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5章 西羌諸族皆豺狼 ,巧計連環(huán)騙君王

鄴城敗北,劉顯自知退退守邯鄲是死,舉兵自立也是死。已經(jīng)被冉魏殺的嚇破了膽,只得選擇降魏。

既是投降,總得要表示自己的誠意,目前,對冉閔而言,恐怕最具誠意的怕是只有那石祗的項上人頭了。

劉顯想到這里,隨即修書一封,讓人送到魏國。

冉閔一看書信,當即大笑起來。

眾將不解,冉閔以書信示意諸將,說道:“那趙國將軍劉顯,已被我嚇破了膽,想用趙國皇帝石祗的人頭,以表誠意,歸降我大魏!”

既然以石祗人頭作保,想來也不會有詐,眾人聽了自然高興。

魏國已疲,連年征戰(zhàn),民生凋敝,天地荒蕪,若再作戰(zhàn),國力早已不堪重負。如此,暫時休養(yǎng)生息,實屬百利而無一害。

邯鄲城里,苻健盡心盡力服侍趙國皇帝石祗。那石祗已經(jīng)沒有可以依托之人,對苻健甚是信任。苻健趁機進言道:“那冉閔已是強弩之末,國內(nèi)百姓流離失所,人心早已不齊,若是現(xiàn)在繼續(xù)進攻他,反而讓他民心齊聚,奮力一搏,以抗外敵。堡壘最容易從內(nèi)部攻破,倒不如讓他自己滅亡。”

石祗一聽,覺得很有道理。但他依舊想殺了劉顯,倒是苻健覺得,如今國內(nèi)形勢,那劉顯有罪,其罪當誅,但邊關(guān)守將,若輕易斬殺,恐生異變,勸其隱忍。

于是,傳旨人劉顯死守平陽。

邯鄲和枋頭,那是苻健的屬地,暫未遭受戰(zhàn)火硝煙,在苻健的治理下,田壟青青,馬畜彌山,農(nóng)耕畜牧未曾落下。氐族百姓可謂安居樂業(yè)。可相較長安一帶,此地自不能比。長安地處關(guān)中平原,地廣人多,農(nóng)業(yè)發(fā)達,經(jīng)濟繁榮,正是大有可為之地。奈何此時被杜洪據(jù)為己有,杜洪為漢人,故而占據(jù)趙國土地,向晉稱臣,自封為征北將軍,雍州刺史。

于是,苻健向石祗獻計,道東進既然受阻,當西向收復(fù)失地。那魏國領(lǐng)地早已千里焦土,自然比不了關(guān)中平原的富饒之地。若是攻占了長安,糧足錢豐,再圖霸業(yè),豈能不成!

石祗有些猶豫。苻健誠懇的說道:“陛下無須多慮!現(xiàn)在長安安穩(wěn),百姓士卒,俱疏于防備,正是絕佳的時機,你且先收聚州郡兵力,派劉顯將軍為先鋒,我為后援,必定一舉拿下長安,到時候陛下坐在那長安的金鑾殿中,豈不比這小小邯鄲城中威風(fēng)!”

“若是劉顯撤軍,魏國來攻,平陽城豈不是落入魏國之手?”石祗依舊在猶豫。

“陛下英明,那冉閔平陽一戰(zhàn),得千余人狼狽逃竄而回,鄴城雖敗,一來敗在鄴城城堅,二來敗在劉將軍輕敵。以冉閔目前情勢,守城尚顯余力不足,何況攻城呢?”

石祗到底經(jīng)不住勸說,果然讓劉顯為先鋒,從平陽直往長安。

劉顯知石祗此人,優(yōu)柔寡斷,小肚雞腸,絕非成大事之人,況和魏鄴城一戰(zhàn),早已和魏盟約,投降魏國。只是一直不知怎地取得信物。現(xiàn)在一來,反而給了他一個絕佳的機會。

劉顯率軍繞道過邯鄲,求見石祗,獻言道趙軍新敗,軍心不穩(wěn),讓石祗御駕親征,以鼓舞士氣,穩(wěn)定軍心。

石祗自然不愿意。苻健見此情勢,知若是石祗不允,劉顯必定不會出兵,便從旁慫恿,石祗方才同意。

石祗聽聞苻健言語,心中已經(jīng)做著長安高殿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帝王夢,卻不知此去未必有歸途。

正所謂:

趙帝原欲收氐羌,

無奈西羌皆豺狼。

無利可圖引兵去,

巧言連環(huán)騙君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湖县| 郧西县| 长兴县| 临安市| 徐水县| 若羌县| 温州市| 北碚区| 菏泽市| 南康市| 津南区| 中山市| 磐安县| 秭归县| 肇庆市| 襄樊市| 萍乡市| 民权县| 尚志市| 襄垣县| 共和县| 邹城市| 成武县| 班戈县| 临漳县| 湖南省| 任丘市| 纳雍县| 开江县| 罗江县| 开原市| 清水县| 小金县| 静乐县| 宜城市| 西畴县| 广元市| 昌江| 荆州市| 九寨沟县| 东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