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熱愛生命
- 自助(中小學生必讀叢書)
- (美)愛默生
- 1983字
- 2013-08-02 23:39:58
死亡是人類無法回避的永恒話題,在這方面我們所有人都接受過一條相同的教育:一個人,從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就開始走向死亡。更為嚴重的是,那些從野蠻民族收集到的關于死亡的大量恐怖現象,進一步增加了人類陰暗憂郁的情緒?,F在這種狀況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死亡已經不再可怕,而是被看作很自然的事情,人們也堅信這一點。在我們這個時代,有一位智者讓別人在他的墓碑上寫著:“思考生活”,反映了人們在觀念上的進步。沒有了對前世和來世的過分憂慮,只是努力地把握現在,使現在的生命更加多姿多彩,這才是你活的職責所在。不要把生命浪費在懷疑和恐懼上,而應該專心致志地干好眼前的工作,要堅信現在的良好表現可以為未來的日子奠定一個最堅實的基礎:“死亡并不可伯,只要你知道怎樣去生活。”
一個有思想的人對于生活會很執著,但是對死亡也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我認為,這主要是由于他已經覺悟到了生的價值與死的玄妙,從而才能夠坦然地面對它們。一個世俗而平庸的人是害怕死亡的,甚至是對死亡充滿了恐懼,這大概是因為他還沒有參透人類生死的玄機。
小鳥因為膽怯而不相信自己的翅膀,但是幾次試飛的經驗馬上就能夠使它拋棄這種恐懼。馬可·奧勒利烏斯有一句格言:“如果上帝與我同在,那么死也是輝煌的,如果失去了上帝,那么即使活著也是悲傷的。”我想所有卓越的頭腦都有著一種堅定的信仰,那就是:如果你認為生命是最有價值的,那么最有價值的生命將會伴隨你一生;如果你認為生命是沒有意義的,那么毫無意義的生命也會與你相隨。米開朗琪羅的一位朋友曾經對他說,他為藝術所做的不懈奮斗肯定會使他認為死亡是一件遺憾的事情。但是米開朗琪羅卻堅定地反駁“決不是這樣,如果生命是快樂的,那么死亡也是上帝對我的召喚,一點也不會讓我感到悲傷?!?
讓我們再來看看孟德斯鳩的觀點吧:“即使靈魂不滅是錯誤的,我也決不會因為信仰它而感到一絲的懊悔。我坦率地承認我不象無神論者那樣卑賤。我不知道他們是怎么想的,但是對于我來說,我決不愿意放棄靈魂不滅的觀念來換取某一天的幸福。我很高興地相信,我自己能像上帝一樣不朽。這種信仰與形而上學的觀念給予我永恒生命的無窮希望和活力,我永遠不會放棄它?!?
生命是美好的,既然生命如此美好,那么就讓它繼續下去吧,每個熱愛生命的人都會希望生命存在。
通過對思想和信仰的進一步探究,我們發現,熱愛持久和永恒是人類的本性。從科學誕生的那一天起,永恒的信念已經在人類健康的頭腦里扎下了根。人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在體驗著喜、怒、哀、樂。對周圍易逝的事物和自己短暫的生命常常會感到惴惴不安。我想,那些自然科學家們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信仰才去探索那些關于宇宙的奧秘,他們要用自己的發現來確定永恒的價值,聆聽上帝偉大而又美好的祝愿。
人們總是渴望時間能夠無限,渴望事物能夠永恒。我們熱愛永恒,希望萬物都能夠不朽。然而,滄海桑田、物是人非又真真切切地發生在我們的周圍。如果事物輕易就走向滅亡,那么你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喚起人們關于永恒的想象。例如一支蠟燭,不管是一英里長還是100英里長,都無法把它與永恒聯系起來,因為人們明白,蠟燭早晚都有燃盡成灰的一天。只有永不熄滅的火焰和永遠長明的燈盞才能夠使人們聯想到永恒。太陽和恒星就是這樣,因為我們還沒有探知它們產生的時間,所以也就無法知道它們還能存在多久,所以我們一直對它們保持著神秘的崇拜心理,并把它們看作永恒的象征。但是,星云理論卻對太陽和恒星在人們心目中已經形成的永恒形象和地位構成了威脅。人們逐漸認識到,太陽和恒星就像動物和植物一樣,終有一天會消失的。
我們能夠從事物永恒和靈魂不朽的追求里獲得什么呢?上帝對此總是保持沉默,在我們看來,這些所謂的永恒與不朽不過是某種象征,它能夠使人們從日常的瑣屑生活中找到生命的價值與意義。試想一下,如果我們每天都在思考著人是必然死亡的可怕結局,那么我們所有的激情與奮斗,看起來都會是那么地荒謬和可笑!如果是這樣,傻子將會成了最榮耀最幸福的人了。自然的法則就是如此,它用象征永恒的事物來指引人們前行。
我們熱愛生命、知識和力量,因為它們都是美好的,相信事物的永恒將會使我們在生活的追求中永遠不會放棄。
生活時刻在教育我們,即使是在尚未知曉的時間和空間里,仍將會體驗到更多的美與幸福。人類創造的藝術與文明哺育著我,給予我心靈的慰藉。我們決不應該畫地為牢,而應該把眼光放得更遠一些。上帝創造了萬物,我們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然而我相信上帝,相信我無法看到的事物,也許那些事物是更宏偉更壯觀的,那是上帝為我們準備的,等待著我們去認識。未來取決于我們所掌握的各種才能和努力的程度,取決于我們的智慧、激情、希望、想象與理性。世俗的生活并不能夠限制我對精神和理想的追求。我們都希望偉大地活著,而不是卑賤地茍且偷生。我不愿意只為了我的安樂窩、果園、牧場和名畫而生活。我希望過一種高尚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