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小學五年級的張馨宇離開了小學校園,全力投入學習圍棋中。
BJ葛玉宏圍棋道場每天進行兩場小組循環賽,上午一盤棋、下午一盤棋,晚上兩個小時的職業老師復盤講解后還有二十道死活題或官子題測試。周六和周日白天有道場間的對抗賽,晚上有快棋賽。家里條件允許的前提下還可以選擇上小課,與職業棋手下棋、復盤。
孩子們互相攀比的確是看誰學習最用功。晚上十二點,還有很多孩子在教室里打譜、研究棋局。很晚、很晚、孩子們還不肯休息。差距的產生從來都是汗水的標志,誰又能比誰聰明多少,只要付出了努力都能有收獲。
馨宇剛到BJ的那段時間,每天晚上的二十道死活題或官子題考試,對于后期馨宇的棋力上漲起到了沉淀的作用,大批量的死活訓練,使馨宇的殺傷力變強。大批量的官子訓練,使馨宇的后半盤收官能力變強,這才具有了一名棋手必備的實力。但是,這兩個小時對于膽子很小的張馨宇來說是最難熬的。
考試成績出來時,當日錯題過多的學員要排隊上老師那去領手板。也許您會認為,馨宇不是在家練了很多死活題嗎?還能錯嗎?我很遺憾的告訴您,家里練得題還是太簡單,特別是官子題,馨宇在家練得少,錯題量很大。馨宇是到道場一年后才實現不用領手板的。
有一次,我上BJ看馨宇,一位任課老師笑著講給我聽,“張馨宇的臉很白,白的不帶一絲血色。當他走上來領手板時鼻梁都嚇的有點發青。看到他這樣,真的有點下不了手,可是沒有規矩就沒有方圓,既然定了規矩就要執行。我每次打張馨宇時都把板子舉得高高的,其實落下時已經很輕了,但是聲音會很響,張馨宇總是嚇得板子還沒有挨上他,他就緊緊地閉上眼睛,他那美如蝶翼的睫毛都是顫抖的。”
老師嘆了口氣,有點無力地說:“馨宇媽,其實打馨宇真的不疼。”
老師有點歉意的一笑,又接著說:“每一個孩子都不一樣,有的孩子特別皮,就必須得使勁打,否則就起不到效果。而張馨宇卻是只要嚇一下就行,所以您就放心吧!打得真不痛。”
老師的聲音里滿是無奈地說:“你們這些家長相信我們,才會千里迢迢的把孩子送到道場來,我們必須嚴格管理,否則,我都過不了自己心里這一關。”
“馨宇媽,我們打手板還有“四不打”原則:“女孩子不打,年齡特別小的不打,體質弱的不打,家長打招呼的不打。”而對那些“做人做不好的,學棋態度不端正的”就打得厲害些。”
我笑了,再心疼馨宇,我也不會打招呼的。
“馨宇媽,放心吧!現在道場正在考慮用獎勵制度替代打手板制度,按錯題量罰款,把所有罰款都用來獎勵當天全對的孩子。如果孩子們都同意這樣做,就取消打手板的制度。”
那時候道場管理很嚴,馨宇的手機都被老師收走,只有在周末,手機才發給馨宇,平時和馨宇連通個電話都辦不到,所以,我不知道馨宇的每一個夜是否又領了手板。
那一年,每天晚上九點,我躺在床上,望著夜空中的繁星點點,我都心痛的什么都不想做。每一個清冷的夜,我都在默默地守候,守候著遠方的兒子,今夜能否平安的度過。
那一年,每天晚上九點,我都會關掉燈,一個人躺在床上,默默地祝福,祝福我那獨自在外飄零的孩子,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