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金融海嘯席卷全球(18)
- 風險博弈:金融危機中風云人物的財富之道
- 賈文
- 757字
- 2013-08-03 03:45:37
貝爾斯登公司在20世紀90年代跟隨雷曼兄弟公司開始從事抵押保證證券業務,那是當時使用最廣泛的轉付債券,同時也是證券市場上利率最高的業務。后來,這項業務成了貝爾斯登投行的主要業務之一,使得它在近五年來中在同行的排名一直非常靠前。
它的業績在2007年受抵押貸款市場疲軟的影響,開始出現大幅度滑坡,其旗下先后有兩只對沖基金倒閉,使投資人損失超過15億美元。由此引發了標普下調其債信評級、CEO引咎辭職、被投資者起訴及股價暴跌等連鎖反應,最后它不得不在美國政府介入的情況下,低價出售給J.P.摩根。
雖然貝爾斯登公司受到信貸危機的重創,但還不足以在48小時內迅速崩盤。是有的客戶和交易對家認為它可能要崩盤,對它的履約能力產生懷疑,因此一股腦提走170億美元的現金,導致它幾乎在“一夜之間”徑直滑到破產的邊緣。
人們對金融體系的信心動搖了,參與者的信用也不再了,金融體系這座大廈頃刻坍塌,其速度甚至比“9·11”事件還快,是人們的種種猜忌摧毀了它。
美林銀行
美林證券(Merrill Lynch)是第三個受到金融危機重創的世界五大投行之一,它同貝爾斯登遭受到了同樣的命運,于2008年9月,低價出售給美國銀行。
雷曼兄弟、貝爾斯登和美林公司是受到金融危機傷害最嚴重的金融機構,當次貸業務尚在襁褓中時,雷曼兄弟率先挺進該業務,而貝爾斯登和美林是隨后效仿雷曼兄弟做起次貸業務的。當金融危機到來時,它們無一幸免于難。
在信貸危機來到之前,美林公司是世界最大的證券零售商、財務管理和顧問、投資銀行之一,成立于1914年,總部在紐約。它的分公司和代表處遍及37個國家和地區,雇員有60 000人。它在40多個國家經營業務,為個人、機構投資者和政府客戶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除了傳統的投資銀行和經紀業務外,還包括共同基金、保險、信托、年金和清算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