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情癡(中二)
- 戀戀清風+戀戀清殤(大結(jié)局)
- 卿裊
- 1896字
- 2007-02-09 23:06:34
撣了撣身上的灰塵,我匆匆地往回走,我不知道胤禟會怎么和胤禵說我的事,但是我已經(jīng)可以預見我和胤禵至此以后將陷入糾纏不清的感情漩渦中了,常在河邊走,怎能不濕鞋?自我見到胤禵的第一天起,命運就把我和胤禵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了,不是嗎?
回到下人房的時候,我這才醒起自己日里曾經(jīng)向德妃保證過,要還給她一把完好如初的美女團扇的,結(jié)果搜遍了全身上下,只找到了四阿哥胤禛的那塊藍色絲絹,美女團扇卻消失不見了!
一定是剛才胤禟拉我走的時候被我掙到地上去了,這把團扇用的乃是天蠶絲織就的扇面,羊脂白玉的扇柄,翡翠做的扇墜,都是價值千金的貴重之物,我當下腦子一熱,急忙沖出房間滿地亂找。
春禾和秋月正好端了水果點心過來,見我一副熱鍋上的螞蟻模樣,急忙關切地詢問我。
我忙問她們有沒有看到這把美女團扇,春禾、秋月面面相覷之后就直搖頭,我知道這把團扇不是被人撿拾了去就是丟在去木屋子的路上了。
我不死心地往木屋子的方向找去,睜大了眼低頭搜索著團扇,想著偌大的團扇不會憑空消失,應該就在附近的某個角落,因此我一寸寸仔細地找,生怕錯過了團扇的蹤跡。
正焦頭爛額的時候,不想耳邊卻響起了一道柔和的聲音。
“你在找這個,是嗎?”
我一眼看到了那把美女團扇,急忙寶貝地接過來人手中的團扇,口中連連稱謝,眼睛卻只關注著團扇是否污濁和損壞。
“大膽奴婢,見了太子爺居然不跪地請安?這么沒有規(guī)距?”一聲清亮的雞公嗓突兀地穿入我的耳朵,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太子爺?我循著小太監(jiān)的聲音望向那才將團扇遞給我的人,眼前頓時一亮,雖然早就聽說皇太子胤礽身材頎長,容貌俊美,但是一直無緣得見,今日一見,果然是眉清目秀,氣宇軒昂,與八阿哥胤禩極為神似,只是胤礽多了些傲然的氣質(zhì),而胤禩相對地比較內(nèi)蘊一些。我心里不由感慨,康熙帝生的這群兒子個個出類拔萃,各有千秋,難怪他難以取舍了!
“奴婢該死,奴婢無禮,輕慢了太子爺,請?zhí)訝斔∽铩!蔽摇皳渫ā币宦暪蛳碌貋恚瑢χ返i連連地磕了三個響頭,心想沖在胤礽幫我保管扇子的分上,我這三個響頭磕得也值了。
“起喀。”胤礽饒富興味地打量了我一下,笑著向我擺了擺手,示意我起身回話,“你是哪一宮的?叫什么名兒?”
“回太子爺,奴婢是德妃娘娘身邊的侍女,叫仙蘿。”察覺胤礽的眼光有些火辣,我連忙低下頭去,不敢和他正眼相對,心里頭卻驀然警鈴大作,看來人果然是不能貌相的,這位看上去和顏悅色的皇太子只怕是金玉其外、敗絮其內(nèi)的浮夸之人呵!
“仙蘿?你就是那個勇救四貝勒兒子弘暉的小丫頭?”胤礽細長的眼睛微微地瞇了起來。
“回太子爺話,奴婢只是碰巧趕上了而已,換作他人也一樣會下水救人的。”我不安地揉捏著柄上的翡翠墜子,腦子里只有一個念頭,快快逃離這位皇太子的身邊,在某種程度上我覺得這位皇太子比九阿哥胤禟還要難纏。
“嗯,果然是個不可多得的玲瓏丫頭,真想問德妃娘娘要了你去。”胤礽似笑非笑地望著我的臉,眸子里幽光流動。
一旁的小太監(jiān)立即諂媚地進言:“太子爺想要仙蘿姑娘的話,那還不容易,回頭去長春宮和德妃娘娘說一聲不就得了。”
我一聽這茬,頓時頭皮發(fā)麻,全身如浸入冰窟一樣一陣顫栗,恨不得地下趕緊裂出一條縫兒來把我吞了去。
“那怎么成?縱然德妃娘娘肯割愛,也得仙蘿姑娘自己愿意才行,強扭的瓜不甜,不是嗎?”胤礽揚起眉,迫切地逼視著我,見我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不敢做聲,不由輕輕一笑,“得了,我這是說笑玩兒的,做不得數(shù),仙蘿姑娘別往心里去。”說著叫了聲小太監(jiān)的名字,大搖大擺地往前走了。
“奴婢恭送太子爺。”我急忙沖著胤礽的背影施了個禮,心底不由自主地松了一口氣,全身卻早已冷汗涔涔。
這位一生下來就沒了母親的皇太子胤礽著實讓我膽戰(zhàn)心驚了一場。
回到自己屋子,我猶自神魂不定,坐在床上東想西想,心里第一次沒了底,我發(fā)覺自己已經(jīng)卷入了一個更深的漩渦,轉(zhuǎn)不出來了。一個胤禵已經(jīng)夠我頭疼的了,現(xiàn)在又冒出了更難應付的皇太子胤礽,我該怎么辦呢?
對著德妃的美女團扇,我陷入了沉思,美女的鼻子嘴唇已經(jīng)被水模糊成了一片,看不真切了,但是美女的眼睛卻無比哀傷地大睜著,看著和她一樣幽怨的我。
要是媽媽在我身邊的話就好了,她會安慰我,鼓勵我,不計一切地幫我排憂解難,可是如今我能依靠呢?除了自己,再沒有別人!
一時悲從中來,淚水飛速溢出眼眶,我抽抽噎噎地掏出胤禛給我的手絹擦拭著眼角的淚,無意中卻發(fā)現(xiàn)手絹一角居然寫著幾行蠅頭小字。
我好奇地展開來看,原來是一首題為《園居》的詩。
“懶問沉浮事,間娛花柳朝。
吳兒調(diào)鳳曲,越女按鸞簫。
道許山僧訪,答將野叟招。
漆園非所慕,適志即逍遙。”