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田母早早地起了床,一邊煮粥,并把飯菜熱好,一邊樓上樓下,前前后后叫幾個孩子起床。其實,在聽到母親上樓,并走向房間的腳步聲的時候,田武就已經醒了過來,他也知道母親是來叫他起床的。只是,他似乎已經習慣性地希望等到母親敲了幾下門,叫了他的名字后,才舍得微微睜開雙眼,動動嘴皮子,嗯嗯兩聲來回應母親。等聽到母親的腳步聲再次離去,他便又一次將頭藏進了被窩,試圖躲開那從窗戶縫溜進來的幾束光。幾分鐘過后,困意已經悄悄消散了,他便伸出一只胳膊,試探性地摸了摸床頭柜,將手機也一并藏進了被窩里,刷了刷頭條新聞,看了看朋友圈,到處都是轉發的新年快樂的消息,并沒有發現什么值得讓他為之一振的消息。索性,他將手機往被窩外面一推,再次閉上了雙眼。
神游了幾分鐘之后,母親的腳步聲再次響了起來,田武知道,這次自己一定要起床,要不然母親肯定直接開門進來了。干脆不等母親叫出聲,他雙手一撐坐了起來,并說道自己已經在穿衣服了。果然,母親聽到聲音便沒有在敲門,只是叮囑速度要快一點,不要忘記了去給家里的長輩們請安拜年。田武利索地將自己最新買的衣服穿在了身上,照了照門后的鏡子,一切妥當了便出了房門。
今天果真是個好日子,七八點鐘的太陽照在身上,瞬間讓人覺得暖洋洋。家門口人來人往,衣服鞋子都是嶄新靚麗的,尤其是女人和孩子,身上多帶有大紅色。抬手移足,鄰里之間,往來相互寒暄,“新年好,恭喜發財”,“新年新氣象,更上一層樓”。男人們見面,各自掏出自己口袋里的香煙,“今年抽上了中華,看樣子不錯”,“你的是黃鶴樓,更是厲害”。說完彼此交換了一根香煙,便默契地往同一個方向走去,去廣場上喝“座下酒”。
“看樣子今年村子里的喜事不少,這一眼看過去,有十來桌嘛?!?
“可不是嘛,今年的新生兒有九個,男孩子就有六個?!?
“那我怎么好像聽說今年酒席有八桌,另外兩桌是什么情況?”
“哦,那是水根和潤華家的,去年兩家生了兒子,但去年在外地沒回來過年,所以今年是補辦。”
說到這里,幾個人也差不多走到了廣場附近。這不,馬上有人開始招呼了,將他們迎入了酒座,讓他們吃好喝好,煙酒管夠。此刻,廣場上有八桌酒,但是每一桌上面的東西都是不一樣的,有的桌子人擠人圍著,滿滿當當的,有的就差不多人員剛好坐滿,有的稀稀落落坐了幾個人。當然,不管是哪一桌,坐下來的清一色全是男人,老的少的。這個是地方延續了幾百年的傳統,村子里不管哪家哪戶,只要生了男孩,來年初一就會在廣場上設下一桌酒,以示村集體慶賀。因每年村里誕的新生兒數量不一樣,酒席數量也不一樣;每家每戶的經濟情況不一樣,酒席上置辦的東西也都不一樣。但是,大家都默契地在這一天拿出來最好的,誰也不甘落人后,不肯失了面子。
于是,一大早,一大群男人,便在廣場上吃喝開了。男人們酒足飯飽后,便有女人就地將桌子收拾干凈,年輕人聚在一起將最大最好的桌子占了,開莊,砸金花;年紀更大一些的,便打打牌,玩玩斗地主。年紀再大一些的老年人,他們便坐在稍偏的一旁,喝著新泡的茶,就著點心,說著村里去年發生的事。
而女人們,在家里吃好早飯,做好家務,便要端著大紅喜盤,拿著雞蛋,到去年有喜事的人家里“換茶”,寓意沾點喜氣。尤其是娶了媳婦的,生了孩子的,每家每戶都要去轉一圈,寒暄幾句。待這一切做完之后,女人們也三五個坐在一起,在門口小院,曬著太陽,吃著點心,聊著家常,說著八卦。
大年初一,大家都很默契地放下手上的事情,趁著這樣一天,好好地“偷懶”。
大過年的,有什么事,初二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