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定義

  • 貨幣論(全兩冊)
  • (英)凱恩斯
  • 4763字
  • 2013-08-03 03:16:00

在明確表達我們的基本方程式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確一些定義的使用。

1.收入、利潤、儲蓄和投資

1.收入——我們打算用下列三種表達方式來指稱同一個事物:[1]整個社會的貨幣收入;[2]生產要素的收益;[3]生產成本;我們定義利潤為當前產出的生產成本與實際銷售收入之間的差額,因此利潤就不是我們定義的社會收入的一部分。

更具體地說,我們的收入定義中還包含了以下項目:

a)支付給員工的薪水與工資,包括支付給失業人員、部分就業人員以及退休員工的所有費用——這些費用從長遠來看,正如其他用于補償生產要素的各種支出一樣,都是行業要支付的一種費用;

b)企業家的正常報酬;

c)資本利息(包括對外投資的利息);

d)經常性的壟斷收益、租金等等。

企業家本身也屬于生產要素,他們的正常報酬——在該討論中的企業家正常報酬定義屬于下列第二種——包含在收入當中,因此,也包含在(b)中的生產成本中。但是該正常報酬不包含上述定義中的生產要素收益與實際銷售收入之間的差額(正數或者負數)所代表的企業家的超額收益或者額外損失。普通股票持有者的收入通常包含(b)(c)(d)中的要素,并且他們也是超額利潤和額外損失的領受人。

2.利潤——我們定義為企業家的實際報酬(從銷售收入中減去上述(a)(c)(d)的支付獲得)以及他們的正常報酬(b)之間的差額,不論正負。

因此,不管企業家的實際收入超過還是少于他們的正常報酬,我們都應該把后者看作是執行了企業家職責的個人所應得的收入,而利潤不能看作是整個社會的收益的一部分(正如同現有的資本價值的任何增長額也不能看作是現有收入的一部分一樣),而應該看作是企業家不斷積累的財富價值的增加(或者,如果是負數的話,就是減少)。如果企業家將其部分利潤用于當前的消費,這就相當于負儲蓄;另一方面,如果企業家由于遭受額外損失而限制其正常消費的話,這就相當于他的正儲蓄。

但是為了準確起見,我們需要為企業家的“正常”報酬下一個定義,以便使我們能夠把他們的總收入(正的或者負的)在收入和利潤(正的或者負的)之間劃分開來。對此如何進行一個最準確最便捷的定義,部分取決于我們研究的性質。為本文的目的,我認為企業家的“正常”報酬任何時候都應該是:如果按照現今通常的報酬率和所有生產要素進行重新議價而沒有使企業家想要擴大或者縮小其營業規模的動力的報酬。

因此,如果企業家的實際報酬超過了(或者低于)其正常報酬,利潤就是正的(或者負的),企業家就會——在其不受和現有生產要素簽訂的、一時不可改變的議價限制的范圍內——試圖以現有的生產成本來擴大他們的營業規模。但是,如果企業家的合同保證無法立即更改——比如說,將其擁有支配權的部分資本用于固定資本投資——那么,在某些顯而易見的情況下,即使企業家的利潤是負的,他也不值得在期滿之前的一段時間內減少產出。這個預定期限的長短取決于他所簽訂的合同保證的性質;因此在利潤變為負值和這一現象對產出發生充分作用之間,可能是有一個時間間隔的。

有人曾將向我提議,由于經濟學家和商業人士對“利潤”一詞的用法很多,我們最好使用“額外之財”來代替我在這里所稱的“利潤”。這樣的替代也許有助于某些讀者;但對我而言,我更愿意使用“利潤”,因為總的來說該詞具有最有價值的建議性。

企業家通常都與生產要素簽訂長期合同,尤其是固定資本,這一事實具有重大意義。因為它解釋了——考慮到關閉生產所耗費的成本和再次開工生產所涉及的成本,一段時間內的結果通常要進行平均——怎么會出現虧損,也就是解釋了為什么企業家即使虧損也要繼續生產。同樣地,某一專門的生產要素供應的增加需要一段時間,而企業間必須簽訂長期合同(部分取決于這一專門生產要素的壽命)以便增加該生產要素,也解釋了為什么利潤在一段時間內能夠存在。

3.儲蓄——我們定義儲蓄為個人貨幣收入與其當前的消費所需的貨幣支出之間的差額。

因此,利潤既不是整個社會的收入的一部分,也不是儲蓄的一部分——即使利潤不是用于當前的消費中。利潤不僅是國民產出(或者國民總收入)和生產成本之間的差額,并且正如我們了解到的一樣,也是某一時期內國民財富增加的價值和個人儲備總額之間的差額。

也就是說,整個社會的財富增加的價值就是儲蓄加上利潤。

4.投資——我們定義投資率為整個社會(正如我們在本章的下一部分中定義的一樣)的資本在一個時期內的凈增長額,投資價值并不是總資本價值的增長額,而是在該時期內資本的增長的價值。因此,我們會發現當前投資的價值等于儲蓄和利潤的總和。

2.可用產出和不可用產出

一個與其貨幣收入相區別的社會當前產出1,指的是商品和服務的流量,包括兩個部分——(a)流動商品和服務的流量,其形式是可以直接進行消費;(b)資本商品和借貸資本(我們將在下一部分中進行定義)增加的凈流量(扣除耗損后的),其存在形式不能用于消費。我們稱前者為“流動產出”或者“可用產出”,而后者為“不可用”產出,二者的總和構成總產出。我們會發現,根據不可用產出是正數還是負數,可用產出可能超過總產出,也可能低于總產出。

流動或者可用產出由兩種流量構成,即(a)固定消費資本或最終資本產生的效用流量和(b)從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流動形式2的消費商品或最終商品。

不可用產出是由(a)生產過程中的未完成品增加的流量超過從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制成品(固定的或者流動的)流量的部分,和(b)從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固定資本商品超過原有固定資本的當前損耗的部分,以及債務資本的凈增量三者構成的。

因此當前的消費必然等同于可用產出加上(減去)我們稱為“囤積”的流動消費品儲存減少(增加)的量;并且當前的投資必然等同于不可用產品加上(減去)囤積增加(減少)的量。因此,消費是受可用產出量的支配(加上從囤積中取出的量),而不是受總產出的支配;但是只要生產要素的貨幣報酬率沒有改變,整個社會的貨幣收入就會隨著總產出量的變化而變化。

3.資本的分類

任何時期內存有的真實資本或者物質財富的總量都是以以下三種形式的任意一種表現出來的:

1.使用中的商品,這類商品的全部效用或者對其的全部享用只能逐漸提供;

2.加工過程中的商品,即,通過開采或者制造等準備過程才能使用或者消費,或者處于運輸過程中,在商人、經銷商和零售商之間易手的商品,以及等待季節性交替的商品;

3.儲存的商品,這種商品不能產出任何效用,但在任何時候都可以進行使用或者消費。

我們稱使用中的商品為固定資本,加工過程中的商品為營運資本,儲存的商品為流動資本。

營運資本的必要性在于有些商品需要時間進行生產;而固定資本的必要性在于有些商品需要耗費一段時間才能被使用或者消費;而流動資本只有在商品被“保存”的情況下才能存在。

當然,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之間沒有明確的界限;我們可以將服務、食品、衣服、船舶、家具、房子等等排列成一個連續的序列,每一種事物使用或消費的持續時期都比其前者更長。但是大體的區別是非常清楚的。

任何時期中存在的商品還可以被分為制成品和未完成品兩大類。制成品包括最終消費者可以享用的最終商品,還有在加工過程中使用的工具類商品。

在未完成品中,人們通常在“把原料看作流動產品還是加工過程中的產品”這一問題上有些疑惑。在第二卷第28章中我們會完善我們的定義,把為高效營業為目的而持有的正常產品存貨看作是營運資本的一部分,因此也屬于加工過程中的一部分,但是剩余庫存應該看作是流動資本。因此任何時期內存在的未完成品包括了營運資本,也包含了流動資本。

為方便起見,我們把“囤積”看作是流動的最終產品總量,“庫存”看作是其他形式的流動資本。

因此,制成品=最終商品加上工具類產品=固定資本加上囤積。未完成品=營運資本加上庫存。流動資本=庫存加上囤積。制成品加上未完成品=固定資本加上營運資本加上流動資本=真實資本總額。

如果我們考慮的是個人或者某一社會的財富,而不是整個社會的財富的話,我們還必須包含——除了我們上述定義的真實資本的所有權之外——對貨幣的要求權(一經要求立即支付或者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進行支付),并以此為正方,和與此相對應的債務或者負債(此為負方)。如果我們是處在一個封閉的系統內的話,這些都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因為它們可以相互抵消。但是如果我們面對的是作為國際體系一部分的一個單獨的國家的話,情況就不同了。這時候會存在一個該國對他國的以貨幣要求權形式存在的財富順差,或者他國對該國的以貨幣債務形式存在的財富逆差。因此,當我們討論的是整個體系的一部分的財富的時候,不管這一部分是獨立的個人還是一個國家,我們都會有第四個范疇,即貨幣要求權的凈差額,我們稱為借貸資本。

真實資本和借貸資本的總和我們稱為投資額——對封閉體系來說,投資額與真實資本總額是相同的,并且真實資本和借貸資本總額的價值就是投資價值。任何時期內投資的增加都是屬于構成真實資本和借貸資本總額的各個范疇的凈增加額;投資增加額的價值就是額外項目的價值的總和(當然,扣除在任何形式下庫存減少的項目的價值)3。

但是,此外還有一種區別,即資本商品的生產和消費商品的生產之間的區別。我們定義任何時期的資本商品的產出或者生產為固定資本的增加額加上從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作為固定資本的營運資本的增加額;而消費商品的產出或者生產則定義為可用產出的流量加上產生的作為可用產出的營運資本的增加額。最后,投資商品的產出或者生產就等同于不可用產出加上囤積的增加額。

4.對外貸款和對外貿易差額

如果我們要談論的不是一個封閉體系,而是一個國際體系的話,首先我們必須調整我們對國民產出的定義。我們從國民產出中扣除屬于外國人的那部分當前產出(這是因為他們對已經投入當前產品的生產中的生產要素具有要求權);同樣地,我們也必須加上屬于我們本國國民的在國外生產的產出。并且,本國所有的商品和服務的產出在和外國所有的商品和服務進行交換的時候,如果我們談論的是它們的實際產出而不是它們的價值的時候,我們必須在國民產出總額中用所獲得的國外項目來代替為交換國外項目而生產的國內項目。

其次,我們準備用定義來區別一國的“對外貸款”和“對外貿易差額”,這樣可以部分對應我們上述區別的“儲蓄”和“投資”。收入項目中的貿易差額指的是,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外生產的、由外國人使用或者支配的、國內所有商品和服務的產出的價值超過了外國所有的由我們使用和支配的商品和服務的產出的價值的那部分,我們稱之為一國的“對外貿易差額”,該差額既可以為正也可為負。

另一方面,我們認為對外貸款可以被稱作是在資本項目中的交易逆差,即通過我國國民對處于國外的投資的凈購買,而由外國人支配的我國貨幣,超過外國人在購買處于我國國內的投資時,由我國國民支配的外國貨幣的那部分4。

讀者會發現,在國際資產負債表上還有另外一個項目,那就是黃金的流動(我們將其從對外貿易超額中扣除了)。由于國際資產負債表必須永遠平衡,該項目就必然要抵消當前對外貸款和對外貿易差額之間的差額;也就是說,前者等于后者加上黃金的當前輸出量5。

因此我們用“對外貸款”來指將本國貨幣或者其要求權置于外國人的支配之下,從而換取某種債券或者對某一不動產、未來收益的要求權。與此相對應的就是“對外借款”了。另一方面,“對外貿易差額”是由于某一社會的當前產出中有一部分不是在國內消費,而是轉移到外國人手中的實物交易而產生的。

對于“國內投資”一詞,我們指的是處于國內的所有資本的增加額(扣除黃金外);“對外貸款”指的是處于國外的由國內所有的資本,當然也排除了黃金;“總投資額”指的是國內投資、對外貸款和黃金輸入量的總和。由于外對貿易差額等于對外貸款加黃金輸入量的總和,我們為方便起見所稱的“對外投資”指的是對外貿易差額而不是對外貸款差額。由于運用了這一定義,總投資額就等于國內投資和國外投資的總和,并且事實也應該如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达市| 南华县| 南丰县| 万源市| 嘉兴市| 武鸣县| 赞皇县| 姜堰市| 武清区| 建湖县| 贡嘎县| 华池县| 宜兰市| 北票市| 庆安县| 乾安县| 乡城县| 双桥区| 武功县| 礼泉县| 新津县| 蕉岭县| 洛隆县| 大方县| 梁山县| 新郑市| 潜山县| 陆良县| 彭阳县| 天气| 南部县| 通化市| 晋宁县| 大港区| 鄂温| 平昌县| 永嘉县| 隆昌县| 肥西县| 宜宾县| 韩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