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時代的特色
- 詭狼的王者天下之行
- 潤澤根生
- 2111字
- 2017-04-28 07:28:22
“諾!!!!”
當這聲回答吼叫出來的時候,整個軍營都聽見了,這是眾多不甘的咆哮……
麃公現在遠處,對著自己的副官說出了這樣的一句話。
他的舞臺在戰場!而不是在我的羽翼下……
呂布看著咆哮的隊員,心中只有熱血,原來自己不會說出這樣傷心的話,卻為了調動士氣而吼出來。
“作為特殊百人隊,麃公將軍允許我特別任命兩個副長,一個是這位獄門。另一位就是這位,鄭沖。”
將士們殺氣騰騰的對著兩人拱手道,“見過獄門副長,見過鄭沖副長!”
雖然士氣鼎盛,但這樣還不行,呂布心中知道這點,打仗不是靠士氣就能取勝的,但是士氣卻是取勝的因素之一。
可是,時間卻是不夠啊,雖說這個百人隊是由麃公的親衛組成的,但是呂布沒有見識過這樣的百人在自己手中能發揮出多大的威力,這需要大量的時間和實戰來觀察的。
進軍的時間早就敲定好了,半個月后的上午辰時舉行出兵大典,辰時五刻大軍正式出發。然而,大軍出發前有一支兩千人隊要在前一天的子時一刻作為行軍的箭頭,先行出發。
而作為這個箭頭的箭尖,正是呂布率領的百人隊……
呂布得到的命令則是十四天后的晚上戌時兩刻先行出發,并通知沿路據點,城池,準備好車輛補給。進入戰區之后,全員脫離大隊直接向王騎軍報道。
也就是說,自己只有加上今天的十三天的時間來訓練這群精銳……
“各個伍長以上的軍士以及今天前來報道的十四人到我的營帳里報道,其余人等全體解散!”
“諾!”
呂布帶著兩個副長回到營帳,很快十七個伍長和十二個來報道的人依次進入營帳。
“事不宜遲,咱們長話短說……全軍會在十五天后前往前線,我們這個百人隊,要走在全軍的最前面。由于我們是騎兵百人隊,所以行軍路上全程不用跟著大軍一路行駛……現在我宣布一下命令,牛飛,馬杰,周方,鐘淼,我現在正式任命你們四個為什長。”
“諾!多謝呂布隊長!”
“先別忙著謝……至于,剩下的九個人,分為兩個伍,一個由裴慶擔任伍長,另一個由甘刑擔任。”
“諾!”
“接下來,加上今天還有十三天的時間,我的訓練計劃則是,明天開始全隊要加強體能訓練,其他的訓練都可以放一放。全隊要求要達到三個時辰內披甲步行行軍四十里!”
嘶……眾人倒吸一口涼氣,“四十里,還只有三個時辰。算下來一日夜就是行軍一百六十里路程,這已經遠遠超過了秦軍強行軍的最高強行軍路程了。而且全隊都是騎兵,隊長要步行行軍,還是披甲行軍,這有點沒有必要啊!”獄門問道。
“這個理由不通過!你們都給我記住,我們是騎兵!沒有馬,我們也要比步兵快!”
“諾!”
“跑完后,全隊休息半個時辰,進行一個半時辰的馬上訓練。”
“諾……”
第二日一早,所有人都開始所謂的跑圈了。繞著整個軍營外圍跑,不多不少剛好四十里路程,期間很多士兵掉隊,三個時辰下來,都已經到了午時三刻。到了開飯的時間。所有人吃完飯休息了一陣,又開始了馬術訓練……
一天下來,呂布就發現了很多問題,首先,自己的隊里沒有所謂的同情心,上午跑步的時候,有人掉隊也沒人去幫扶,下午的馬術訓練更是不堪,這個時代有馬鞍,就是沒有馬韁繩和馬鐙也沒有,更別說馬蹄鐵了。騎在馬上需要雙腿夾緊馬腹,單手要緊抓馬鬃,這樣的騎兵只能發揮六成的實力。
好吧!為了提升這個時代的科技,成套馬具就由我來發明吧!
為了對部隊負責,呂布連夜畫了幾副草圖,呈報給自己的父親。
第二天下午,麃公就一臉嚴肅的把呂布抓回來了。拿著呂布畫的草圖,啪的一聲就拍在桌上。
“你在哪里學會的奇淫巧技?或是在哪接觸到了墨門中人!”麃公問道。
“爹,這不是什么奇淫巧技,我也沒有接觸過墨門中人,這只是一副馬具……孩兒昨日騎馬訓練,可就只能發揮出六成的力道來……孩兒覺著騎馬時,雙腳難以借力,一手還得緊抓馬鬃,心中有感而發而已!”
“真是有感而發?”
呂布點點頭,道,“爹,這個工具現在就有一個測試的機會,孩兒請求爹爹,能批準這個工具生產一百套,裝備我的百人隊!”
麃公拍了拍額頭,突然對自己的這個兒子有些看不透。但還是隨了呂布的愿,批了五十軍工匠給了呂布。
歷史證明,中國人民是勤勞的,一天。一副馬具就擺在了呂布的面前,呂布當著麃公的面,給那匹溫順的戰馬披上軟墊,帶上韁繩,釘上馬掌,拴緊馬鞍,前前后后忙了兩個時辰,總算給戰馬穿上了戰袍。
麃公聽過呂布講解,踩著馬鐙上馬后縱橫一段時間,發覺自己根本不累,不像以前騎馬的時候要夾緊馬腹才能跑,麃公表示很滿意,就先特批了呂布一百套,隨后又對呂布要求保密。這樣的戰場利器,可不能被其余六國給發現了。
雖說第一套馬具打造起來很麻煩,但有了麃公的大力支持,一百套馬具在十天以內打造出來,還是沒有問題的。
談完馬具的打造問題后,呂布回到了自己的隊伍中,開始了第四天的訓練。
兵貴神速,在這樣一個時代作戰需要解決最大的問題就是消息的傳遞,這可不像現代,打個小戰役都需要請示來請示去的,那是有了所謂的無線電通話,在這個這種高科技產品的東西才會出現了那句話。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因此,正確消息傳遞的快慢在古代決定了一場大戰勝利的關鍵因素。
古代中傳遞消息最快的便是烽火臺,但在正在廝殺中的戰場上,是沒有時間創造烽火臺的,只有用鼓聲,大將的聲音,士兵之間的傳遞,還有旗幟的樹立鮮明僅僅這些辦法而已。
這些辦法必須建立在士兵之間,主將與麾下之間的默契程度的高低上。這也是古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