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名世宗朱厚熜似乎玩夠了這種“謚號游戲”,厘定祀典,尊孔子為“至圣先師”,取消謚號、封號。清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世祖福臨又加尊孔子為“大成至圣文宣先師”,十四年又改稱“至圣先師”。從此,孔子的“謚號”時代算是結束了。到了民國,萬象更新,更不可能再翻這陳芝麻爛谷子的事情。然而,整個封建社會的大部分時間,孔子的“謚號”都在不停的變化之中。通讀每一個時期的史書,恐怕名...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到了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名世宗朱厚熜似乎玩夠了這種“謚號游戲”,厘定祀典,尊孔子為“至圣先師”,取消謚號、封號。清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世祖福臨又加尊孔子為“大成至圣文宣先師”,十四年又改稱“至圣先師”。從此,孔子的“謚號”時代算是結束了。到了民國,萬象更新,更不可能再翻這陳芝麻爛谷子的事情。然而,整個封建社會的大部分時間,孔子的“謚號”都在不停的變化之中。通讀每一個時期的史書,恐怕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