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煙花三月游意正濃林府雙降貴媛皇胄
- 紅樓媚妃黛玉劫
- 空晴寂
- 1946字
- 2013-08-02 22:10:52
“南無解冤孽菩薩。有哪人口不利,家宅傾倒,或中邪祟者,或逢兇險者,吾善能醫治。”
北靜王聽了這些話,哪里還耐得住,便命人快去請來,也不顧及是否是江湖術士專門前來騙錢的,只命人請了進來。舉目一看,原是個癩頭和尚,鼻如懸膽兩眉長,目似明星蓄寶光,破衲芒鞋無住跡,腌臜更有滿頭瘡。
北靜王見此人生得不凡,想不也不會是什么凡人,于是忙上前作了個大禮。
“不知大師能否救愛妃一命,若保我妻兒兩全,小王必當重謝。”
“這自可不必,只是王妃命不該絕,上天要留她一命。敢問王妃平日里最懼何聲?”
“愛妃最聽不得爆竹火花之聲,每每聽見必全身震顫難眠。”
北靜王雖不自在,奈此癩頭和尚能救嬌妻之命,只得據實相告,不敢有半點隱瞞。
“請王爺在這屋外燃放爆竹,尊夫人便可順利產下孩兒,妻兒具可保全。此為貧僧送之薄禮,自此告辭。”
便留下一玲瓏翠玉飄然而去。
北靜王也無暇顧及,忙命人依那癩頭和尚之言在王妃屋外燃放爆竹。片刻之后,只見暗黑的天際有一道紅光越過。正入自家王妃屋中,眾人仰頭之時便一侍婢出來報喜。
“恭喜王爺,王妃生了。是一位小王爺。”
北靜王喜得讓進門里,只見產婆手中抱著一男嬰,肌膚勝雪,煞是可愛。這是又有林家仆婢幾人前來問候,祝賀北靜王爺王妃喜得貴子,又報上林家夫人即榮國府賈赦、賈政二人之妹名賈敏者也喜得一女。一時間,四下皆歡。
北靜王見今日是三月十五,便邀定下一月圓之夜,在林府的后花園中大擺慶生宴。北靜王為四王之首,林如海之家當年又在帝位之爭中出過一臂之力,深得皇帝厚愛。因此于北靜王也算是生死之交,兩人私下里常以兄弟相稱不分你我,甚是相歡。
一月以后,四月十五晚,林府后花園中。
“如海,讓夫人將小姐抱出來看看吧。都做了她的干爹,一個月來卻連干女兒的的面都沒見過,這也太……”
原來,這林如海早與北靜王相約,讓他做了女兒的干爹。而可惜,這孩子自打娘胎里出來,便怯弱不勝,自是不敢拿出去與人見的。
“這就讓人去。那王爺您是否也該讓臣見見小王爺。”
這是在宴席之上,周到的禮數必不可少,在場的人中嫉妒林家財力權力的人不在少數。若是有什么讓他們聽去了,在添油加醋的傳了出去,到了皇上的耳朵里,而皇帝生性又多疑,萬一誤會了,這林家與北靜王兩家也都完了。
一會兒,北靜王妃和林夫人都抱著孩子出來了。
“真是個俊俏的小姐。”
只見了一眼,北靜王妃便夸道。也是,那孩子雖才只有一月,但珠圓玉潤,很是飽滿,只是有些蒼白像是病了很久似的。卻反倒更讓人憐惜,所見之人無一不是愛到心了里的。
“可有名了?”
“回王妃,還未取。是一月以來,挑了成百上千個都不稱心,若是王妃能不吝賜名,那便是這孩子的福氣。”
“那就叫黛玉吧,曾有古人作詩,道是‘鏡中螺黛瀉重重’,又有尾聯以‘十二銀橋鎖玉龍’作結,林大人你看可好?”
“黛玉,這真是個好名字。長大后必定是個玉人。臣多謝王妃賜名。”
正是:平安無事母子全,喜得貴女更賜名。
一晃又是一年,每歲三月,北靜王是必到這蘇州林御史家坐坐的。說是來看看老朋友,實則是,嗜上了這蘇州的好茶。蘇州盛產茶葉,而這御史府自是名茶聚集之地。
這年果然,北靜王又攜了王妃、幼子前來林府。
“如海,本王又來討茶喝了!”
林如海在門外等了片刻北靜王與王妃的車駕便到了這里。雖說是微服私訪,但是北靜王想來是個會享受的人,從不曾虧待了自己,因而自也不會只攜了妻子與三五仆從前來。剛進了門,仆役上完茶皆退下,在大堂外伺候著。北靜王便大聲的調侃道,倒是弄得林如海不好意思起來了。林如海與北靜王雖是老相識,卻性格迥異……一個內斂,一個外向。也不知怎么的就是這般投緣。大概是一個謹慎愿聽,一個大膽愿說的緣由罷了。
“王爺看您說的,您想喝茶指派人來個信,下官立馬就給您送過去,那還用您親自前來。”
北靜王端著茶,坐在林家后花園的一處聽風亭里,看著四面環水,綠柳如茵,奇石嶙峋的蘇州園林,不由的嘖嘖道。
“送來的沒你親自泡的香,再說了,本王就喜歡在你家的后花園里喝茶。”
的確,林如海家的花園雖不大,倒也雅致古樸。古人有云:“小橋流水人家。”這倒是讓日日看著皇宮內院,玉宇瓊樓的北靜王甚是喜歡。
“這倒是難為臣了,王爺往后還是您自己來蘇州吧。”
忽聽林如海話鋒一轉,原本說要親自送茶來府上,這會又要他自己來,一時怪異。不禁問是為何。只聽林如海苦著臉回到。
“要茶,要臣都容易,可是要臣把這院子搬到金陵去,臣怕是老了,沒這個力氣了。”
北靜王聽罷,哈哈大笑。一邊笑還一邊拍著林如海的肩。
“如海啊,今后若是誰說你一板一眼,不茍言笑的本王定是要找人和他拼命。”
“王爺謬贊了。”
這里說著,后堂林夫人屋里也是好不熱鬧。北靜王妃抱著小王爺水溶正和黛玉玩來著的。兩人本就是結拜的姊妹,一年不見自然多不勝數的悄悄話要講,想來自己雖然以為王妃,卻少有像賈敏這樣不卑不亢的知心之人,心中自然是多了一份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