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6章 周易概論課堂筆記

  • 個(gè)人感悟
  • 螞蟻君王
  • 1344字
  • 2025-03-02 14:46:38

一、《周易》釋名

1、“周”

一般歷史上有兩種解讀,一是認(rèn)為“周”為“周代”之周,即是朝代指稱,就像所謂《周禮》、《漢書》一樣,而另一種觀點(diǎn)則認(rèn)為“周”是取其引伸義,漢代鄭玄注解《周禮》,其中提到:“《周易》者,言易道周普,無所不備。”,按此理解,“周”字當(dāng)為“周普廣大”之意。

2、“易”

也有兩種解釋,一者是認(rèn)為“易”為古代筮書之代稱,按《周禮》中有所謂《連山》、《歸藏》、《周易》三部筮書稱“三易”,故“易”是筮書專有名詞。另一含義則是將“易”詮釋為“變化”。從有說“易”字的構(gòu)成是“日”、“月”。“易”上為“日”,下為“月”象征日月陰陽變化。

3、古代對“周易”一詞的解釋主要有二種:

一種認(rèn)為《周易》是周代占筮之書;

一種認(rèn)為《周易》是講天道變化的書。

二、《周易》文本的兩個(gè)部分

1、《周易古經(jīng)》: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辭、爻辭。

2、《周易大傳》:也稱為《易傳》,“十翼”。共計(jì)十篇文字。

3、兩者的關(guān)系

(1)人更三圣

《易》曰:“伏羲氏仰觀象于天,俯觀法于地,觀烏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yuǎn)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至于殷、周之際,紂在上位,逆天暴物,文王以諸侯順命而行道,天人之占可得而效,于是重《易》六爻,作上下篇。孔氏為之《彖》、《系辭》、《象》、《系辭》、《文言》、《序卦》之屬十篇。故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歷三古。及秦燔書,而《易》為筮卜之事,傳者不絕。

三圣:伏羲——創(chuàng)造八卦

周文王、(周公)—創(chuàng)造六十四卦與卦爻辭。

孔夫子——最早系統(tǒng)解釋《周易》,其與弟子集體創(chuàng)作《易傳》文本。

三、《周易古經(jīng)》

1、《周易》的基本符號稱為爻:分陰陽兩種。———實(shí)體為陽,————分體為陰。

2、爻象變化組成卦,卦象不同而各自命名。

3、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yè)。

4、八卦歌訣:

乾三連,坤三斷;震仰盂,艮覆碗

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

四、八卦之像:

乾為天、坤為地、震為雷、巽為風(fēng)

坎為水、離為火、艮為山、兌為澤

陽卦和陰卦的區(qū)分在于多數(shù)服從于少數(shù)

陽卦為:乾、震、艮、坎

陰卦為:坤、離、巽、兌

五、經(jīng)卦與別卦

八個(gè)三劃爻象的卦稱為“經(jīng)卦”

1、兩個(gè)經(jīng)卦上下疊加組成“別卦

2、“別卦”一共為六十四。其中“經(jīng)卦”自身疊加,稱呼不變。

3、在書寫的時(shí)候,別卦加書名號

六、八卦組成六十四卦

外卦為坤內(nèi)卦為震所以稱為地雷《復(fù)》卦

七、別卦爻位:九與六

六個(gè)爻位有“九”“六”作為爻題,陽爻稱九,陰爻稱六。一卦六爻自下而上,若為陽爻依次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若為陰爻依次為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

八、經(jīng)文的組成

1、卦名、卦爻辭,按照先后次序,《周易》每一卦有四部分組成。

2、卦象(卦的符號),即六條符號組成,如坤。

3、卦名,所在卦畫后面的叫卦名,如乾,乾就是卦名,卦名是對卦畫最簡要的說明,它是這個(gè)卦的主題。如乾這個(gè)卦畫六個(gè)符號皆為陽,故乾有剛健之義。

4、卦辭,在卦名后面有一段文字,這段文字叫卦辭,卦辭是對一卦六爻總的說明。如乾后面有“元亨利貞”四個(gè)字,此就為乾卦卦辭。咸卦后面有“亨利貞,取女吉”的文辭,此為咸卦卦辭。

5、爻辭,一卦共六爻,即由六個(gè)符號組成,每爻都有一個(gè)意思,表達(dá)這個(gè)意思的文辭叫做爻辭。一卦有六爻,故共有六條爻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宾阳县| 夏河县| 宁津县| 罗江县| 大埔区| 海南省| 平泉县| 河南省| 科尔| 宁晋县| 黄浦区| 崇左市| 同心县| 吴旗县| 当雄县| 油尖旺区| 武川县| 景洪市| 特克斯县| 台南县| 鹤壁市| 无锡市| 怀宁县| 青冈县| 延寿县| 兴海县| 天津市| 兴义市| 襄樊市| 防城港市| 金山区| 宜宾市| 花莲市| 班戈县| 延长县| 巴彦县| 郑州市| 闵行区| 德格县| 绿春县| 万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