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學歷的謬論
- 叛逆的青春
- 406373609
- 3009字
- 2014-04-24 21:05:52
如何能把自己的思想表現(xiàn)出來,我是煞費苦心。因為我實在太特別了,就連思維都和別人不一樣。這時常讓我很苦惱,也讓我無法混跡人群,只能特例獨行。
面對著社會和學校的無法有機結合,形成完整的產業(yè)體系。網上有大批的同學開始吐槽,然后形成了大專生和本科生的一次激烈對抗,我始終沒有任何反應。在這我不想為任何一方說話,只想說出自己的見解。
我把學歷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大專、本科、碩士、博士。
大專相當于是騎自行車的,本科是坐火車的,碩士和博士相當于坐飛機的。
高中是個汽車中轉站,決定了你是繼續(xù)走路,還是去火車站。
這時的本科就相當于去火車站,錄取通知書就相當于火車票。而大專生是沒有這么榮耀的,但肯定比半途輟學走路的強,也就是騎自行車。所以坐火車的肯定比騎自行車的跑得快。
那有人或許會說,我努努力趁火車停站的時候,追火車一把,然后從窗戶跳進火車,于是就有了專升本。
這么說,有人不服氣了。“我可是正經的本科畢業(yè),那些可惡的成教半路殺出來,結果和我平起平坐。更不可理解的是國家還承認。”是的,我非常理解您的憤怒。
那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火車上不還是有真火車票和假火車票之分嗎?全日制的本科,就相當于真火車票。成教的本科就相當于假火車票。國家就相當于這列火車的檢票員。
火車已經開了,就算發(fā)現(xiàn)人家假票。也只能是補票或罰款。總不能把人家從火車上扔下去吧。一是法不責眾;二是人命大如天;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條,那么多人也是一條產業(yè)鏈呀。國家三大最賺錢的行業(yè),其中一條就是教育。所以不服不行。
本科畢業(yè),還會有第二次機會,那就是轉機。也就是碩士和博士。
碩士相當于普通客機,博士相當于豪華客機。我之所以把它們都比作是客機,是因為我沒覺得碩士和博士有什么區(qū)別。不是有這么一句話嗎?“只有考不上的本科,沒有考不上的博士。”只要研究生畢業(yè),都能上博士,只是博士畢業(yè)難。
那下面就開始了第二輪的爭奪。
同樣的距離,因為前面大專生已經是輸一輪了。現(xiàn)在正騎自行車呢?那就要補上。國家要求專考研的也是這樣規(guī)定的:一萬字的畢業(yè)論文,英語四級、在報紙上發(fā)表過文章,必須兩年以后。
此時的本科生不管有沒有努力,火車算是到站了。想就地發(fā)展的,各方面證件也齊全了。想飛的更快更高的,就必須去飛機場。所以有些本科生PK不過研究生就在這里。
但大學只是個工具,只是遲早有一天都會落地的。只是認識的人不同,在火車上認識的人相對比較屌絲,能幫你的也是有限的,能坐起飛機的一般比較高級,可是一到站,自己又沒有什么交際能力,真的是種遺憾。這就是讀研和不讀研的區(qū)別?
所謂本科和讀研的知識不同,也就是在火車上和飛機上看風景的區(qū)別。火車上所看的有限,不能整理成面。飛機上相對容易,但是你坐了個不能看風景的破飛機,建議你還是不要讀了。
下面是最后一次轉機。那就是碩士轉博士。
在普通飛機上那么長時間,再笨的人也該和飛機長混熟了。只要不覺得煩,就去吧。其實普通轉豪華,我覺得是沒什么意義的。碩士的選擇窄的話,博士就更窄。
把學校比作研究牛的話。大專是研究這頭牛怎么賣個好價錢。本科是研究怎么養(yǎng)好這頭牛。碩士則是研究這頭牛的草料如何搭配?博士則是研究這頭牛草料里有多少種毒物。
所以一個比一個厲害,只是越來越不值錢。當然不得不否認坐飛機的確實比跑路的厲害,跑路的始終是跑路的,坐飛機的則一日千里。博士如果把自己的研究成果開發(fā)出來,找到其中的規(guī)律,然后一傳十、十傳百,就可以避免更多的牛死去。所以大專就是再研究,賣再多的牛,從這點上看還是輸那么點。
不過科研花費巨大,好在有國家扶持。不然造原子彈的,真的不如賣茶葉蛋的了。所以我們不能怪國家。因為形成的是整個循環(huán)。把容忍假火車票的錢,也就是那些成教的錢,用于真正的科學研究。其實也算是功過相抵了。
本科生再抱怨,看了這個理也算明白了吧。也就是金字塔,和食物鏈的相似的那個。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所有人都是為養(yǎng)最高層的鯨魚服務的。然后鯨魚再保衛(wèi)一方水域平安,抵御外敵。不然整個水域都不得安寧。之所以你抱怨,只是你還不是最頂層。人還有選擇的權利,動物呢?
只有當高級地位的鯨魚的質量受到下降時,此時的規(guī)則才會打破,重新分配食物鏈。所以對于前期已經失敗騎自行車的大專生,包括后來居上的成教本科。由于前天不足,一些飛機場是拒載的。因為他們的前景是巨大的,他們可能會進入食物鏈的頂層,而又無法承擔起保衛(wèi)水域的使命,所以飛機場是謹慎的。
因此專考研很難,成教本科受歧視也是正常的。但為了進入金字塔頂端,進入飛機場,一定不可意氣用事,要懂得臥薪嘗膽。
但不得不遺憾的是,真正的鯨魚不是這樣煉成的?真正的鯨魚都是送到外來水域的培養(yǎng),然后學習對方的技能,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不殆。也就是出國留學。
為了培養(yǎng)真正的鯨魚,首先解決的就是餌料的問題。真正的鯨魚在外來水域不用自己抓魚,是原來的水域直接送魚。它們要做的就是學好技能。于是真正的鯨魚就一天天強大,慢慢的有能力和其他鯨魚PK。
眼看著鯨魚學成歸來,老實點的歸來,我們會稱他們?yōu)楹w。
可是人非草木,外面的水草太豐盛,外面的水域環(huán)境太舒適,于是開始樂不思蜀。回來后,又擔心再也出不去,于是又有大量的鯨魚滯留在外,不僅喂的魚沒了,辛辛苦苦養(yǎng)的鯨魚也沒了。當然都有,可是不排除心在曹營身在漢的。所以,喂的魚還是有價值的。
為了更能魚目混珠,干脆加入外來水域成為其中一員。我們稱之為華僑。
為了研究學歷的真正價值。不得不把一些實際情況聯(lián)系起來。
自己水域培養(yǎng)的鯨魚之所以沒有外來水域培養(yǎng)的值錢,首先是因為和水域培養(yǎng)的目標不一致。從而導致價值的下降。
水域之所以培養(yǎng)自己的鯨魚,是希望能抵御外地,實現(xiàn)整個水域的和諧發(fā)展。而土生土長的鯨魚,就算身在金字塔頂端,還是無法和外面的鯨魚較量的。就像是盲人摸象,只有走出去,真正的去了解去學習,才有可能得以較量。
所以說,土生的鯨魚還是差那么點。真論等級排的話,土生的鯨魚要排在海歸的鯨魚之后,這也就是為什么國內的博士不如海歸博士的原因?
現(xiàn)在收老師都要求海歸了,因為在一起有后代。也就是本土的思想和外來的技能的結合。這當然也符合達爾文的進化論。
當然學歷的最終目標還是為社會服務的,再高的學歷沒有實踐的余地也是很傷心的。
由于,人多火車少。形成了大量的人滯留火車站上不去車。于是,一些人就動起來歪腦筋。私自把不用的火車道開通了,然后又花錢建造了一輛私人火車,和其他火車沒什么兩樣。坐這輛火車的人,需要掏比其他火車更高的錢。因為私人要把建造這輛火車的錢籌出來。這就是三本。
真正能達到目的地的火車也就是那幾列。可是因為火車站的人實在太多,火車票又太難買。有的人排隊排了一年又一年,最后一咬牙。直接坐私人火車了或者騎自行車了。
到站了,憑票出站口。這個時候買假票的和坐私人火車的臉色是很難看的。因為根本不被認可。之前之所以沒揭發(fā)你們是因為在火車上,不能扔下去。現(xiàn)在到站了,這些顧及就全沒了。該抓的抓,該罰款的罰款。
于是,3.15打假活動開始了,尤其打的就是學術造假或學歷造假。你見過有哪個學術造假是在學校被抓的?
這個時候,就悔不該當初。可是現(xiàn)實就是這么殘酷,火車票難買,實在排不上。于是就騎自行車,可是自行車太累,就想專升本坐火車。結果專升本更累。繼續(xù)騎自行車,希望憑借自己的毅力直接去飛機場。結果更難。于是人就這樣一天天消沉下去。
當社會需要學歷敲門磚時,認可的只有那幾輛火車。其他的則被認為是盜版,是被排除在外的。
理就是這么個理,該講的我全講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