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王妃含怨
- 千年絕戀:格薩爾王妃
- 可愛的落洛
- 1558字
- 2008-06-27 19:43:37
八賢王王妃斂袂向前,雙手手指相加,放在左腰側,彎腰屈身低頭,姿態優美的福了福身,口中輕聲道,“王爺“萬福”,妾身給王爺請安。”
趙元儼坐直了身體,冷淡而威嚴道:“夫人不必多禮,這么一大早,夫人到本王這里,有甚要事?”
八賢王王妃走上前一步,裙子中間的“玉環綬”隨著她的步伐微微晃動。
因為長裙及地,為了讓裙子彰顯出飄逸靈動之感,一般在裙子中間經常會佩條刺繡精致的飄帶,飄帶上常掛有一個玉制的圓環飾物——“玉環綬”,用來壓住裙幅,使裙子在人體運動時不至于隨風飄舞而失優雅莊重之儀。
宋朝貴族婦女衣大多為襖、襦、衫、背子、半臂等,下身為裙子、褲等。襦和襖是基本相似的衣著,形式比較短小。最常見的宋代服裝是“背子”。
背子的款式,以直領對襟為主,兩襟離異不縫合,亦不施襻紐,袖子可寬可窄;衣服的長度,有的在膝上、有的齊膝、有的到小腿、有的長及腳踝;衣服兩側開衩,或從衣襟下擺至腰部,或一直高到腋下,也有索性不開衩的款式。
宋時女子穿背子的有皇室的后妃、公主,也有朝廷命婦;有尋常人家的女子,也有教坊、街巷的歌舞伎,背子是宋代婦女的常服、便服。在同一個時代,背子被男女老少不分尊卑貴賤地喜愛,實在是一件很奇特的事情。
背子的廣泛穿著,與宋代的文化密不可分。從造型上看,這種衣服的廓形直直的,把人的身體裹成一個圓筒,沒有曲線,與袒領、闊裙、輕紗罩體大袖衫的唐服有著鮮明的區別。比較起來,唐人的服裝更加張揚,而宋人的服裝卻顯得含蓄、內斂,有一種禁欲傾向。
下身配的裙子顏色常以紅、紫為主,黃次之。富貴者用錦、羅或加刺繡。一般婦女則規定不得用白色、褐色毛緞和淡褐色匹帛制作衣服。裙子的色彩以郁金香根染的黃色最為高貴;也有紅色裙,是歌舞伎穿的;而色彩艷麗的石榴裙最負盛名。老年婦女和農村女子多穿深色素裙。裙料多以紗羅為主,繡繪圖案或綴以珠玉,裙子上的紋飾更是豐富多彩,有彩繪的,有染纈的,有作銷金刺繡的,有綴珍珠的……
宋代的裙子有六幅、八幅、十二幅的形式,共同的特征是折裥很多。宋宮中的裙子褶更多而細密,稱為千褶裙。
八賢王王妃穿著一身典型的宋代婦女居家便服的打扮:背子、千褶長裙。這身打扮本是素雅的常服,可在袖口,領圍繞上了一圈拇指寬的金線邊,顯的既不張揚,更不寒酸,反而是有些皇家的高貴在里頭。
八賢王王妃張口欲語,忽又瞟了我一眼,低聲道:“這……還請王爺移駕。”
趙元儼眼眸里一道寒光忽閃而過,輕笑一聲道:“神女到了我們南清宮,自然不是外人,說話不需遮遮掩掩,夫人有話,直說便是。不需要忌諱什么。”
八賢王王妃咬唇愣了片刻,盯著我的眼神帶著一抹不解和幽怨。幾秒過后才輕聲軟語道:“王爺一夜未歸,妾身甚為擔憂,舞月妹妹即將臨盆,在府外住著也是不妥,昨日聽得小廝說王爺在宮里一夜,也是擔心異常,怕太后為難王爺,所以,早早的就到府外侯著。妾身不敢妄加定奪,又恐天寒雨冷,王爺子嗣有所閃失,就先將人接進了府,適才妾身見王爺回府,就著急到王爺這里,請王爺定奪。”
“府里諸事本就是夫人做主,舞月住在府外,也有人照應,夫人轉告舞月:本王沒事,讓她回去好好修養身體,切莫來回奔波。本王過幾日得了空去看她。”趙元儼聽完王妃的敘述,吩咐了幾句就揮手要王妃告退。
八賢王王妃再次咬著唇,將上頭的口脂都蹂散了,才萬分不甘的行禮告退,在轉角處驀然回首,射來一道狠毒的目光,趙元儼是沒注意看,倒把我看的是心里毛骨悚然,也弄不明白這眼神是對我還是對趙元儼。
趙元儼似乎是無所察覺一般揚著溫和的笑道:“神女,府內雜事,不必理會,我們繼續說。”
我的腦海里還在反復思索方才八賢王王妃那抹耐人尋味的眼神,哪有心思理會他。
只是下一瞬間臉上有一股溫溫暖暖外加濕濕潤潤的觸覺蕩漾進心里,我這才疑惑的眨了眨眼睛,失聲尖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