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紫霄宮中分座次
- 悠悠洪荒
- 微風(fēng)清聆
- 2600字
- 2017-07-23 10:30:00
三清與伏羲、女媧雖是徒步而行,沿階梯步步走上,但卻也是極快,不多時就到了玉階盡頭,那便是泰元峰頂了。此處雖然是玉京山巔,但是并不狹小,反而十分開闊,竟是一片平坦。再往前走去,則是到了一座宮殿門前。這宮殿并不是富麗堂皇,也非為恢弘壯闊,卻是古樸自然,似有無窮道韻,不可言說。
在宮門上,懸掛著一方匾額,匾額上乃是三個大字——紫霄宮。
洪荒之中,自是不需要文字。凡至天仙之境,皆能洞曉仙家妙語聲聞之法,能使己聞,亦能使他人聞。互相交流,一念便知,信手寫下,自有道意蘊(yùn)含其中,妙不可言。可若是論道相談,亦或是對方刻意施展神通阻攔,那就要看境界道行了。倘若道行未至,自然無法明了,不知便是不知。不過既然是相互探討,那就是互相印證,又不是要故弄玄虛,平時哪個會來故意為難?
這“紫霄宮”三個大字,當(dāng)然也不是常人所說的“字”,而是道之顯化,卻又有些不同。無論所見者是何人,只要看到了,便都能明白,這寫的就是“紫霄宮”三個字。
三清等五人先是對著宮殿行了一禮,然后便向?qū)m殿走去,但他們在宮門之前又停了下來。如今宮門大開,卻未見到主人,未曾得到他人允許,怎可擅自入內(nèi)?眾人便準(zhǔn)備上前問詢。
恰在此時,宮殿里面走出一男一女兩個清秀童子。仔細(xì)看去,這兩個童子道行卻是不低,竟然都到了大羅金仙之境。
兩個童子走出門來,齊聲對這五人作揖道:“貧道昊天(瑤池),見過諸位道友。如今開講之日未到,請眾位道友先入內(nèi)等待。”說罷,這昊天、瑤池便將眾人向?qū)m殿內(nèi)部引去。
眾人自然急忙回禮,口中稱謝,便跟著進(jìn)了宮殿之內(nèi)。
走進(jìn)宮殿,眾人不禁四處觀望。
只見這宮殿內(nèi)部亦是玄妙無窮,古樸自然之中,又透露出一種神秘莫測的感覺,難以用言語表述。向四周望去,唯見一片朦朦朧朧,窈冥恍惚,竟是看不出這宮殿究竟有多大。而向上望去,亦是不見其頂,不知道有多高,與在宮外所見全然不同。無限擴(kuò)張之法,并非玄奧之術(shù),凡修行有成之人皆是通曉,但能讓他們這已達(dá)大羅巔峰之境的強(qiáng)者都看不明白,卻也足以顯得鴻鈞道行之高深。
再往前走去,又見宮殿里面立了一法壇,高有丈六,應(yīng)是鴻鈞講道所用。
眾人行至法壇前方,又有一秀麗童女走了過來,對眾人施禮:“貧道瑤臺,見過諸位道友。這方法壇,便是老師講道之處。請諸位道友自尋地方坐下,靜待講道之日。”
這童女便是瑤池的師妹了,道行也與她師兄、師姐相當(dāng),眾人又是紛紛回禮。昊天與瑤池將眾人引入此地之后,便與瑤臺簡單溝通了一番,然后分別站到了宮門兩旁,而瑤臺則是侍立在了法壇旁邊。
紫霄宮里極為寬敞,地上足足放置著數(shù)百個蒲團(tuán),供眾仙家打坐之用。不過,看見法壇前方那排只有七個蒲團(tuán),眾人自然知道,其中定是有些緣法。
太上只看了一眼,便是知曉,那前三個蒲團(tuán)應(yīng)是自己兄弟三人的,他也不多言,帶著元始、玉宸便坐上了當(dāng)頭三個。伏羲演算之法足以與太上相提并論,當(dāng)然也知第四、五個蒲團(tuán)分別是自己和女媧的。他正打算和女媧走上前去之時,兄妹二人心中忽生感應(yīng),卻是齊齊停住了腳步,同時轉(zhuǎn)身向后看去。
此時宮門大開,又有兩男兩女,分別結(jié)伴從門外走了進(jìn)來。那兩個男子一著明黃,一著赤黃,兩位女子一個為品月服飾,一個為月白衣裝,正是太陽星上的帝俊、太一,以及太陰星上的羲和、常羲。
奇怪的是,這四人同時進(jìn)來,仿佛是約定好了一樣。可他們兩兩為伴,雙方又一直保持著一段距離,不僅沒與對方說一句話,甚至連看都沒看一眼。顯然兩者的關(guān)系,并不見得有多么融洽。
他們的情況,其實(shí)也并不復(fù)雜。在得到消息之后,這四人又在洪荒走動了許多時日,算算萬年將過,就都盡快趕了過來,卻不曾料到,雙方恰好在玉京山腳相會。帝俊、太一出自太陽星,羲和、常羲出自太陰星,氣息感應(yīng)之下,再微微一算,自然都明晰了對方的根基。
他們互不相識,游走洪荒之時,雖然見過形形色色的人物,但是還沒見過同出于星辰之上的。按照常理,當(dāng)然是要相互見禮問候,簡單了解一二。
可是帝俊、太一見對方兩個都是女子,他們本就素不相識,若是主動問詢,卻是顯得輕佻了點(diǎn)。而羲和、常羲個性矜持,見他們兩都是男子,自然不肯提前說話。
故此兩撥人馬這禮是見了,問候也問候了,卻各自都是不發(fā)一言,也未曾自報(bào)家門,倒是都在等著對方先說。哪知道這一路走來,個個都是守口如瓶,都走到宮殿門口了,卻是連對方名字都不知道。
這四個人走進(jìn)來時,正好是伏羲、女媧準(zhǔn)備走向蒲團(tuán)的時候。
伏羲乃是先天至陽本源所化,女媧為先天至陰本源所成,那四人則分別出自太陽、太陰兩星,修行法門也多為陰陽之術(shù),冥冥之中自有玄妙,是以眾人皆有所感應(yīng)。伏羲、女媧知曉,這四位定是與日月二星頗有些聯(lián)系,而帝俊等人也看了出來,那兩人的修行,與自己所修亦有相通之處。
伏羲性格隨和,見到四人走了過來,場面頗有些尷尬,他也不著急坐下,而是領(lǐng)著女媧率先見禮。帝俊、太一、羲和與常羲這四人,也知對方道行高深,不在自己之下,見得對方主動行禮,亦是匆忙向其回禮。
聽得伏羲言語,他們也知道這兩人是一對兄妹,關(guān)系匪淺,卻是紛紛走上前去。不過這四人彼此之間還不是很熟,各自有所顧慮,故此帝俊、太一走向了伏羲,而羲和、常羲則更偏向女媧。
“諸位道友,相逢便是有緣,何必一直站著,不如坐下再談。”看著這六人都是站著說話,瑤臺擔(dān)心他們有擾紫霄宮清凈,不由得出口勸道。
伏羲轉(zhuǎn)身道了聲歉,便和女媧分別走到那第四、第五個蒲團(tuán)上坐下。
太一看法壇前還有兩個蒲團(tuán)空著,見到伏羲、女媧坐下,便欲向他們身旁那剩下的兩個走去。帝俊亦擅演算之法,雖是不如伏羲,卻也沒差到哪去,自然知道那兩個蒲團(tuán)與自己兄弟二人無緣。他一把將太一扯住,搖了搖頭,便和太一同坐在伏羲身旁的蒲團(tuán)上。羲和與常羲看到這番情景,微微一笑,卻是再沒看那兩個蒲團(tuán)一眼,互相牽著手,走到女媧身旁坐下了。
這太陽星、太陰星上的四人,不好意思率先開口,便分別借著與伏羲、女媧相談的機(jī)會,順道與對方搭話。而大家都并未刻意隱瞞,眾人沒過多久,也就互相清楚了對方的根基,相處更是融洽。六人相談,好不熱鬧。
“對了,當(dāng)初我與女媧化形之時,感受到的氣息……或許,他們知道是怎么回事。”
談話間,伏羲忽然念及往事,心中想到,當(dāng)年的疑惑,正好可以向眼前四人詢問,不禁朝女媧看去。正在此時,女媧也將目光投向了伏羲,顯然二人想的正是同一件事。
只不過,兩人目光剛一相對,這對兄妹就同時搖了搖頭,各自將視線移開。
紫霄宮中尚有外人,此事或許涉及對方隱私,如今還不便詳談。伏羲、女媧一念至此,也就只好將心頭的疑問暫且按下,想到等日后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