到了名子的太爺這一代。名子太爺的父親是部落的首領,共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名子的太爺排行老三,上面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下面一個弟弟一個妹妹。老大家人丁最興旺,有三兒一女,老二一子兩女,而名子的太爺只有一個兒子也就是名子的祖父。

按理說,老太爺去世后,應該是名子太爺的大哥繼承首領的位子,但名子太爺二哥的能力實際上比大哥強很多,心里不是很樂意,而大哥又怕老二搶走自己的權力,一來二去兄弟倆開始了無止盡的爭斗。有一天,大哥二哥兩家打了起來,大哥打死了二哥,二哥的兒子和女兒打死了大哥,大哥的兒子又打死了二哥唯一的兒子……名子太爺五個兄弟姐妹感情原本很好,卻為了爭奪領導權四分五裂。名子太爺被動地成為了部落的首領。他痛定思痛,決定進行改革,避免這種悲劇再次在這個苦難深重的部落里發生。

從那時起,名子太爺開始探索新的部落管理方法。首先,他嘗試打破部落權力一人獨裁的方式,將部落的管理權力分成農、林、漁、獵、匠五大職能;

然后打破家庭壟斷的方式,通過觀察和比武的方法,在部落內部所有家庭中選出最勝任的人分別擔任這五個職能的長老,由他們分別負責組織分配部落所有人員開展自己管轄范圍的工作;

第三,這五個長老與他一起組成長老會,共同商議和決定部落的大小事務;

第四,他和這五個長老在上任之初便開始有意識地按照從長到幼的順序在自己的下一代中培養接班人。一旦自己死去,就由長子接任自己的職務,如果長子死了,就由第二個兒子接任,以此類推。

名子的太爺較完善地架設了部落的權力結構,但這個理想他剛建立起來,還未來得及進一步加固就因病去世了。他死的時候,唯一的兒子名子的爺爺才十三歲,還沒有勝任首領的能力。此時,名子太爺大哥的長子也就是名子爺爺的堂兄已經二十歲,并有了家庭和子女。家族內部認為堂兄比名子的爺爺更適合擔任部落的首領。與此同時,家族外還有兩個較大的家庭認為名子的太爺既然去世了,自己又有機會爭奪部落的最高領導權了,于是開始進行種種挑釁,希望顛覆名子太爺創建的一切。

在這個危機四伏的時刻,名子爺爺的堂兄挺身而出,聯絡長老會的五大長老,與他們聯合壓制了那兩個家庭,然后召集全部落的人舉行這個部落有史以來的第一個部落會議,讓大家對部落的首領進行公開選舉。

由于名子太爺的改革有效地保障了大多數人的利益,他的創舉獲得了大家的贊同,因此,長老會執掌部落最高權力的模式得以保留。同時,名子爺爺堂兄在這個事件過程中的處理方式也得到大家的認同,于是人們最終選擇由他擔任部落的首領,算是眾望所歸。

新的部落首領確實是一個有能力的人。他對名子太爺的理念有充分的理解,因此在繼承名子太爺架設的管理結構基礎上進行了充分的完善和發揮,比如在長老會中增設了新的職能長老比如史官、記錄官、醫官、媒妁官等。此外,更讓大家刮目相看的是,在首領繼承人的甄選和培養方面,他并沒有選擇自己的兒子,而是選擇了自己的堂弟——名子的爺爺。

十年以后,在名子的爺爺長大成人,并有了自己第一個孩子——名——的時候,首領又開創了部落權力交接的新形式——禪讓。他發起長老會,與長老們商議之后,召集部落會議,當眾宣布將首領的職務禪讓給自己的堂弟——名子的爺爺。他的這個舉措引起了軒然大波,但最終還是順利地完成了權力的交接。為了使這個交接儀式更具有典型意義,長老會里負責部落主要權力的另幾位長老——農、林、漁、獵、匠——共同決定與首領同時把自己的職位禪讓給各自的繼承人。

那一天絕對是這個部落歷史上最重要的歷史時刻之一。從那一天起,這個部落終于在原罪、野蠻、黑暗的歷史中跳脫出來,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公平、善意和傳承美好的時代。也是從那一天起,經過兩代人的努力,這個部落終于建立了一個相對完善的權力交接模式——長期培養,整體禪讓,避免一家獨大,也避免老人弄政。

名子的爺爺和以他為核心的長老會登上舞臺以后,在前人的基礎上作了進一步的探索和完善,基本架設了部落現在的管理格局。二十年后,名子的爺爺沿襲前輩傳統,鄭重地把部落管理的權力禪讓到了名和以他為核心的長老會的手里。

名和以他為核心的長老會兢兢業業地管理了部落二十余年,使部落又有了質的飛躍。部落總人口從名子爺爺時代的一百人左右發展到現在的兩百余人,家庭數從二十余戶發展到五十多戶,尤其在生產方面從當時的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到現在的年年有余糧,人人有衣穿。更顯著的是在生產技術和工具方面有了質的提高,并開創性地將野獸進行馴化,開始養殖雞、羊、豬、狗和魚,還在長老會中增加了牧的長老。此外還有許多其他的變化舉不勝舉。

在進步與美好的同時,部落也存在著巨大的危機。

經過幾代長老會的管理,首領的權力大大削弱,長老會內各職能長老,尤其是負責生產的幾位長老的權力大大提升,而長老們在行使職權的過程中缺乏監督和約束。生產直接關系著部落的生死存亡,是部落里最大的事情,因此負責生產各個領域的職能長老擔負著重大的責任。責任大,權力也大,他們有能力調動部落所有的資源去做任何事情。與此相應,涉及生產的所有人事安排一般都是長老決定的,長老會內的其他長老和首領難以介入。

經過幾代長老會的世襲發展,幾乎每一位生產長老的身邊都團結了一大批世代忠誠的死忠分子。這些人在長老們的授權下落實生產任務,也幫助長老們拉幫結伙,不斷壯大力量。一些居心不良的長老甚至放縱下屬營私舞弊,巧取豪奪,變著法子侵吞部落的糧食和物資。經過三代人的發展,生產長老們急劇膨脹的實力已經嚴重地危及首領對部落的領導地位。許多事情現任首領名甚至都無法正常地了解。

雖然每一位生產長老都有明確的管轄范圍,都有調動部落所有人員參與生產的權力,但當面臨多項生產并行——比如秋收這樣比較復雜的生產季節,農、林、漁、牧每一項都同時需要安排大量人員落實——的時候,為了盡快完成生產任務,長老們之間不可避免地發生各種摩擦。

此前,每一個大型生產季節到來之前,首領名都會召集長老會,通過協商的方式解決人力的問題。但近年以來,隨著長老們的實力越來越大,相互之間的矛盾越積越多,長老會儼然已難以協調長老們的職權關系,反而成了他們爭權奪利的場所。首領名不知是年事漸長的緣故,還是由于缺乏管束的辦法,他顯得越來越力不從心。

像這次的秋收長老會,農二子的父親農就與漁爆發了劇烈的沖突。在先行儲鹽還是捕撈水產的問題上,他們爭執不下,差點大打出手。最后還是老首領名子的祖父出面才平息了這場爭端。

農是部落最古老的長老,林、漁、匠等幾個長老都是在部落發展的過程中從農的管轄下獨立出來的。雖然其他長老的設立分化了農長老的責任和權力,但由于農長老負責生產糧食,而糧食生產一直是部落的頭等大事,幾代以來一直一家獨大。歷代部落首領一直試圖通過種種辦法限制農長老的權力,但所有努力一旦面對長老世襲的規則,最后都瓦解了。而在農長老這邊,一方面擁有超越其他長老的權力,但又因此長期受到首領和長老會的壓制,這個家族對首領和長老會充滿了復雜的感情。

現任農長老正當壯年,正處于人生中最好的時候,當他聽說首領名準備近期禪讓,籌備在禪讓時對長老會進行調整,并要與他一起走出部落,去探索群山外的世界的時候,便變得肆無忌憚起來。他散布謠言,說在史子婚禮圍獵時,名子領導的小組盲目闖進禁區,結果被惡魔襲擊了。惡魔警告他們,十年之內部落不允許進行禪讓,否則將讓災難降臨。

謠言散布得很快,搞得部落里人心惶惶,人們看到他們都要退避三舍,仿佛瘟疫。

名子找史子就是為了這個事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阴县| 博客| 忻州市| 南部县| 个旧市| 湘潭市| 当阳市| 古田县| 蓬莱市| 吴江市| 平山县| 泾源县| 比如县| 泰安市| 怀来县| 千阳县| 安福县| 吉隆县| 桐乡市| 嘉义县| 屏东市| 蓬莱市| 萨迦县| 临江市| 广州市| 新龙县| 南皮县| 宁国市| 百色市| 盐津县| 巴楚县| 通道| 漠河县| 浙江省| 兰考县| 吐鲁番市| 盖州市| 黑山县| 文水县| 徐水县| 柏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