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8章 周易概論課堂筆記3

一、《周易大傳》的內容

1、《易傳》又稱《十翼》。

2、包括《彖傳》(上、下)、《象傳)(上、下)、《系辭傳》(上、下)、《文言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

二、《彖傳》

1、文辭針對一卦做出整體解釋,一共有六十四條,對應六十四卦。

《泰》:“天地交而萬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2、三個特色:

(1)首先是為易學建立思想體系;

(2)其次是著意發揮由天道貫通人事之大端;

(3)再次則是特別強調“時”之義。

三、《大象傳》

《四庫全書》總目中提到:

圣人覺世牖民,…而《易》則宴于卜筮。故《易)之為書,推天道以咀(號))者也。…又《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術以遠方外之爐火,皆可援《易》以為說,而好異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說愈繁。夫六十四卦大象皆有“君子以”字,其爻象則多戒占者,圣人之情,見乎詞矣。

四、《象傳》

1、《周易》之“象”,其本具有相當的深度,也很有邏輯性,

2、《周易古經》作為一個整體,很大程度就在于其符號系統自身的邏輯性。

3、研究卦的內在聯系,研究卦與卦之間的聯系,離不開卦象。

五、《文言傳》

“文言”之辭,古者多解,有說以文飾乾坤的,有說依文言理,有說卦爻辭為文王所作,故目文言,也有說乾坤德大,持以文飾而為文言。

六、《系辭傳》

1、《易傳》以系辭為篇名,專指《系辭傳》,其含義為系附在《周易》后面關于《周易》通論的文辭。

2、論述了《周易》的宇宙觀

3、解釋了《周易》之中所出現的各種專有名詞

4、記錄了《周易》的創作過程

5、引述了孔子解釋《周易》的內容

6、保存了春秋時代的《周易》占筮方法。

七、大衍法

1、“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于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后掛。”

其意:50根取出一根不用,還有49根。然后分為兩份,再從這兩份中取出一根放在一邊。這兩份應該總共48根,然后這兩份分別除4后的余數。一邊為1的話。另一邊一定為3,一邊為2的話。另一邊一定為2,一邊無余的話,另一邊也無余。這樣將兩邊的余數放到一邊。將手里的兩份合并,這就叫一易,然后再重復上述括號內過程。取一分二除四。如此三易,將剩下的合并后除4,得到的必定為6,7,8,9,這樣就得到了一爻。如此十八易得一卦。

注:如果余數無為4,也要一邊取出4根

2、“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目。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也。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八卦而小成。”

其意:乾卦的策數是216,坤卦的策數是144。乾卦和坤卦的策數相加,得到360,這與一年的天數(其實是周天度數,圓一圈三百六十度)相符。全《易》六十四卦共三百八十四爻,陽爻有一百九十二,陰爻也是一百九十二。陽一百九十二乘以三十六,得六千九百一十二策。陰爻一百九十二乘以二十四,得四千六百零八策。兩數相加,得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約當萬物之數。這個數字被認為與萬物的數量相對應,表達了《周易》涵蓋世間萬物的哲學思想。因此經過四次謀求就完成了一次改變,經過十八次這樣的改變就完成一卦,這樣八個單卦就精細地重疊組合在一起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沾益县| 青州市| 贺兰县| 湘阴县| 余江县| 饶阳县| 仁怀市| 托克托县| 吉林省| 刚察县| 蓬莱市| 尚志市| 清苑县| 江孜县| 安福县| 三门县| 阿克| 濮阳县| 灵武市| 介休市| 平度市| 定西市| 长垣县| 来宾市| 云林县| 文昌市| 香格里拉县| 紫金县| 卢湾区| 定日县| 柯坪县| 越西县| 静乐县| 基隆市| 遂平县| 汾阳市| 海伦市| 吉林市| 通州区| 阿巴嘎旗| 博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