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布吉村已經(jīng)住了十多天了,村長奶奶待閔情也很熱情。村里男丁比較少,除了老人小孩,年壯的男子不是被捉去充軍,就是去城里做工了。
在籬笆圍成的小四方院里,閔情裝好了一框玉米,然后直起腰捋了捋俏麗的短發(fā),朝著里屋喊道:“奶奶,我跟阿蓮先走了!”
“記得早點回來……”屋里傳來老婦人的聲音。
“知道了!”轉(zhuǎn)頭看向早已準備就緒的阿蓮,閔情笑了笑道:“阿蓮姐,走吧!”
今天村長奶奶叫她把玉米送去小鎮(zhèn)里面的客又來酒樓,想著閔情就興奮,來到這里十多天,還沒去那小鎮(zhèn)上瞧過。自從那天村長收留她后,便一直要她做著男孩兒打扮,說是她長得太水靈,怕惹來是非。
小鎮(zhèn)里熙熙攘攘,賣柴的擔子、賣菜的挑子、賣魚的手推小車子、賣布匹的、賣小玩意的……望得閔情一陣眼花繚亂。
見閔情又瞅著一個賣發(fā)簪的小攤東摸西觸,阿蓮嘆了一口氣,揪著閔情的袖子,用力的把她拉離攤販,嘴不滿道:“唉吖!我的姑奶奶你的頭發(fā)才幾寸長,我們送完貨再來看,好不?”
依依不舍被拖著離開,閔情內(nèi)心暗想:不管這是哪個世界的古代,她蠻喜歡‘新鮮’的時代,如果有能飛天,能個一掌擊倒一棵大樹的功夫,那她……
“唉喲……阿蓮姐,你慢點嘛……”被心急的阿蓮又重重扯了一下,閔情踉蹌了兩步。
“爺,我們先在此休息一下,再添點干糧帶于路上吃。”御林軍統(tǒng)領(lǐng)劉建立于名為‘客又來’的樓面前向著夏殷澤請示道。
“恩,也好!”語畢,夏殷澤帶頭跨入酒樓內(nèi),隨便找了個空位坐下便開始欣賞臺上的表演。十年,與師傅下山的次數(shù)屈指可數(shù),可是江湖之事,師傅卻予他說得很透徹。人心險惡,這是師傅常常告誡自己的詞語。
抬頭——客又來!沒想到這個不是很大的小鎮(zhèn)竟然還有這么大一個酒樓,門口進進出出的客人,顯然酒樓的生意很是興隆。背著背簍與阿蓮一起跨進酒樓,樓內(nèi)很寬敞,樓中央搭了個正方形的木臺,上面一個十四、五歲的清秀小姑娘邊彈著琵琶,邊嚶嚶唱著曲兒。機靈的店小二一看便知了閔情她們的來意,不待她們說話,就把她領(lǐng)入后院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