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8章 初次北伐(六)

  • 元嘉風雨三十年
  • 滁之胡昌明
  • 3170字
  • 2008-11-05 17:32:28

元嘉七年三月初二,劉義隆下詔北伐:

“河南,中國多故,湮沒非所,遺民涂炭,每用矜懷。今民和年豐,方隅無事,宜時經理,以固疆埸。可簡甲卒五萬,給右將軍到彥之,統安北將軍王仲德、兗州刺史竺靈秀舟師入河,驍騎將軍段宏精騎八千,直指虎牢,豫州刺史劉德武勁勇一萬,以相掎角,后將軍長沙王義欣可權假節,率現力三萬,監討諸軍事。便速備辦,月內悉發。”

在此之前,劉義隆就先派遣殿中將軍田奇出使北魏,銜命告訴比劉義隆先一年即大位的魏主拓跋燾:

“河南過去是宋土,中途為魏所侵;今當修復舊境,不關河北。”

拓跋燾聞言大怒,對田奇說:“我生來頭發未干,就聽說河南是我家地。索要河南如何可得!……如果宋人真要進兵,我當避其鋒芒,收兵河北,待冬天到,河冰合,再取河南!”

夏四月,浩浩蕩蕩的王者之師正挺進在北上的途中,有的走陸路,有的走水路。這正是當年先帝率眾北伐的路途。

然而,北進的速度非常緩慢。大軍的主力先入淮河,由淮河向東航行,然后再由淮河進入泗水,再由泗水向北航行。由于這一年初夏缺少降雨,河湖水位下降,大軍的船隊只能艱難航行,在有些河段一日不過航行十里。直到七月,大軍才到達須昌(兗州東平郡的治所,在今山東東平東須城鎮西北),然后再由濟水進入黃河,依次向西逼近魏之河南四鎮:碻璈、滑臺、虎牢和洛陽。

時間漫長,劉義隆在千里之外焦急地等待著。

大軍兵臨城下的時候,碻璈已成一座空城,魏的守軍已于數日前撤歸黃河以北。

除了留下數千人戍守外,主帥到彥之率大軍繼續西進。途中也未遇什么強敵,只是在東平郡的委粟津,宋的前鋒遭遇魏軍數千余。猛將姚聳夫單騎沖突,應手破敵;魏軍百人團聚,號叫圍攻姚聳夫,姚聳夫舉著長矛隨宜接戰,每一回合都斬敵數人。在此同時,他又瞥見領兵的魏將軍,于是他丟下眾人,策馬大呼沖擊,逼近敵帥,剛一接戰就斬了敵帥。看著滾落在地的敵帥頭顱,姚聳夫和宋軍起初都未甚在意。等到被嚇退到遠處的魏軍請求停戰,他們才知道那敵帥是個大家伙:他竟然是魏主拓跋燾的叔父!魏軍不得已用百匹馬贖回了他的首級。

七月十一日,魏滑臺的守兵也棄城而去;

七月二十三日,魏虎牢、洛陽的守兵也相繼棄城撤歸黃河以北。

這樣,淪陷八年的河南四鎮重歸宋人。

宋軍形勢一派大好。

隨即,到彥之分派司徒從事中郎朱修之戍守滑臺,剛被任命為司州刺史的尹充戍守虎牢,建武將軍杜驥戍守洛陽金墉城。到彥之率眾進駐靈昌津(自洛陽西行不足百里處的古黃河渡口),然后又分兵戍守黃河南岸,一直向西直至潼關(在今陜西潼關北),綿延近千里。

不戰而勝的捷報在通往京都建康的驛道上傳遞著,由北而南;

安坐宮中的劉義隆也在不斷地派出中使(大多由皇上身邊人擔任)帶者調兵遣將的旨意飛奔著,由南而北。

少帝景平年間所丟失的河南土地失而復得,宋軍又并未損兵折將,這讓戍守在東至兗州、西至司州的宋軍將士不時地發出震天動地的歡呼聲,這種歡呼聲一直延續到慶祝的宴會上。

在靈昌津的歡慶宴會上,安北將軍王仲德是眾人皆喜己獨憂。在隨先帝北伐盤踞在廣固的南燕慕容超時,他是前鋒,大小二十余戰,戰無不勝;義熙五年,先帝北伐長安,以他為征虜將軍兼冀州刺史,督前鋒諸軍事。冠軍將軍檀道濟、龍驤將軍王鎮惡指向洛陽,寧朔將軍劉遵考、建武將軍沈林子進攻石門,寧朔將軍朱超石、胡藩進攻半城,都受統于他。后來他率領龍驤將軍朱牧、寧遠將軍竺靈秀等開鉅野入黃河,眾軍進據潼關。姚泓投降,長安平定,他被任命為先帝太尉府的咨議參軍。先帝代晉稱帝后,因其有謀略屢建戰功就任他為防衛魏人的徐州刺史,加都督。在當時的將帥中,就將略而言,他和檀道濟是不相上下的。

席間,他面帶憂容對滿臉喜色的主帥到彥之說:

“諸君不識魏人撤兵的真相,來日必墜魏人計中。魏人雖仁義不足,但兇狡有余:如今撤兵北歸,來日定當并力完聚。寒冬一到黃河冰合,魏人勢必南來,諸君不得不以此為慮!”

喝得正酣的主帥到彥之及諸將此時都陶醉在一片勝利的喜悅之中,哪里還能聽得進這頗有些殺風景的不和諧音符?

有一位領將高舉著潑潑灑灑的酒盅對著王仲德大聲說:

“王安北,多慮啦!痛快地喝吧——”

接下來,一些將校七嘴八舌地說:

“魏虜都是一群膽小鬼,現在都躲在平城發抖呢!魏虜害怕我們,也不是一天啦!”

“是啊!胡將軍,把當年過黃河殺魏軍的壯舉再和我們說說,有許多人還沒有聽過呢!”

“胡將軍,給他們說說,也算是鼓鼓士氣!”主帥到彥之也高聲鼓勵他。

被眾人稱作胡將軍的人,就是建武將軍胡藩。當年他曾隨先帝北伐姚泓,任寧朔將軍,參謀太尉軍事。現在聽了主帥的鼓動,他端起一盅酒站起來一仰而盡,然后用手抹抹嘴邊的流液,大聲說:

“那是十三年前的事了。先皇率大軍從淮水、泗水進入清河,準備溯黃河西上,先派使者向魏人借道,此時姚泓得知先皇要討伐他也向魏人求救。魏主拓跋嗣讓群臣商議,群臣都說晉軍揚言伐秦其志難測,若登岸北侵則勢不可擋;況且姚氏后秦和魏是婚姻之國,不可不救。于是都主張應發兵在黃河上攔截,不讓我軍西向。只有他的博士祭酒崔浩持議不同,他認為先皇早有圖謀后秦的打算,如今姚興死,其子姚泓弱劣且國內多難,先皇此時討伐,其志必取。如果不借道反而派兵攔截,這將惹怒先皇,晉軍勢必上岸北侵,這樣魏人將代秦受敵。魏主拓跋嗣聽了,都覺有理,一時拿不定主意,就采取一條折中的辦法:以司徒長孫嵩督山東諸軍事,讓振武將軍娥清、冀州刺史阿什干率領十萬步騎兵駐扎黃河北岸,令其中數千騎兵沿著黃河隨我軍西行以監視我軍行蹤。我軍在南岸挽船,因風大流急,有些船斷了纖繩漂到北岸,魏軍就加以殺戮。有一天傍晚,暴風把一艘裝載輜重的大船刮到北岸,魏虜得意地把弓矛都往岸上搬,這可把我氣個半死,我就帶著十二個壯士乘一艘小船向輜重船處駛去。才登岸,魏虜五六百騎兵看我們只有十二個人,都哈哈大笑。諸位有所不知,搭弓便射是我的拿手好戲:片刻之間,十多個魏騎兵便被我一一射落馬下!”

“將軍真是好箭法!”有的年輕將校入神地聽著,大聲喝彩。

“其他魏兵見了立即奔散,我們就把被搬上岸的兵器再搬回船,然后搖著船回來了,魏兵只能遠遠地看著。后來先皇也曾令將士登上北岸還擊,但剛上岸魏軍就退走,我軍才下船他們就又聚攏來。到了四月,先帝派遣隊主丁旿率甲士七百人帶著百輛戰車渡過黃河上了北岸,在離黃河百余步處擺好卻月陣(用車輛圍成的可攻可守的半月型的陣勢),兩端緊靠河岸,然后每車配備七人,事畢,再插上一面白羽旗。魏人見了不曉其義,只在觀望。先皇先安排寧朔將軍朱超石率兩千人在南岸待命,一旦見白羽旗豎起,朱超石立即率兩千人帶著一百張勁弩渡過黃河,在每輛戰車上各增戰士二十人,勁弩一張,再在車轅上架設防備敵箭的彭排。魏軍這才知道我軍是在建立營壘,于是紛紛圍攏上來包圍我軍陣營。”

“魏軍也太笨了吧!”有人插話說。

“遲鈍遲鈍!哈哈哈!”插話引來了一片哄笑聲。

“讓胡將軍接著說!”有人正聽得入神。

“我們先用軟弓小箭射擊,但這時候那個長孫嵩也帶著三萬騎兵,”胡藩說得起勁,又是咕嘟一盅酒下肚,“他也帶著三萬兵前來助攻:那可是四面肉搏,血肉橫飛,這樣勁弩因距離太近不好施射。好在朱寧朔過河時特意準備了大錘和千余張長矛,他就把長矛折斷成三四尺長,然后用大錘錘擊,那飛出去的短尾矛一矛能貫穿三四個魏兵。魏軍不能抵擋,全部潰退,我軍乘勝追擊,斬了魏的冀州刺史阿什干,魏軍丟下一路尸體,逃回畔城(在今山東聊城縣界)。朱寧朔又率領我和寧遠將軍劉榮祖追擊,再次擊敗魏軍,殺敵千人,魏軍倉皇遠逃。后來魏主拓跋嗣聽說了,后悔沒有聽崔浩的話。”

將校們一邊聽著胡藩的故事,一邊頻頻舉杯,沉浸在一片勝利的喜悅聲中。

可是,為何不說說先帝駕崩后魏人乘喪犯我,殺我將士、占我國土的事呢?當然,說些鼓勵士氣的話也是好的,但若盲目樂觀……王仲德在一旁喝著悶酒。到彥之隨陛下多年,且是江陵有功的代臣。如今陛下重用的是他,而自己作為受統于他的下屬,除了服從外,只能心存憂慮。

主站蜘蛛池模板: 峡江县| 清远市| 嘉峪关市| 垦利县| 堆龙德庆县| 深泽县| 左权县| 哈巴河县| 繁昌县| 新乐市| 河津市| 汝州市| 绥中县| 厦门市| 建水县| 遵义市| 建阳市| 蓝山县| 镇巴县| 新巴尔虎右旗| 景谷| 乌兰察布市| 大埔县| 福安市| 吐鲁番市| 绥棱县| 密山市| 池州市| 全州县| 镇原县| 朝阳县| 滦平县| 四平市| 宁晋县| 阿拉善盟| 敦化市| 馆陶县| 高清| 孝感市| 双流县| 芦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