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時未過,楊貴蘭已舊醒了過來,卻見沐斌還正在熟睡,悄悄地先自己起身,剛要下床,就被一把拉回了床上。
沐斌睡眼惺忪地說:“昨夜是我們的初夜,你就沒有一點貪戀嗎?再讓我抱著睡一會兒吧!”
楊貴蘭心里笑開了花,嘴上卻說:“不可貪睡。沐府家訓,你難道不知道嘛?快過年了,這府里還有好多事情要做呢!你平時不也是晨起習武的嗎?”
沐斌閉著眼睛說:“你也說是平日了,今日可不是平日,昨夜是我們初夜嘛!我自然是傾盡全力了,我需要休養。你就再陪我睡一會兒吧!讓我再抱一會兒。”
楊貴蘭聽沐斌那么慵懶地語氣讓她忍俊不禁,真像個孩子似的,這哪里還是平時英明神武的少將軍??
“那你就再睡一會兒吧!我真的得起來了,今天真的好多事情呢!今天是要去置辦年貨的。再晚些,恐怕過年大家就要餓肚子啦!”楊貴蘭說完還是堅持起床了。
可剛下床,竟沒想到雙腿竟有些邁不開步子,又酸又脹,可就算有些不適,今日那么多的事情還是得處理好。
其實,楊貴蘭起床后,沐斌就沒什么心思再睡了,只是還有些回味,一時不愿起來。既然楊貴蘭要置辦年貨,沐斌又怎么可能讓她一人辛苦呢!于是,他也準備起床。
楊貴蘭正在梳妝,鏡子中見沐斌起來了,便走到沐斌面前,為他穿戴好。
“夫人,你為我穿衣,那我為你描眉吧!”沐斌提議道。
楊貴蘭看到沐斌那么有興致,就笑著點了點頭。
小玉見小姐與姑爺之間氣氛愉悅,心里也樂壞了,這下小姐終于守得云開見月明啦!
楊貴蘭見沐斌描眉描地甚好,忍不住就問他說:“你是不是給別人描過眉?為何會如此嫻熟?”聽楊貴蘭這樣問,沐斌反而“噗嗤”笑了出來,說:“你是不是吃醋了?我若給別的姑娘描過,你又當如何?”
楊貴蘭見他就是要調侃她的樣子,生氣道:“你若常給別的姑娘描眉,我就再也不要你描眉了!”
沐斌笑著說:“逗你的,怎么可能為別的姑娘描眉呢?我十五歲就跟著父親上戰場!哪里有時間給姑娘描眉啊!我是因為小時候總是被罰寫字,可我呢就不好好寫,總是拿字帖描,所以現在特別會描眉。”
楊貴蘭笑著說:“你小時候就那么不愛寫字?我才不信呢!我看過你的字,剛勁有力,筆鋒收地很果斷,你的字那么好怎可能不愛寫字!”
沐斌竟然聽到楊貴蘭夸他的字了!“我第一次聽到你夸我!”沐斌笑著說道。
“快說,道是為什么那么會描眉?”楊貴蘭追問到。
“你還真是打破沙鍋問到底,其實是因為我也常畫人物的畫像,所以才會描眉的,我小時候有個特長對見過的人過目不忘,對別人描述的人物也能描繪地八九不離十,所以,以前父親常讓我幫他畫一些畫像。我想這也是我為什么可以描得那么好的原因吧!”沐斌自豪地說到。
楊貴蘭聽他這樣說,突然想起之前在筠軒看到他畫的姑娘畫像,他一定也有什么故事吧?不過或許她不該深究那畫像了,現在他們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夫妻了,以后都要互相信任,就算他以前有過什么人,那也不該再追究了。
沐斌見楊貴蘭發起呆來,便問她怎么了?楊貴蘭卻笑著搖了搖頭,說:“好了,不早了,去給父母親請安后,該出發去置辦年貨了。”
楊貴蘭起身,沐斌便牽起她的手來,楊貴蘭見此舉動,不由得笑起來。小玉在一旁見此情景,高興地不得了,“原來那封信那么管用!竟然讓小姐姑爺進展神速。”
沐斌聽小玉自言自語,便問:“什么信?”
楊貴蘭一想那信現在也不重要了,反正信上的內容他們已經面對面說開了,就笑著說:“沒什么了!我們趕緊去吧!”
沐斌也笑著點了點頭,兩人手牽著手,時常四目相對,滿眼都是濃情蜜意。看得小玉心里都甜甜地。
兩人一起來到沐晟將軍和徐氏面前請安。徐氏見兩人與往常不同了,眼里全是對方。離開后沐晟將軍開口道:“小夫妻還是應該要待在一起。之前去云南,沐斌對貴蘭還是只字不提,你看回來不出一個月,兩個人的感情就好的不得了了。”
“貴蘭大方得體,又才智過人,我早就猜到斌兒一定會喜歡的。我們呢就等著抱孫子吧!”徐氏心里雖然知道貴蘭或許沒辦法給沐府繼承香火,但是,又不能告訴老爺,只好若無其事地這么說。
沐斌與楊貴蘭剛要上馬車,紫荊姑娘便跑到沐斌面前說:“少將軍,您要出門?讓我跟您一起去吧!”
沐斌為難地看著楊貴蘭,楊貴蘭微笑著對紫荊說:“我們去置辦年貨,紫荊姑娘一起吧!”
沐斌沒想到之前楊貴蘭很在意他和紫荊走得近,還誤以為他有納妾的想法,現在竟然忘得一干二凈,對人家那么好?真是看不太懂女人的心思。
楊貴蘭拉著紫荊上了馬車,三個人同坐在馬車里。沐斌本想就只有夫妻兩個人出去,沒想到又多出一個人來,他自己覺得甚是尷尬,不過楊貴蘭卻一改常態,竟然滔滔不絕起來。
楊貴蘭一直拉著紫荊的手,十分熱情地說:“上次夫君要為紫荊姑娘采買,當日衣裳是買好了,可就在買配飾的時候,遇上了賊人,最后,竟將原本看中的那支釵給忘記了。今日既然紫荊姑娘也在,就一起去,再去挑些你喜歡的,就當補償!紫荊姑娘可千萬不要客氣啊!你可是夫君的救命恩人,夫君一直記在心上。”
紫荊看著楊貴蘭如此不同尋常,心里不得不防范起來,昨天從小玉手里截走的信,她看也沒看直接毀了,現在倒是后悔起來了,應該看了再毀的。現在,楊貴蘭這樣反常難道跟那封信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