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 名韁利鎖
  • 卜九九
  • 4148字
  • 2017-08-24 21:43:36

我從哪里來,要往哪里去?也許,一個人活著的終極意義就在于一生都在致力于尋求這個問題的答案。這就像你每天都問自己一遍,我為什么活著?活著的意義是什么?活著似乎就是為了度過每一年的三百六十五天,每一天的二十四小時,每一小時的六十分,每一分的六十秒。無疑,每一個這一秒都不同于前一秒,每一個這一秒都意味著我們迎接的是全新的自己,面對的是全新的開始;每一個這一秒都預示著我們離終點越來越近,離起點越來越遠。

正如美輪美奐的銀河是由數以千計的恒星構成的一樣,我們并不算短暫的一生也是由無數個分分秒秒組成的。每一個晴朗的夜晚我們都能看見那條乳白色的亮帶橫掛在璀璨的夜空,而每一個黎明的到來那陽光普照大地的明媚早晨都在向我們宣告,組成我們人生的時間的軸輪正在勻速轉動,沒有什么阻力能阻止它前進,也沒有什么動力能推動它加速。最終,這個穩中求勝的軸輪就這樣攜帶著我們一同步入那古老而神秘的墓穴,在塵土之下和那些已故的亡魂一同在寧靜的夜晚欣賞著銀河的壯觀和磅礴,一起回味著那些關于它的美麗遐想,彼此講述著那些關于它的動人故事。

到頭來,我們始終沒有弄明白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么!

那個為了全人類的罪過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穌曾謙卑地告訴我們,活著就是為了贖罪。那么,有人一定要問,我們究竟犯了什么罪?是啊,我們究竟犯了什么罪,為什么一生都在受苦?窮人在受肉體之苦,富人在受精神之罪,沒人能幸免于難。有人又會對我們說:當然了,囚禁人類的正是苦難這座戒備森嚴的監牢,而且是人類自行畫地為牢的;人啊,一點也不傻,知道活著就是來受罪的,不然,人一出生為什么不是大笑而是嚎哭?

我們都是哭著來到這個世界的,因而對于這樣的措辭竟無言以對。那么就保持沉默吧,沉默是金。可有些人不甘心呀,非要問個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此人就問了:人有那么傻嗎?為什么非要作繭自縛?

問得好,但這個問題無異于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要知道,真相有時最傷的是真相本身,最難以接受的也是探究真相之人。只是因為真相有時殘酷到令人不僅無法接受,甚至于無法忍受。因此,世人大多熱衷于假象,視假象為瓊漿玉液,不僅貪杯,而且十分樂意沉浸其中醉生夢死。

那么,人是用什么法杖自行畫地為牢的呢?又為什么一定要作繭自縛呢?簡而言之,用一個詞作答便能令提問之人心服口服。那便是欲望!沒錯,欲望是這個世界上囚禁人類最殘酷、也是最陰暗的監牢。這雖然是一座無形的監牢,卻實實在在得堅不可摧,撼不可動,幾乎沒有可攻破的方法。這座監牢的坍塌只有一種非常悲哀的可能性,那便是有賴于內部的自行瓦解。換句話說,就是生命的隕落。人一死,欲望隨之消失,監牢自然不攻自破——真的是既諷刺又可悲的解脫方式!

這是多么殘酷的事實啊,但它就是真相,即便你心碎了也改變不了現狀。但人類還有一個法寶,幾乎百試不爽,那便是自欺欺人。人會自討沒趣、甘愿受苦嗎?當然不會。誰會承認自己就是傻瓜,白癡從來不說自己是白癡。因而,宗教應運而生,成了人類精神苦難的庇佑所。

于是,問題迎刃而解了。

從哪里來,到哪里去?這個問題在表面看來,答案信手拈來:從娘胎里來,最終歸于黃土,任何生命都無一例外。

但誰會甘心最終歸于塵土,被后世之人踩在腳下呢?于是,解救世人于苦難之中的宗教就這樣誕生了。它告訴你,這宇宙間還有一個地方叫天堂,一個地方叫地獄,人死后并不一定非要歸于塵土。這樣一來,靈魂歸往何處就多了幾種選擇的可能性。打娘胎里來的這個事實鐵板釘釘毋庸置疑,可最終歸于哪里便依個人行為而論了。因此,宗教的蔓延和推廣讓所有追隨和信仰它的人都深信,只要在生前行善積德,死后必定能入天堂,也就不必去地獄受罪。

于是,新的問題又來了!何為天堂,何為地獄?這依舊是一個無解的問題。因為這一抽象存在從來就不像那可讓人充饑的牛奶面包那樣真實可信,它充其量只是一種蠱惑人心的杜撰或想象。前者是一種寬慰式的寄托,使相信之人對死亡不再心生恐懼,反而充滿了并不十分明確的憧憬和期許,以期死后能到另一個世界享受難得的幸福和平靜;后者是一種制約式的束縛,使相信之人不敢明目張膽、恣意妄為地為非作歹,深恐死后整天被酷刑折磨,在九泉之下不得安寧而含恨終身。因而在惡念滋生時稍有收斂,偶爾也會故意做點兒好事,雖然這樣的行為多有私心。

然而任何事都不能一概而論。假如這世界真的存在所謂的天堂和地獄之說,試問,誰敢說自己的一生功德圓滿、不可指摘,得以光明磊落、暢通無阻地直達天堂?誰又能說自己的一生惡貫滿盈、罄竹難書,從不曾有過片刻的柔情,繼而可以絲毫不抱負屈含冤之心而直入地獄?誰在人生的某一刻不曾動過邪念?誰又在心弦疏于警惕被用力撥動之時不曾有過惻隱之心?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所謂的天堂和所謂的地獄是否真的涇渭分明?這渾濁不堪的世界有時連是非善惡都不能有明確的尺度和標準,又有什么資格去要求那并不是天生生就一副鐵石心腸的蕓蕓眾生?哪個膽大者敢坦坦蕩蕩地站出來聲稱,自己敢為這人間的一切做個不偏不倚、公平正直的大判官呢?無疑,這是一件連純潔的天使和狡黠的魔鬼也羞于接手的事情,更別說是瑕疵百出的平庸之輩了。

不可否認,但丁曾跟隨維吉爾到地獄、煉獄、天堂游歷了一圈,但那充其量只是神游并不是親歷。因此不足為信,但可以引以為鑒。

宗教在某種意義上就是一個堂而皇之的大騙局,不過公平地講這也許算得上是全世界最善意的謊言了。因為它巧言令色的鼓吹行為只為了一個目的:勸人向善。雖然有點威逼利誘的嫌疑,不過基于善是人間大德大愛,也算是功過相抵了。

有宗教信仰的人都深信,出生是不能選擇的,但死得其所卻完全有可能辦到。然而,在現實意義上,即便單單是活著這一件普遍存在且不得不茍且周旋的事就耗盡了一個人一生的心血,到最后,我們真的懷疑自己是不是還有精力去探討和決定如何心滿意足地去死。

現在,言歸正傳,我們只探討活著這件不易之事,因為死既不是一件急于求成之事,又不是一件值得勞神費力之事。死!只是一件必然會發生的事。

出生,何為出生?我們可以這樣說,站在出生者的立場而言,出生是遺傳基因得以表達的結果,而站在孕育出生者的立場來說,出生意味著偶然性、隨機性和目的性。偶然性指得是意外懷孕,隨機性指得是事先不能決定要男要女,而目的性指得是母親自我生命的延續,也叫再現。其實,從根本上來說,一位母親孕育胎兒都是有目的性的。其目的性有三點:

(一)傳宗接代。

(二)排遣孤獨。

(三)養兒防老。

在人的意識領域里,無論做任何事都是為了滿足自身的本能要求和自我的精神所需。只要是人,一輩子所做的事其動機不外乎這兩點。

然而有一點毋庸置疑,即我們從一出生便被安置在一個地方。這個地方無論是廣袤無垠還是彈丸之地,貧瘠或是富庶,安靜或是喧鬧、人與人之間充滿著友愛與互助或者充斥著仇恨與敵視,都不是我們能夠決定的。我們什么都不能決定:出生、性別以及死亡。所有代表人的一切屬性,作為一個自然人從頭到腳都無法決定,也不能選擇。那么,決定這一切的究竟是什么呢?是那該死的基因。這一切都是孕育者以基因的形式傳給我們的。沒錯,基因決定生命的特質,而出生決定生命的背景。一個人的一生如果特質精良,背景雄厚,那么這個人有可能會幸福,且活得如魚得水。反之則亦然。

一個不容忽略的事實讓我們明白,生而為人終其一生我們似乎都是被動的,對自身條件以及外在環境都無能為力。這是人的悲哀之處,亦是生命的缺憾之點。如果說生命都是遵循本身所客觀存在的固有規律而活動的,那么是什么決定和影響了這種固有規律?這種固有規律既然決定了生命的運動形式,那么它是否該為我們人生的不盡如人意而負責,為我們總是耿耿于懷的不佳情緒而買單?因為這種運動規律可謂主導了我們一生的走向。在這條被哲學家稱其為規律的動蕩不安又莫可名狀的紐帶上,我們被裹挾著一路不由自主、披荊斬棘又心里沒底、惶恐不安地向前走,最終疲憊不堪、身心俱傷地和死神碰面了。

死!在某種意義上竟然成為了一種解脫,是對活著的一種終極挑戰。沒有人能說得清,在這場歷時漫長、以寶貴的生命為代價的殘酷角逐中,誰是最終的贏家。是那不堪重負的死亡,還是那茍延殘喘的求生?無疑,沒人敢當這場角逐的公正裁判,因為只要是造物主承認的存在體都是這場角逐的參賽者。而分別站在以意志和精神為支點的這個蹺蹺板兩端的這些存在體必定最終倒向死亡那一邊,因為所有異途同歸的論據都證明,在這個越來越殘酷、冷漠、疏離的世界,有時死亡的誘惑遠勝于求生的本能。

當生與不生不是一個人所能決定的時候,當這個人被他的母親因沿襲世俗傳統的本分以及擔起延續生命的責任而孕育了。盡管在孕育的過程中這個充滿無私奉獻精神的母親受盡了各種母性的磨難和凄苦,最終在得以解脫的同時,也被賦予了更多的考驗和磨礪。但那種無法逃避的共同命運正是以這種方式把兩個血肉至親在充滿變數的求生之路上捆綁為奴了。孕育者傾其所有的付出,被孕育者備受煎熬的接受。而事實證明,生命依賴于遺傳,遵從于從屬關系,同時卻具有獨立性和多樣性。當一個孩子能獨立思考,自行做主的時候,他突然發現母親對他強大的控制欲和自私的占有欲,以及強詞奪理的束縛和牽制,這一方面使他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了根深蒂固的依賴性,一方面又痛苦地感覺到不自由。他開始質疑母親的所謂的無私的付出,這讓他驚駭,但更讓他驚駭的是,他意識到這種看似無怨無悔的付出并不一定是自己真實所需的和真心想要的。于是,在這種矛盾重重的意義上,母親基于血脈相承而不得不承擔的一種責任不可避免地糾纏在看似天經地義、合情合理的人倫孝道之中,漫長的一生都在不得不盡責的委屈中煎熬度日。而對于孩子來說,又何嘗不是叫苦不迭。那種無法選擇的基因遺傳,讓生命的美中不足有苦難言;那種基于義務和責任的付出,必定要得到一種同等價值的回報和孝心,這雖然不是真金白銀的等價交換,但卻無疑是考驗良心和德行的一種尺度。而這種尺度,像鞭笞之刑一樣,終其一生都在驅趕著至親的雙方,執意逼迫他們放棄天然的自我,違背自己的天性所需,在南轅北轍的道路上一定要殊途同歸。

這是愛的代價!也是愛的傷害!更是愛的悲哀!但同時亦是愛的高貴和深邃。誠然,這世界沒有真正的尺度和準則可言,一切的準則和尺度只在個人的心中。因此,無論是愛與被愛,還是責任與義務,我們都竭誠地祝福每一個善良的人在能寬宥他人的同時,更要學會誠實地善待自己。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玉县| 金坛市| 南川市| 南岸区| 迁西县| 宿州市| 丰城市| 富源县| 广安市| 台湾省| 南通市| 翁牛特旗| 鸡西市| 四子王旗| 绥中县| 福州市| 泽州县| 房山区| 墨江| 且末县| 尼木县| 靖安县| 丽江市| 汶川县| 蚌埠市| 天门市| 大连市| 和政县| 云和县| 福海县| 洛宁县| 高台县| 客服| 临邑县| 溧水县| 织金县| 宣化县| 凌源市| 海安县| 濮阳市| 苏尼特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