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自我掙扎后,施卷認為成為一個冷漠的人也沒什么,這樣只有良心受到譴責,別的再也無法傷害到她。
她與小李還是正常處著,有空就一起玩游戲,沒有手機的時候就好好上課。
但是她變了,越來越覺得沒什么意思,不想處了,覺得很煩。
她這樣斑點多多的人,也開始挑三揀四了起來。
小李比她小一歲,十分粘人,過強的掌控欲,基本上每次放假的時候沒有一分鐘他們沒有聯系的時間,不是在打游戲就是在打電話。
施卷也不想傷害他,可是覺得自己也沒有那么喜歡他了。
掙扎許久,在小李生日,送完禮物還清人情后,施卷提出了分手。
這個男生不同,不像初戀男友那么毫不留情,他太執著了,打了一個又一個的電話來挽留。
發了許多長篇大論,甚至被拉黑后,找上了施卷的舊識好友詢問。
舊識好友和施卷說了,十分感慨,說這個男生得多喜歡她啊,這么卑微,無助。
施卷當然愧疚,但是愧疚也不是愛,她只愛她自己。
但還是要得有一個理由,她確實是厭煩了,無趣,沒有自由的網絡上的相處,打游戲時無聊的報備猜忌與生氣。
便將小李加了回來,說是高中沒考好,希望能夠考上一個好大學,便不談了。
小李說會等她。傻子,那便等吧。
于是好友還留著,但是心已經不在了。
在過了將近半年之后,班里有個長得白凈可愛的男生引起了施卷的注意。
她現在也出落得漂亮,雖然只是耐看型的,但是也比普通人好上一點。
施卷便去班里加了他的微信,聊了一個周的話題。
然后便步入正題了,竟然莫名其妙的處上了,施卷也很恍惚,這個男生和她在此前從未交談過,這個周聊的加起來也沒多少句。
如果說是互相喜歡,那絕對是不可能的,但是施卷對他有好感,比較這個和以前不一樣,網戀從未奔現的她,也相當于是初戀。
她們處上的時間正巧是高一下期期末的時候,正好放暑假。
兩人一起牽手漫步校園,一起吃飯,施卷也用生活費給他買了當時很火的小皮筋。
在教室的時候,老是會有人調侃他們,這個男生是比較靦腆沉默的,他笑起來很好看,但是話很少。
有時候施卷和他聊著聊著便沒話說了,也覺得尷尬。
到了暑假更是如此,男生沉迷于玩英雄之戰這個游戲,兩人聊天的次數可為少之又少。
從剛放假時的天天聊,到后面5天甚至7天的一次聊天,施卷這才發覺對方對她是多么的不在乎。
太在乎她的,她覺得煩,不自在,不在乎她的,她也會難過,傷心,失望,或許她就是一個矛盾體吧,很容易就喜歡上一個人,卻做不到堅持。
于是暑假快結束的時候,他們分手了,這個男生也沒有挽留,仿佛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可是高二開學的時候,又恬不知恥的來找上了施卷,懷疑他真心的姑娘還是愿意給他一次機會,便叫他等到高三就和他在一起。
可是后來班級后面那些男生流言蜚語說施卷故意吊著他,于是施卷對這個男生再也不抱希望。
施卷又開始沉迷游戲起來,她需要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