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撫慰幼薇一顆孤獨的心,讓幼薇從失母之痛中走出來,溫庭筠去哪兒都帶著幼薇。
一日無事,師生兩人相偕到城南風光秀麗的崇貞觀中游覽,正碰到一群新科進士爭相在觀壁上題詩留名,他們春風滿面,意氣風發,讓魚幼薇羨慕不已。
“溫大人,我也要題。”
“別聲張。”溫庭筠愛憐的一拍魚幼薇的頭道,“等他們走后再題。”
“好。”魚幼薇臉上露出欣喜的笑。
狀元們都題完后,魚幼薇也滿懷感慨地悄悄題下一首七絕:
云峰滿月放春睛,歷歷銀鉤指下生;
自恨羅衣掩詩句,舉頭空羨榜中名。
溫庭筠等魚幼薇題完后,走近看看,滿意的點點頭道:“這首詩前兩句氣勢雄渾,勢吞山河,隱含雄才大志;后兩句筆鋒一轉,卻恨自己生為女兒身,空有滿腹才情,卻無法與須眉男子一爭長短,只有無奈空羨!幼薇啊,你要是男兒身就好了。”
幼薇一噘嘴,顯出幾分無奈。
魚幼薇沒有想到這首詩使她認識了一個讓愛得刻骨銘心,痛得撕心裂肺的男人。
這個男人就是李億。
幼薇題詩的幾天之后,初到長安的貴公子李億游覽崇貞觀時,無意中讀到了魚幼薇留下的詩,心中大為仰慕。
“妙絕!妙絕!”李億拍手稱道。
李億低頭看看作者的名字:魚幼薇。
李億只看了一眼便記住了這三個字。
“不知道這個魚幼薇小姐有著怎樣的風采,可惜我要出任左補闕官職,忙于官場應酬,一時無暇去打聽,但愿上天憐愛我,眷顧我,讓我見到她。”
上天沒有讓李億失望,果然憐愛他,眷顧他,讓他見到了魚幼薇。
李億來自江陵的名門之后,京城京朋故友如云,這其中就有溫庭筠,溫詵筠在襄陽時,曾和李億通過信,李億很佩服溫大人的才學,李億特意準備了厚禮來拜訪溫庭筠。
溫庭筠正在后院和魚幼薇吟詩作對,他讓家丁傳報,讓李億在書房等他。
在溫家的書桌上,一幅字跡娟秀的詩箋令李億眼睛一亮,這是一首抒情六言詩:
紅桃處處春色,碧柳家家明月;
鄰樓新妝侍夜,閨中含情脈脈。
芙蓉花下魚戲,帶來天邊雀聲;
人世悲歡一夢,如何得作雙成?
詩句清麗明快,詩中人兒幽情纏綿,使得李億為之怦然心動。李億體味著這詩的內蘊,竟覺得詩寫到他的心里去。李億雖已結婚,夫也是出自名門,但夫人性格粗暴,胸無斗墨,只知道相夫教子,和夫人在一起全無男女風情,他特別希望生命中能有一個懂他的女人和他相依相伴鴛鴦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